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這,就是我的態(tài)度
“我有沒有這個資格你很快就知道了!”
盯著趾高氣揚的夏雨荷,唐羽皮笑肉不笑說道。
雖說夏雨荷音律固然不錯,可他來自現(xiàn)代,身為一名現(xiàn)代人,他知曉華夏無數(shù)音律,碾壓夏雨荷他還是有十足把握的。
夏雨荷不以為然,她蔑視道:“好啊,我倒要看看太子殿下究竟是胸有成竹還是大言不慚,請吧!”
之前北齊大公主陳鈺琪前來挑釁,唐羽確實彈奏了一首《野蜂飛舞》被人津津樂道。
只是當(dāng)時她不在現(xiàn)場,并且野蜂飛舞彈奏難度極高,僅僅一遍,滿朝文武壓根沒有一人能夠記住。
所以,在夏雨荷眼中,唐羽就是浪得虛名,面對她強有力的攻勢,唐羽壓根無法招架。
“父皇,還請您為孩兒尋來一把上好琵琶!”唐羽看向唐皇。
看到唐羽即將出手,唐皇對著趙高道:“去,為羽兒尋來一把上好琵琶!”
“遵命!”趙高連忙應(yīng)道。
不出十分鐘,趙高滿頭大汗從外面跑了回來,此刻他懷中抱著一把古色古香的上好琵琶。
來到唐羽面前,趙高恭敬道:“太子殿下,您要的琵琶!”
“多謝趙公公!”唐羽點了點頭。
“你們說,太子殿下會是貴妃娘娘的對手嗎?”
見到唐羽接過琵琶,不少大臣竊竊私語起來。
“太子殿下前后就出手過一次,還是上次北齊大公主到來,鈺琪大公主音律非凡,可她壓根無法跟貴妃娘娘比肩!依我之見,太子殿下想要斗得過貴妃娘娘,懸,非常懸!”
“是啊,貴妃娘娘可是京城曾經(jīng)的第一才女,她精通音律,自從嫁給陛下后,她在后宮深居簡出,一身音律造詣早就今非昔比!縱使她剛剛彈奏大唐歌時有意氣用事的成分,但這依舊無法掩蓋她超高音律!”
“沒錯沒錯,貴妃娘娘實力高超,像貴妃娘娘這種段位的人放眼整個大唐也找不出幾人!”
經(jīng)過一番交流,滿朝文武幾乎沒有一人看好唐羽,在他們眼中,姜還是老的辣,唐羽想要斗得過夏雨荷千難萬難。
夏老爺子看向唐羽,他輕蔑道:“小丑般的貨色,怎可與雨荷比肩?”“沒錯,這唐羽就是個跳梁小丑!”夏云杰在一旁挖苦道。
“錚錚!”
就在眾人冷眼之中,唐羽閉上眼睛,他忽然彈動琵琶。
剎那間,一股宛若天籟的琵琶聲響徹整個金鑾殿,沁人心脾的意境令不少人身軀一震。
“這…這...”
感受到唐羽音律之強,眾人無不神色大變。
之前見識過唐羽音律的滿朝文武最為震撼,上次北齊大公主陳鈺琪到來時,唐羽彈奏的野蜂飛舞壓根不屬于古風(fēng)范疇。
令他們都意想不到的是,這次唐羽竟然選擇彈奏古風(fēng)曲目,并且這首古風(fēng)曲他們聞所未聞。
“錚錚!”
就在眾人吃驚時,唐羽再次撥動琵琶弦,這次迎面而來的是一股如沐春風(fēng)之感。
“好強的音律造詣!”
聽到唐羽接連演奏,夏雨荷再也忍不住面色一變。
高手一出手,就知就沒有。
這一刻,夏雨荷終于意識到唐羽并非浪得虛名,他是有著真才實學(xué)。
夏老爺子在一旁說道:“鎮(zhèn)靜,務(wù)必要鎮(zhèn)靜!這僅僅是一個開始,想要彈奏一首絕佳古風(fēng)曲,哪有那么容易?”
