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青云來了!
在眾人簇擁、萬眾矚目之下來到了文圣院。
他并未直接邁入文圣院,而是站在院門之外,面露整肅,躬身行禮。
“末學后進陸青云,前來拜會三位前輩!”
他的聲音醇厚而不失謙卑,沉穩(wěn)又不失傲骨。
再加上陸青云那一身深厚如淵的儒風浩氣,令得文圣院內(nèi)的三位當世大儒齊齊精神一振。
“既然來了,入院一敘吧!
這是大儒李望年的聲音,并沒有顯得高高在上,反而是讓陸青云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對方似乎是一位溫和仁善的謙謙長者。
“晚輩遵命!
陸青云深吸一口氣,在眾人注視的目光之下,緩緩步入了文圣院內(nèi)。
而唐月柔、唐劍川以及戒嗔和尚都未能跟著進去,被攔在了文圣院外。
很顯然。
這是陸青云必須要單獨面對的一場考驗。
沒有人可以幫到他。
“不會有什么危險吧?”
望著陸青云走進文圣院的身影,唐劍川面露憂慮的說道。
“文圣院中禁止私斗,這是儒家和朝廷一同立下的規(guī)矩,應(yīng)該不會有事!
唐月柔如此說道。
“阿彌陀佛,還望佛祖保佑,陸施主可以渡過難關(guān)!”
戒嗔和尚雙手合十,默默的為陸青云誦經(jīng)祈禱。
而此時的陸青云,已經(jīng)是穿過文圣院大門,在一位儒生的指引之下,徑直來到了儒風堂。
堂外站著不少儒生,皆是用質(zhì)疑、好奇、審視的目光在打量著陸青云。
當他們看見陸青云如此年輕時,一個個都是心頭泛起了狐疑。
這才不過十七八歲的少年,竟然會是當世大儒?
開玩笑吧?
想想都覺得不可能。
不過此子居然敢來面對三位大儒的考驗,不管結(jié)果如何,這份膽魄還是值得稱道的。
換做是他人,怕是早已慌得要死,根本不敢來面對三位大儒。
陸青云無視旁人的奇異目光,邁步走進了儒風堂中。
入眼便是坐在一排的三位老者。
而在這三位老者的前方,還擺著一張桌子,上面白紙鋪開,且有筆墨準備。
陸青云收斂心神,朝著這三位大儒躬身行禮。
“晚輩陸青云,拜見三位前輩!”
魏東淵不茍言笑,一雙滄桑的眼睛仔仔細細盯著陸青云,那眼神之中銳利深沉的光芒,根本不像是一個滄桑老者。
朱潛眉頭皺起,似有狐疑之色在他眼中掠過。
而最為和善的自然是那李望年,他笑呵呵的看著陸青云,并未有任何審視的姿態(tài)。
反而是主動與陸青云打招呼。
“老朽三人深居簡出,想來陸世子應(yīng)該也不知道我等三人是誰!
陸青云搖了搖頭。
“三位皆是當世大儒,名望遍天下,人人尊敬,晚輩雖然年幼,卻也對三位前輩如雷貫耳。”
這倒不是陸青云恭維,而是他在來之前,唐月柔已經(jīng)跟他說過這三位當世大儒的情況了。
魏東淵,兩朝帝師!太子少傅!
李望年,關(guān)西門閥李家之人,德高望重,門生故友遍天下。
朱潛,大虞史官之首,歷朝史冊編撰人之一。
這三位都是貨真價實的當世大儒,尤其是魏東淵,其儒家修為已經(jīng)接近歷代先賢,快要踏足儒家半圣之境了。
在這三位面前,陸青云確實是要保持敬重,不能輕易失態(tài)。
“呵呵,你小子倒是會說話!
李望年笑著道。
“你身上的儒家根基不錯,小小年紀有如此根基,在我儒家之中算是極為少見了。”
“卻不知你的師承是哪一位?”
陸青云搖了搖頭。
“并無師承!
聞聽此言,三位大儒的神情皆是有所變化。
儒家很注重師承,所謂尊師重道就是這個意思。
若無師承,便是野路子,很難得到儒家眾人的認同。
所以他們?nèi)辉诼牭疥懬嘣撇⑽磶煶兄,心里頭或多或少都對陸青云有些失望。
“無師自通者,在我儒家之中也并非沒有,這倒沒有什么。”
朱潛開口,言語平淡。
就在此時,魏東淵伸出手來,指了指陸青云面前的桌子。
“紙筆皆有,墨已備好,寫下你的名字!
寫名字?
陸青云一怔,隨即就明白了這三位大儒的用意。
身為儒家之人,最為基礎(chǔ)的兩件事情就是讀書與寫字。
而字寫的好不好,就能直觀體現(xiàn)一個儒生的修為高低如何。
身為當世大儒,他們?nèi)蛔匀欢际菚ù蠹遥S便一幅字都可以價值千金。
他們?nèi)蛔匀灰蚕肟纯搓懬嘣频淖謱懙萌绾危?br>
這就是第一道的考驗!
“那晚輩就獻丑了!
陸青云并未猶豫,拿起了筆,蘸了蘸硯臺中的墨水。
當即開始動筆。
兩邊的儒生們皆是伸長脖子紛紛看去。
都想看看這位傳聞中的十八歲大儒究竟能寫出怎樣一手好字?
會不會是驚為天人?
畢竟是在這么多人面前,尤其還有三位大儒在場,即便是寫自己名字這么簡單的事情,陸青云也是倍感壓力。
握筆的手,微微有點顫抖。
好在陸青云心態(tài)不錯,深吸一口氣之后就穩(wěn)住了。
第一個“陸”字十分從容的寫了出來,一筆一劃都很到位,至少陸青云自我感覺還不錯。
但在場的儒生們一個個都是面色古怪起來。
這字兒......怎么說呢。
一言難盡。
三位大儒也同樣齊齊皺起眉頭,但也都沒說什么,畢竟才第一個字而已。
或許這年輕人只是有點緊張。
第二個“青”字也寫出來了,陸青云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心想咱這書法造詣好像也不錯嘛。
莫非我真的是個天才?
在場儒生們的神情,一個個都愈發(fā)古怪起來。
更有甚者泛起了嘀咕。
這莫非是最近才流行起來的某種字體嗎?為何如此的“獨特”。
三位大儒這時候也不由互相看了看,都能看到對方臉上的鐵青之色。
最后一個“云”字筆畫最少,陸青云寫起來也是最為容易,頃刻完成。
“寫好了。”
陸青云放下手中筆,頗為欣賞的看著自己所寫的這三個字。
不錯不錯!
真是不錯!
“晚輩不才,還請三位前輩指點!
一位儒生面色古怪的將寫著“陸青云”三個字的紙拿到了三位大儒面前。
這三位大儒盯著看了好一會兒,越看臉色越差。
隨后齊齊抬頭看向陸青云。
哪怕是脾氣最好、最為溫和的李望年,此時都有點繃不住了。
“你這寫的什么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