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樣測試太耗費時間,力量測試干脆就改成了拳力測試。
揮拳的力量相對好測試一些。
一個直徑在一米的合金球放在機甲面前的平臺上。
揮出一拳,看這合金球飛出的距離,然后計算大概力量。
這是條件不夠的測試方法,而且測試的還相對比較準(zhǔn)。
馬將軍將球輕松抱起,放在平臺上:“準(zhǔn)備完畢!”
周圍的攝像頭等等也已經(jīng)準(zhǔn)備完成:“一切準(zhǔn)備就緒!”
馬將軍一步后退,接著猛然揮拳。
強度極高的合金球被擊中的瞬間,上面出現(xiàn)一個深深的拳頭印記,接著轟然飛出,好像炮彈一樣。
剎那飛出數(shù)公里的距離,落地后依然連續(xù)翻滾。
現(xiàn)場的人先是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再接著就看到金屬球飛出。
那恐怖的速度,以及肉眼看不到盡頭的距離,讓所有人都茫然。
這一拳頭把三噸多重的金屬球給打飛幾公里?
這是什么級別的力量?
這要是打在一般的飛船上,那飛船還不是直接開個洞?
畢竟飛船更重,或者說飛船本身更重,體積更大,反作用力也更大。
一拳下去,只要飛船的外殼不夠堅固,那就直接打個窟窿。
難怪這東西能用來針對飛船。
一般飛船是真扛不住。
這還是拳頭,如果是用上劍呢?
測試?yán)^續(xù),依然是打球。
一顆球不夠精準(zhǔn),多來幾顆球試試。
一連三顆球,這樣能算出個大概力量區(qū)間。
這樣的測試其實還不夠精準(zhǔn),只是測試了機甲瞬間能爆發(fā)出來的力量。
正常還要安排各種不同的力量測試。
不過現(xiàn)在剛接觸到機甲,各種測試條件都不夠完善,先一切從簡。
再接著是速度測試。
速度測試就是在有重力的狀態(tài)下飛行。
不開反重力引擎,速度會降低很多,因為相當(dāng)于拖著一個幾十噸的東西在飛。
再加上空氣的阻力。
初步測試的結(jié)果是六十二倍音速!
這個數(shù)字比起光速差得遠,但在地星范圍內(nèi),在有重力影響下,絕對是最快速度!
飛船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就有個十幾倍音速。
各種頂尖的戰(zhàn)機,蘇陽制造的那些,也拍馬難及。
單兵作戰(zhàn)的神器!
基礎(chǔ)力量和速度測試完畢,最后測試的是攻擊。
作為一款戰(zhàn)爭兵器,攻擊是重中之重。
馬將軍從機甲身后拔出五米長的劍。
機甲拔劍,其實感覺有點違和。
這就和明明是高科技武器,結(jié)果被瓦坎達用來近身肉搏一樣。
但有了剛剛速度和力量的加持,近戰(zhàn)反倒是機甲的利器。
畢竟依然是能量武器對轟擊,那不如開飛船。
甚至于因為體積問題,用能量武器對轟,還遠遠不如飛船!
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違和,但在剛剛速度和力量測試后,他們現(xiàn)在只有期待。
馬將軍感受著劍,然后揮劍。
劍在空中被舞動,掃過剛剛測試用的合金球。
根本感受不到阻尼,長劍就切開了合金球。
切口光滑無比,合金球甚至是自己滑開!
馬將軍震撼的看向合金球:“這球不是說強度還挺高嗎?”
一邊研究人員也沒崩。骸斑@劍應(yīng)該附帶能量攻擊,以及高頻震動,除非硬度超過很多,不然都能被輕松切開!”
馬將軍抬起劍,他隱隱感覺劍上有能量在涌動。
這感覺很特別,也讓他想到了此前看到視頻中,揮劍后,劍氣縱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