“父親所言極是!”夏雨荷臉色這才和緩了許多。
她很清楚,想要將一首古風(fēng)曲演繹到極致難如登天,她就不信唐羽一身音律造詣比她還要高超。
“錚錚錚錚…”就在眾人還在享受唯美意境時,忽然畫風(fēng)一轉(zhuǎn),劇烈的琵琶曲令所有人都打了一個寒顫。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策馬在萬里無云的大草原上疾馳時,忽然暗中有人放冷箭,打得你猝不及防。
“怎么回事?旋律怎么變了?”
“是!這節(jié)奏變得未免也太快了吧?”
意識到唐羽要變換曲風(fēng),現(xiàn)場所有人無不大跌眼鏡。
“錚錚錚錚…”
就在眾人驚駭中,唐羽加快了彈奏速度,不少人被當(dāng)場驚出一身冷汗。
他們只感覺策馬奔騰時中了冷箭也就罷了,隨后四面出現(xiàn)大量伏兵,他們煞氣升騰,不畏生死直接取你性命,巨大的反差,幾乎令現(xiàn)場人都無法接受。
“錚錚!”“錚錚錚錚…”
在全場人震撼下,洶涌起伏的音律不斷從唐羽手中彈奏而出。
眾人眼前仿佛呈現(xiàn)出一個畫面,草原之上,一人慘遭圍殺,被迫之下,他拔刀孤軍奮戰(zhàn)。
在一番血腥廝殺后,此人終于發(fā)現(xiàn)對方首領(lǐng),他顧不得身上傷勢,極其驍勇一刀割下對方首領(lǐng)頭顱。
就在此人以為大戰(zhàn)將息時,越來越多的敵人包圍上來,可悲的是,你已經(jīng)精疲力竭,無法再戰(zhàn),為了不落入敵人手中,這人決定割喉自盡。
至此,一代英雄豪杰就此落寞,曲風(fēng)漸漸悲涼。
“難以置信,真是難以置信!”
聽到唐羽彈奏的旋律從斗志昂揚到婉轉(zhuǎn)凄涼,金鑾殿內(nèi)無數(shù)人都驚嘆了起來。
“呵!”唐羽緩緩睜開雙眼,看到眾人震撼神色,他嘴角浮現(xiàn)一抹冷笑。
殊不知,他彈奏的這首曲子名為《廣陵散》。
《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華夏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在華夏音樂史上非常著名,更是歷史十大古琴曲之一。
這首古風(fēng)曲起源來自于一名叫做聶政的人,他是戰(zhàn)國時期韓國人士,早些年間,他的父親為韓王鑄劍誤期而被殺。
為了給父親報仇,聶政上泰山刻苦學(xué)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變音容,返回韓國,在離宮不遠(yuǎn)處彈琴,高超的琴藝使行人止步,牛馬停蹄。
韓王得悉后,召進宮內(nèi)演奏,聶政趁其不備,從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韓王,最終他為免連累母親,便毀容自盡,令后人唏噓萬分!稄V陵散》樂譜全曲共有四十五個樂段,分開指、小序、大序、正聲、亂聲、后序六個部分。
正聲之前主要是表現(xiàn)對聶政不幸命運的同情;正聲之后則表現(xiàn)對聶政壯烈事跡的歌頌與贊揚。正聲是樂曲的主體部分,著重表現(xiàn)了聶政從怨恨到憤慨的感情發(fā)展過程,深刻地刻畫了他不畏強暴、寧死不屈的復(fù)仇意志。
全曲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國現(xiàn)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殺伐戰(zhàn)斗氣氛的樂曲,直接表達了為父報仇的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及藝術(shù)性。
今晚唐羽就是想要用此曲告訴夏雨荷,他唐羽絕對不是好惹的主。
你敢用大唐歌來挑釁我的權(quán)威,那我便用一首《廣陵散》以此表明我的意志。
惹毛了我,別說你是后宮皇貴妃,就算權(quán)傾朝野,我也要讓你從神壇跌落,墜入深淵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