“殿下,奴婢沒懂!瘪R三寶很老實地承認(rèn)道,實在是朱允熥剛剛說的那句話太自相矛盾了。
朱允熥呵呵一笑,言簡意賅地比喻道:“你可以理解為,我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算起來,在這個時代還真是點石成金。
畢竟制作玻璃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石英石,國境之內(nèi)石英石礦產(chǎn)資源不少,而用這石頭制作出來的玻璃,在這個時代則能價值萬金。
怎么不算點石成金呢?
馬三寶頓時露出一臉不敢置信的表情,嘆道:“點……點石成金??這不是仙人才有的本事么?”
對于他來說,這個說法倒是已經(jīng)能夠理解了。
就是聽起來太離譜了……
這是凡人能干得出來的事兒?
還是說,自家三殿下不是凡人,而是神仙?
可自家殿下要是神仙的話,還用得著受呂氏那毒婦的窩囊氣么?用得著在東宮茍到現(xiàn)在才敢出手么?
怎么想都想不通。
……
與此同時。
同在乾清宮,帷幔另外一邊的朱元璋也是一臉懵逼。
「點石成金?從古至今也只在畫本子里出現(xiàn)過。」
「咱要能有這本事……」
「也不用日日愁著一根銅板掰成兩半兒花了!
對于朱允熥這通“鬼話”,朱元璋顯然是不信的,忍不住就在心里默默吐槽了起來。
只是轉(zhuǎn)念一想。
又覺得……朱允熥完全沒必要在這樣的場合下說鬼話。
「這里只有他和那個小太監(jiān)在場,這小太監(jiān)顯然是他的心腹死忠,按理來說,這種狀態(tài)下,他的話應(yīng)該就是他的真實想法,畢竟這里沒有旁人,他完全沒有演的必要!
「如果說他是在演這個小太監(jiān)……那更不可能!
「馬上就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的尊榮了,這小太監(jiān)不認(rèn)可他甚至忤逆他,他大可直接殺了這小太監(jiān),何必和一個不起眼的小太監(jiān)解釋這么多?」
朱元璋看著神色自若的朱允熥,不禁陷入沉思。
心里越思考分析。
就越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在自己的腦海里盤旋——這小子說的“點石成金之法”……該不會是真的吧!?
縱然朱元璋的固有認(rèn)知在告訴他,這個想法很荒唐。
但他腦海里的念頭卻越來越強烈。
「其實,這小子對淮西勛貴的估算,每一步都沒有什么大差錯,如果這“點石成金之法”是真的……」
「那他的計劃的確可行——以利害關(guān)系恐嚇?biāo)麄,以那所謂“沒有成本的錢財”安撫他們,同時自己慢慢在朝中站穩(wěn)腳跟,培植起只屬于他自己的勢力,最終徹底擺脫淮西勛貴的鉗制……」
想到這里。
朱元璋一雙渾濁的眸子都不由得逐漸亮了起來。
一顆心臟更是再次瘋狂跳動。
大膽一點想,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意味著什么?
大明國朝將擁有無限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這證明朱允熥并非他之前所想的那樣,是一個只看得到權(quán)力的人。
未來幾十年的后世之君,將是一個無比英明的雄主,洞察朝廷內(nèi)外,拿捏人心,有眼光,有手段,有決斷,運籌帷幄、武力殺伐無一欠缺……
……
正當(dāng)朱元璋心中猶疑的時候。
便見帷幔之外,朱允熥胸有成竹地看著那小太監(jiān)道:“此事你就不必?fù)?dān)憂了,我自有萬全把握。否則,與那群淮西人與虎謀皮,最終只會重蹈前元的覆轍罷了!
馬三寶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大概不是太明白朱允熥這話其中的真正意思。
見此,朱允熥饒有興趣地問道:“說起前元,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說一句「前朝亡于暴政」,但這是一個籠統(tǒng)的概念,你可知其中最根本的緣由?”
在旁人眼里,馬三寶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太監(jiān)。
但朱允熥知道。
七下西洋的鄭和絕不普通。
只是現(xiàn)在馬三寶的見識、思維、格局都還沒有被打開。
只要能夠發(fā)揮他的潛力,日后,無論是制衡統(tǒng)御朝堂,還是更遠(yuǎn)一些的海外作業(yè),馬三寶都是他絕對需要、也完全值得去倚重的人。
所以朱允熥也很愿意去幫他打開這一扇門。
索性等人也無聊。
朱允熥也就勢順聊了起來。
馬三寶搖了搖頭:“這是那些文人士子喜歡談?wù)摰氖虑,奴婢不懂這些!
朱允熥挑了挑眉,繼續(xù)道:
“元朝末期,苛捐雜稅嚴(yán)重,壓得百姓抬不起頭來,但要真正細(xì)究這其中的因由……”
“前元的貴族、士紳為了一己私利,或是強取豪奪、或是趁著天災(zāi)人禍發(fā)國難財,或是設(shè)計買賣,不斷地擴大自己名下的田產(chǎn),朝廷收上去的農(nóng)稅一年比一年少,朝廷要用錢的地方卻只會多不會少,這時候,錢從哪里來?”
馬三寶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神色,認(rèn)真地跟著朱允熥的話思考著,當(dāng)即便應(yīng)聲答道:“百姓?”
朱允熥點了點頭:“所以,壓在百姓身上的稅賦越來越重,越來越重,以至于到最后,朝廷收稅的名頭竟然能收到百姓尚未出生的子孫后代身上去了……百姓手上甚至連一把稻谷都留不下,這便是所謂的暴政!
說到這里。
朱允熥停了下來。
馬三寶則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
「不錯!土地兼并!這才是根本原因!」
帷幔另一邊的朱元璋認(rèn)可地點了點頭。
一雙眸子里出現(xiàn)了憤恨之色。
——他就是從那個年代一步步經(jīng)歷過來的,即便到了現(xiàn)在,暴元當(dāng)年的苛政,他依舊歷歷在目!
「所以無論如何,咱都不能容許那群驕兵悍將,露出一點這兼并土地的苗頭來!就算世人要說咱朱元璋殘暴心狠,咱也得一批一批人殺下去!」
朱元璋雙眼微瞇,不由得有了一種被認(rèn)同的感覺。
而后。
他才再次抬眸看向朱允熥。
嘴角噙起了一抹弧度:
「他知道,他都知道!這些事情他心里跟明鏡似的!」
「他……真有法子能“點石成金”!」
現(xiàn)在朱元璋已經(jīng)完全相信朱允熥所說的那種,匪夷所思的“點石成金”之能。
土地兼并導(dǎo)致稅收下降,逐漸導(dǎo)致前元的暴政變本加厲,一步一步把百姓逼入萬丈深淵之下,然后才有了天下百姓揭竿而起的亂世。
這些事情,他一開始并不明白。
也是一步一步奪得天下,然后遍覽史書總結(jié)歷朝歷代的經(jīng)驗教訓(xùn)才慢慢總結(jié)、理解出來的。
朱允熥能條理清晰地分析出來。
說明他完全明白這其中的利害。
既然如此,他就一定明白,他對“侵占民田”之事的默許,會帶來多嚴(yán)重的后果。
「在完全明白這一層利害關(guān)系的前提下……」
「如果不是這“點石成金”的法子是真的,如果不是他真的有對付那群淮西勛貴的萬全之策,他絕不會如此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