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子鎮(zhèn)上,李半仙坐在算卦的小攤后面,眼睛打量著來往行人。
做他這一行,就要善于觀察,揣摩人心,從各種細節(jié)中收集信息,主動發(fā)現(xiàn)潛在客戶,然后再引客戶上鉤。
有時候抓住一條肥羊,就能吃上好幾年,甚至獲益終生。
只是三岔子鎮(zhèn)還是太窮了,大部分人恨不得把一個銅板劈成兩半花。
逮住一只蚊子,都想著從蚊子腿上剮點精肉下來。
想要賺他們的錢實在太難了。
以至于這么多年以來,李半仙仍然是饑一頓飽一頓。
不知道底細的都說他相貌清瘦,有仙風道骨,其實他做夢都想頓頓大肥肉,吃得腦滿腸肥。
直到今年終于時來運轉(zhuǎn),遇到不通世事的一個傻小子,不但吃上了飽飯,還有肉有酒。
就在他物色路人的時候,就看到街道盡頭走來一名少年,身穿一件粗麻布衣服,腳踏草鞋,手上還拎著一塊肥膘肉。
肥羊來了,李半仙立即整理一下衣袍,坐直了身子,目不斜視,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樣子。
心中卻已經(jīng)轉(zhuǎn)了好幾十道彎,在琢磨著,今天該怎么忽悠這個便宜徒弟。
那套所謂的絕世武學,他自己曾經(jīng)練過很久,什么鳥用都沒有,純粹是騙人的玩意。
反正自己教過了,練不成絕世武學,那也是他不夠用功,或者是資質(zhì)太笨,可怨不得這個當師父的。
“師父!”
二狗子大老遠地就開始打招呼,李半仙很矜持地捋了一下胡子。
“嗯!你來了!”
“最近修煉可有進展?”
李半仙還記得,二狗子上次向自己請教,似乎遇到什么難題來著,自己忽悠了半天才哄回去的。
心中琢磨著,今天還得加大忽悠力度才行。
“嗯,有進展,我終于修煉入門了!”
二狗子用力點了點頭,他對目前的修煉進展很滿意。
當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還要感謝師父的教導。
所以他這次才舍得下花大價錢,又給師父買了一塊上好的肥膘肉。
“修煉入門?”
李半仙是不怎么信的,估計是少年人愛面子,好大喜功,把沒有的事說成有,有丁點的事就吹上天。
這門功法他又不是沒煉過,一點用都沒有。
看來得敲打一下才行,心中琢磨著,隨手從地上撿起一塊石頭,放到桌案上。
“你現(xiàn)在拿起這塊石頭,捏成粉末給為師看看?”
二狗子連忙搖頭,他現(xiàn)在雖然力氣很大,但要想捏碎石頭,還是不可能的。
“連這么簡單的事都做不到,也敢妄言修煉入門!”
李半仙搖了搖頭,一副怒其不爭的神態(tài),似乎對二狗子有些失望。
只見他把這塊小石頭隨手扔掉,又撿起一塊更大的石頭,單手用力,石頭被捏得粉碎。
李半仙看到二狗子臉上露出驚愕與崇拜的表情,心中甚為滿意。
隨手將手上的石粉拍掉,面不改色,神色淡然,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習武之人要戒驕戒躁,切不可狂妄自大,謹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師父,我錯了!”
被李半仙一頓劈頭蓋臉的教導,二狗子羞愧難當,一張醬油色的臉瞬間紅到了耳根。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待到你哪一天能捏碎石頭,輕輕一縱能跳丈許高,便算是修煉入門了。”
李半仙深知打一棒再給一根胡蘿卜的道理,現(xiàn)在又捋著胡子安慰二狗子。
同時他還從懷里掏出那本破舊書冊。
“你也別氣餒,只要堅持不懈,終有一天會修煉入門,考上武秀才!
“今天繼續(xù)抄書識字,先把這本書上的字認全了再說!
兩人又聊了許久,二狗子才告辭離去。
自從這次被師傅敲打過后,二狗子深知天外有天,戒驕戒躁的道理,回到山上每天踏踏實實修煉。
從此,除了每隔幾天就去鎮(zhèn)上,跟著師父抄書學字,二狗子不敢再在師傅面前吹噓修煉進度了。
這么點微未道行,在師父那種神仙人物面前,一眼就能看透,說出來煩了師傅耳朵。
自己才學了一點點本事,連入門都不到,就開始沾沾自喜了。
師父那么大的本事,卻從來不顯山不露水。
這才是真人不露相,自己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
不過他堅信,總有一天自己也能像師傅一樣強大,輕輕松松將石頭捏成粉末。
由于上次誤打誤撞,在經(jīng)脈中成功生出第一縷氣,之后的修煉就是順水推舟,容易多了。
只要按時修煉,體內(nèi)這股元氣慢慢地壯大,每天都能進步一點點。
元氣所到之處,感覺有一股暖流,很舒服。
也許是這股元氣的原因,最近力量增長也快了很多,現(xiàn)在他抱起一百多斤的大石頭,已經(jīng)毫不費力。
這股子力氣也不能浪費,蛇口山上還有那么多荒蕪的石窩子,正好用這股子氣力去開荒。
他每次搬石頭累得手臂抬不起的時候,只要把元氣流到手臂上,過一會就不累了。
不過他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修煉這門功法之后,飯量大增。
以前他每頓就能吃三大碗米飯,現(xiàn)在吃五碗都不覺得飽,還餓得特別快。
以前,他每天只需要吃早晚兩頓飯就行了。
現(xiàn)在每天至少要吃三頓還不夠,大部分時候要吃四頓。
如果某天少吃幾碗飯,修煉進度都會變慢很多。
幸虧他現(xiàn)在不愁吃,否則這武還真沒法繼續(xù)練下去。
而且他還發(fā)現(xiàn),葫蘆里儲存過的糧食,不但會變得更加好吃,還能壯大元氣。
普通大米幾乎沒有這方面的作用。
葫蘆存過的稻谷跟普通糧食差別極大,只要吃過一次,絕對能感覺到不同。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他的稻谷為了儲存方便,都收進了葫蘆里,以后還怎么往外面賣?
別人問起他這個稻谷的來歷,該怎么解釋?
三岔子鎮(zhèn)距離蛇溪村不算太遠,如果引起別人注意,還是能找到蛇口山來的。
在沒想到解決辦法之前,他暫時不打算往外面賣這種儲存過的稻谷。
有一天,二狗子想起自己曾經(jīng)喂過好幾年豬的經(jīng)歷,突然靈光一閃。
如果把食物煮熟煮爛,搞成跟豬食一樣,誰還能認出是什么東西來。
不過,也不能直接賣豬食,賣不起價錢,也不見得好賣,畢竟喜歡吃豬食的人應該不多。
也許可以當成藥來賣。
想起以前鎮(zhèn)上有玩雜耍的,賣過一種大力丸,也許自己也可以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