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今,躺在床上的太后嘴角時不時的抽動,左側(cè)嘴角還隱隱有往下撇的趨勢。
奇怪的是,按照常理來說,如果只是單純肌肉顫動,最多幾秒,可太后的嘴角時不時的就抽動那么幾下,不像是單純的肌肉顫動。
這癥狀,反倒像是中風的癥狀。
想到這里,莊夕瑤心中一緊,連忙叫住就要離開的小太醫(yī)。
“慢著,我瞧著太后娘娘并非只是急火攻心,還有中風的征兆,太醫(yī)不如再仔細瞧瞧?”
在古代,中風可是大事,而且一般沒有什么可以治療的方法。
聽她這么一說,小太醫(yī)的神色再次緊張起來,急急忙忙的返回來,重新為太后診治。
好一通診治之后,便見他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娘娘所說不差,但臣才疏學(xué)淺,這治療中風的方子,只有太醫(yī)署的徐太醫(yī)知道,臣……也不知呀!”
“那徐太醫(yī)現(xiàn)在身在何處?”
楚天堯也顧不得那么多,連忙詢問。
小太醫(yī)連忙結(jié)結(jié)巴巴的回答。
“徐太醫(yī)今日休息,聽說是陪妻女去城外上香了,一時半會怕是趕不回來。”
中風一事可大可小,輕則影響面容,口齒不清,重則癱瘓在床,腿腳無力。
此事耽誤不得。
但她記得前世,身邊有人中過風,但因為送去醫(yī)院不夠及時,沒救的過來,當日便死了,親戚好友哭作一團,場景十分凄慘。
她當時也深受感觸,所以此后,閑暇之余,她便會翻看醫(yī)書,以備不時之需。
這病雖然兇險,但如果能及時的防御,緩解,并沒有太大的危害。
前期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疏通經(jīng)絡(luò)的藥物就行。
那藥物是什么來著?
莊夕瑤絞盡腦汁,在腦海中搜尋。
突然,她眼前一亮,找到了相關(guān)記憶。
正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莊夕瑤卻是站了出來,口中念著一連串的藥材。
“三七一兩,川芎一兩,紅花一兩二錢,葛根……”(藥方虛構(gòu))
“按照我說的藥方煎藥,可活血化瘀,疏通脈絡(luò),可緩解中風。”
一番話,說的眾人都呆愣住了。
小太醫(yī)將她重復(fù)了一遍,細細琢磨了一番,突然眼神大亮。
“這,這藥方確實是治療中風的,臣這便去煎藥!
楚天堯神色不明的盯著莊夕瑤,最終還是嘆息一聲,沒有追問,只默默的道了聲謝。
“多謝!”
“陛下不必客氣,太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自然是不會出事的。”
莊夕瑤點了點頭,輕聲安慰。
不多時,小太醫(yī)便端著兩碗藥走了過來。
楚天堯心中有愧疚,便親自上前服侍太后。
但因為太后有中風的征兆,嘴角傾斜,不少藥汁都順著嘴角流出來,但楚天堯沒有絲毫嫌棄,耐心的將碗里的藥都喂了下去。
怕太后再出現(xiàn)什么癥狀,小太醫(yī)沒敢離開,就靜靜的守在門外。
吃下藥后,不過一刻鐘,太后便悠悠轉(zhuǎn)醒。
看見床邊立著的莊夕瑤,太后心中再次升起火氣,撐著身子,便要坐起來。
“如今哀家成了這副模樣,你可高興了?”
“你偷看明君理論在先,妖言迷惑陛下在后,此事哀家斷不能就這么算了,來人,快來人,將她帶下去杖斃!”
太后氣憤的將床敲的梆梆響,說話間劇烈的咳嗽起來。
見她執(zhí)意要處置莊夕瑤,楚天堯連忙擋在莊夕瑤跟前,皺著眉頭,堅定的說道。
“母后,方才您心急中風,是莊美人救了你,她也算得上是您的救命恩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您怎么能這么對待你的救命恩人?”
“更何況,那明君理論是兒臣逼著她看的,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母后若是執(zhí)意要責罰,那便罰兒臣吧!”
說著,他直接朝著太后跪了下來。
一旁的嬤嬤將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也不禁開口為莊夕瑤說起話來。
“是啊,太后娘娘,方才情況緊急,確實是莊美人救了太后娘娘。”
見楚天堯執(zhí)意要護著莊夕瑤,太后心中再怎么不愿,也只得妥協(xié)。
畢竟是她親生的兒子,他如何不了解楚天堯的脾氣?
一旦是他認定了的事情,不論誰勸都沒用。
她就這么一個兒子,她疼惜還來不及,怎么舍得跟他鬧僵,爭得魚死網(wǎng)破?
更何況,連她身邊的嬤嬤都說是莊夕瑤救了她,那此事便斷然不會作假。
太后的臉色這才緩和了些,沒好氣的瞥了莊夕瑤一眼,冷哼道。
“行了,既然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哀家也不是不懂禮數(shù)的人,功過相抵,哀家便饒你這回,日后行事安分一些,莫要再惹是生非。否則哀家絕不輕饒!
“多謝母后!”
楚天堯這才抬起頭來,高興的朝太后道謝。
莊夕瑤本以為這次自己必死無疑,沒想到事情還有轉(zhuǎn)機,項上人頭也保住了。
她也不由得長舒了口氣,將心放回了肚子里,連忙俯身道謝。
“多謝太后娘娘寬恕,嬪妾日后定當謹記太后娘娘教誨!”
只是沒想到,僅僅隔了一日,她為太后開中風方子的事就傳遍了整個太醫(yī)署。
此時的醫(yī)術(shù)還沒有精湛到如此地步,便是宮中的太醫(yī)都對中風束手無策。
就連徐太醫(yī),也是自己琢磨出的緩解方子。
雖然也有點效果,但效果甚微。
可莊夕瑤給出的方子,效果就遠比他研制出的方子效果好得多了。
宮中妃嬪每日都有請平安脈的慣例。
太醫(yī)署的太醫(yī)從小太醫(yī)處知道這方子是莊夕瑤開出來的,便認定了莊夕瑤是個世外神醫(yī)。
他們每日都爭相去芙蓉宮請平安脈,順便向莊夕瑤請教那方子的妙用。
唯有一人,請完脈后,竟苦惱的向莊夕瑤求助。
此人正是李太醫(yī),也是太醫(yī)署的老人。
“聽聞莊美人出口成方,對醫(yī)術(shù)頗有見解,正好臣有一癥,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可否請莊美人解惑!
聽他這么說,莊夕瑤心中一陣惶恐。
李太醫(yī)畢竟是太醫(yī)署的老太醫(yī)了,積累了幾十年的經(jīng)驗,肯定比她一個業(yè)余的要厲害,她哪里敢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