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nèi)。
三人盯著地圖久久不語,各懷心事。
好一會兒,李靖忽然說道:“賢侄,如果由你帶兵,你打算怎么破局?”
“張掖郡是重中之重,吐蕃一旦得手,必然死守,將會是一場持久戰(zhàn),朝廷可三路用兵,一路攻打張掖郡,纏住吐蕃大量兵力,一路從岷州出兵,擺開架勢與吐蕃野戰(zhàn),做出一副大決戰(zhàn)之勢,實則也是纏住敵人,再派一支大軍從劍南道雅州出兵,直逼吐蕃王城,形成上中下三路攻打態(tài)勢。”
李靖精通兵事,一點就透,看向上路張掖郡,目光隨著邊境往下,落在中路的岷州,正常而言,張掖郡佯攻,岷州擺出大決戰(zhàn)架勢,看似聲東擊西,讓吐蕃以為就這兩板斧,殺招在最下面的雅州。
雅州就是后世四川雅安,這兒距離吐蕃王城相對最近,這叫直搗黃龍。
唐軍不缺兵,山路進(jìn)攻問題不大。
但缺將,三路大軍誰來統(tǒng)領(lǐng)?
李靖有些為難地思索著,房玄齡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低聲問道:“三路進(jìn)攻固然好,但兵力分散,大將難封,能不能西邊各州采取收勢,集中兵力攻打張掖,得手后南下,直搗吐谷渾城,將吐蕃趕回去?”
“那正和吐蕃之意。”秦懷道提醒道。
“沒錯,吐蕃巴不得唐軍在張掖郡和他們大決戰(zhàn),這兒路途遙遠(yuǎn),唐軍后勤跟不上,加上地廣人稀,物產(chǎn)貧瘠,大軍過去吃飯是個問題,而吐蕃卻問題不大,他們有整個吐谷渾支持,最后淪為消耗戰(zhàn),時間一長,突厥有可能殺過來,到時候局勢更加糜爛!崩罹纲澩。
房玄齡一聽不說話了,眉頭緊鎖。
秦懷道也擔(dān)心突厥,漢州倒是不怕,有薛仁貴、羅通和蘇定方把守,都是千古名將,但北面的郭孝恪不同,萬一突厥從西州進(jìn)攻,避開南邊的漢州之地一路東下,那就大條了。
不過,這是急也沒用,還得看朝廷決定。
沉吟片刻,秦懷道說道:“吐蕃和突厥合作的可能性很大,怎么決斷還是交給朝廷吧,我還有別的事要處理,就不陪了!
兩人聽出這是逐客令,沒好再留。
將兩人送出大門口離開后,秦懷道急匆匆來到后院,將荷兒和李雪雁找來,叮囑道:“吐蕃出兵,隴右道大亂,傳令漢州,讓大家小心突厥!
“我這就去傳信!崩钛┭愦掖胰チ恕
“我給你一份清單,大量采購物資,做好出發(fā)的準(zhǔn)備!
“哪天走?”荷兒追問道。
秦懷道仔細(xì)盤算一番,低聲說道:“朝廷近期會出兵隴右道,局勢還不明朗,而我等隨行人員和物資太多,路上不安全,我這邊還有些事要處理,一個月后出發(fā),但日期不能泄露,你知道就好!
