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祖盤坐在金蓮上,滿面笑意地看著呂謙的論述,并沒有贊同,也沒有否認,只是眼中的笑意和贊賞越來越濃。
呂謙見此并不奇怪,早在昨天夜里第一次見面時,郭祖師的態(tài)度已經(jīng)說明了有類似【天師度】的禁制存在。
而且這禁制鎖住了關(guān)于【通天路】的相關(guān)信息,鎖的還很嚴謹。
但有時候態(tài)度就已經(jīng)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從昨夜開始到剛才,自己三問通天路。
第一次,郭祖說他錯了一半。
第二次,郭祖暗示他差了一點。
如今第三次看來倒是有些說法了。
呂謙看到郭祖的樣子心下對自己論述有了判斷,越發(fā)自信起來,他接著說道。
“修成先天祖炁的狀態(tài)后,人身性命由此圓滿,可證【人仙】果位!
“但這并不是通天路的終點,反而是這一段漫漫長路的起點!”
呂謙雙眼中蘊含的神光越加明亮,瞳孔深處深思的光芒逐漸炙熱。
“天地本就不全,但【人仙】性命圓滿,不符合大道約束,只能【羽化】!”
“【內(nèi)景】就是人仙【羽化】的目的地。”
說到這里,他看了看四周這片屬于郭祖的【道場】,沉聲說道。
“【人仙】之上,乃是【地仙】!”
“【內(nèi)景】超然于塵世,這里沒有世俗中的時間與空間!”
“過去、現(xiàn)在、未來,修行者在這方世界內(nèi)的所有真我、他我、本我,這些碎片都會被自身聚攏,開辟【道場】!”
“取萬眾萬物之水,匯聚成一片江海,,將三身歸于一位,徹底做到偉力歸于自身!”
“三三為九,九九歸一!
“我想這也正是三豐祖師《顛倒歌》中的:九天之上有九真,九真返還化一元!
“修行者依托【道場】存在于【內(nèi)景】,當【道場】成功開辟,那么【人仙】也會轉(zhuǎn)化為【地仙】!”
“【地仙】道果正是那所謂的【一元】!”
呂謙忍不住攤開雙臂,為這種仙路的修行感到震撼與霸氣!
正是應了《顛倒歌》的最后一句:陰陽氣數(shù)乃造化,順則生凡逆成仙。
“哈哈哈......”
金蓮座上一言不發(fā)的郭祖突然爆發(fā)出了連綿不絕的大笑聲。
坐在對面的呂謙看著郭祖真假不明的態(tài)度,心里倒是對自己的推演成果越發(fā)肯定。
良久,停下大笑聲的郭祖看向呂謙,別有意味地眨了眨眼。
“晚輩,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這些都是你自己推出來的路!
“我雖然不可說你到底對不對,但倒是可以給你看看我【地仙】的神通!”
聽到這話,呂謙自然明白對方雖然不能出口言語,但現(xiàn)在是想現(xiàn)身說法,拐著彎的對自己提點一二。
“多謝前輩!”
他向著郭祖再拜,對方這些舉動完全就是在暗中傳道授業(yè),他也必須一拜。
“小子,看好了!”
說完,金蓮座上的郭祖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渾身漸漸亮起金光。
“唰!”
宛如明亮通澈的日月散成了一堆螢火微光,郭祖的身影像是剛開始那樣,散做一道道流光自高空沖向【九頂鐵剎山】道場!
“轟!”
當金色的流光完全融入了下方的【道場】,宛如開天辟地的巨大聲響陡然炸開。
但與開天辟地,一氣混沌化陰陽,陰陽二氣生萬物的景象完全相反。
此時的包含萬千景象的【道場】重新演變成為陰陽二氣。
陰陽二氣流轉(zhuǎn)演變之間,逐漸化做一道混沌。
那混沌重新化做郭祖的身影,他站在漆黑無垠的虛空之上,全身混沌氣流涌動。
各種造化的景象隨著混沌的涌動重新顯化,但又歸于寂滅。
這一刻,呂謙才完全明白了三豐祖師《顛倒歌》中的后半句:
陰陽氣數(shù)乃造化,順則生凡逆成仙。
這種萬物重回陰陽,陰陽重演混沌的景象完全震驚了修煉了十八年的呂謙。
這還是修煉嗎?
但很快,呂謙又重新鎮(zhèn)定了下來,他的道心也變得更加堅定。
我道通天,仙路亦可!
呂謙忍不住感慨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修仙嗎?”
“后輩,這【地仙】之道,你可看清楚了!”
虛空中的郭祖一步邁出,重新來到呂謙面前,他一揮拂塵,將三千白絲垂于臂彎。
“晚輩已經(jīng)明悟,多謝前輩指點道途!”
“起來吧!”
郭祖一掃拂塵,三千白絲帶著不可違抗的威勢將呂謙扶起。
他沉下心來感應著郭祖周身的氣勢,感覺到如今的自己在直面那一整座【九頂鐵剎山】!
而這一座【道場】帶給了呂謙仿佛天地一般的壓迫力。
“身同天地,天地亦可同身!”
郭祖迎著呂謙探尋的目光,笑呵呵地解釋道,“這便是【地仙】之道,至于那【天仙】之道,恕貧道不能指點!”
“貧道只能告訴你,那是真正的超脫,也是真正的成道【飛升】!”
呂謙神色一肅,各種想法在心中流轉(zhuǎn),就在他想鉆空子的時候,郭祖直接打斷了他。
“好了,【天仙】之道等你到了白云觀、純陽宮、重陽宮,就知道了!”
郭祖搖了搖拂塵,直接打斷了他,“如今你也算明悟了通天仙途,貧道也不妨告訴你。”
“武當前些日子給全真各脈發(fā)了一封天書!”
呂謙驚訝地看著郭祖,“天書?武當有事請求全真各脈幫助?”
“非也,卻是為你、為整個全真而來!”
郭祖搖了搖頭,“武當請求全真各脈將自家的通天之路傳給你,為你鋪就道途!
他一揮拂塵,地面上重新出現(xiàn)了兩個蒲團,他領(lǐng)著呂謙坐下。
呂謙坐下后低頭默不作聲,聽著郭祖的講述。
“爐養(yǎng)百經(jīng)、遍觀千路,這樣養(yǎng)出來的道途才最完善,也最穩(wěn)妥!”
“你天資橫溢,可以說直追各派祖師爺,甚至還猶有過之!”
“貧道也不妨告訴你,這是你的機緣,也是你的考驗!
“后輩,你可能擔得起這條通天徹地的仙路,為我全真再開天門!”
郭祖沉聲發(fā)問,神瑩內(nèi)斂的雙目看著對面的呂謙。
話音剛落,呂謙抬起頭來認真地和他對視著,語氣嚴肅地說道。
“我愿!”
“我能!”
“我來!”
“貧道十二歲上山修道,至今已快七年寒暑,貧道愿再成一位【呂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