“明白!”荷兒鄭重答應(yīng)。
一個月足夠生產(chǎn)出一批擲彈筒所需炮彈了。
茶山那邊新兵才訓(xùn)練不久,也需要時間。
一番筆走游龍,秦懷道寫出一份長長的清單交給荷兒,叮囑了一些事情后再次扎入工坊,很快,里面又傳來陣陣乒乒乓乓的聲響。
時間在緊張的籌備中悄然流逝,就連大婚都沒人再提。
羅章也被安排去茶山訓(xùn)練新兵,婚期延后,李道宗了解內(nèi)情后并沒有生氣,也秘密安排家族提前做些準(zhǔn)備。
三天后,朝廷大軍出發(fā),由老將執(zhí)失思力為將,帶著一萬禁軍直撲隴右道,秦懷道得知朝廷并沒有采納自己三路進(jìn)軍的建議,選擇兩路開戰(zhàn),另一路由薛萬徹負(fù)責(zé),從岷州出兵。
對此,秦懷道只能暗道一身可惜,沒有第三路的絕殺,吐蕃怎么可能兵力收縮,回援?兵力不撤,雙方打成消耗戰(zhàn),鹿死誰手未可知了。
不過,朝廷的決定秦懷道沒打算干預(yù),沒日沒夜地制作炮彈。
又十天后,天網(wǎng)密諜傳來消息,吐蕃瘋狂進(jìn)攻張掖郡,朝廷援軍加速支援,被一支伏兵襲擊,順勢慘重,不得不停止進(jìn)攻,沒人知道伏兵從哪兒冒出來的,秦懷道聽到這個消息也有些震驚,但很快想到了武威郡。
當(dāng)時李靖和房玄齡來訪,說吐蕃忽然出兵拿下不起眼的武威郡,想不明白意圖么,現(xiàn)在豁然開朗,從武威郡出兵北上,伏擊朝廷援軍很方便啊。
朝廷援軍被伏擊的消息傳回長安,朝廷震蕩,百姓憤怒。
唐人的熱血和好戰(zhàn)被激活,紛紛走出家門,相互打聽情況,質(zhì)疑朝廷為何不派漢王出征?各種文書雪片般飛入宮中。
李二有苦難言,好言壓著這股情緒,一邊調(diào)兵遣將,重新部署。
又十天后,朝廷援軍抵達(dá)張掖郡,和以逸待勞的吐蕃軍大戰(zhàn)一天,各有損失,但吐蕃依托城池之利,損失小于朝廷許多。
一個可怕的消息隨著軍報傳入長安,吐蕃駐守在張掖郡的兵力高達(dá)十萬之多,所有人被這個消息嚇了一大跳,足足十萬,不是一萬,還占據(jù)城池,這意味著唐軍沒有二十萬以上無法勝出。
二十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消耗是個天文數(shù)字,需要一直龐大的后勤軍隊才能保障,張掖郡路途遙遠(yuǎn),算上押送路上消耗,所需糧草更多。
一時間,朝廷愁云慘淡!
這兩年朝廷不是沒對外用兵,征高句麗,滅吐蕃,平亂,哪一場不是聲勢浩大?但每一場都是秦懷道帶少量兵馬出發(fā),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朝廷毫發(fā)無損,后勤幾乎不用百官操心,那叫一個舒坦。
現(xiàn)在不同,不少人開始懷念漢王!
甘露殿。
李二身上的壓力越來越大,瞪著輿圖的雙眸通紅,已經(jīng)幾個晚上沒休息好了,身體本就沒恢復(fù),現(xiàn)在更差了,但咬牙撐著,不讓自己倒下,聽到身后傳來一陣腳步聲,回頭一看是李治,埋頭繼續(xù)查看輿圖。
“父皇,兒臣該死,不能替父皇分憂一二,”李治滿臉痛苦地說道。
“你沒指揮過大戰(zhàn),不怪你,怎么過來了?”李二頭也不回地問道。
李治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父皇,要不……讓漢王上吧?”
李二一愣,緩緩回頭看向李治,目含詢問。
李治趕緊解釋道:“兒臣不想父皇如此操勞,聽說父皇又一晚沒睡,這么下去如何是好?兒臣看著心疼。”
“你想過后果嗎?”李二冷聲問道。
“兒臣想過,漢王之志在西域,兒臣以為,可以讓漢王出征,只要打敗吐蕃,解隴右道之危,大不了和漢王約定,以玉門關(guān)為界,玉門關(guān)以西的西域之地盡歸漢王,以東歸我大唐,借兄弟之邦,豫章皇姐嫁過去,兒臣和漢王便算是兄弟,兄弟之邦沒人能說三道四!
李二眉頭一鎖:“你就不怕將來?”
“將來之事,將來再說,兒臣自問比漢王多有不如,但朝中文臣武將不少,只要經(jīng)營得法,將來也不是沒有一戰(zhàn)之力,為了皇族霸業(yè),兒臣無懼任何挑戰(zhàn)和困難!崩钪梧嵵卣f道。
一股銳利、自信、霸道的氣勢陡然爆發(fā)。
“哈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兒子!”李二看到李治自信的氣勢,心中大喜,君王就該有這股無懼挑戰(zhàn),舍我其誰霸氣,心中大慰,笑道:“我兒終于長大了,朕心甚慰,從今天開始,跟在朕身邊學(xué)政,來人——”
“老奴在!”王德急匆匆進(jìn)來。
“擬旨,封晉王李治為太子。”
“遵令!”
王德趕緊跑去擬旨,心中大震,空懸許久的太子之位終于要塵埃落定了嗎?朝廷局勢恐怕又要變動了,趕緊找來心腹叮囑幾句,責(zé)令其去通報漢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