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著眼前高大的城門,大梁景王薛繹心情并沒有太多的復(fù)雜。
對他而言,邊關(guān)就是一個遙遠(yuǎn)而虛幻的概念,什么生死廝殺,什么一寸山河一寸血,他懂,但卻沒有什么明確的感觸,更別提什么傷懷。
他只是在想,這么大一座關(guān)城,烈陽關(guān)守將是怎么能把他給丟了的!
城門緩緩打開,他打馬而進(jìn)。
曾經(jīng)他的到來,算是視察,如今他的到來,卻成了來訪。
換了某些傷春悲秋的人或許還會生出許多物是人非的感慨,但薛繹沒有,他在史書上看多了興亡,同時自知登基無望的他,對朝局從來都是一種抽離的俯瞰,一城一地之得失罷了,激動個啥啊!
至于昨日薛文律等人所提醒的那些,他更是幾乎都已經(jīng)全然拋諸腦后了。
哪有那么玄乎,本王好歹也是從皇子的虎狼狐貍堆里殺出來的,就是談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小事,用得著謹(jǐn)小慎微?
當(dāng)隊(duì)伍在對方的迎接下進(jìn)入城中,駛過那空蕩的街頭,停在了城主府前,他灑然走出馬車,貴氣從容且高傲的皇子派頭拿捏得十足。
眼前,一個穿著南朝官服的官員恭敬道:“敢問可是大梁景王殿下?”
景王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從鼻孔里嗯了一聲,“你就是此番與本王談判之人?你叫何名?”
沒有預(yù)想中【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的回應(yīng),對方只是恭敬地笑著,“景王殿下誤會了,下官只是迎賓,我朝大人正在正堂相候,您里面請!
景王出師不利,輕哼一聲,腳下不動,“兩國邦交,連基本的禮儀都不懂嗎?”
那南朝官員也只好陪著笑,“殿下,真不是我朝大人有意怠慢,他是確有要事!”
景王身后的北梁敵烈麻都司也就是禮部官員當(dāng)即怒斥,“他奉旨而來,還有比兩國邦交更大的事情嗎!”
話音剛落,一個身影快步從中走出,他穿著紫袍,帶著官帽,來到北梁眾人面前,“對不住對不住。本官方才正在寫字,一時忘我,差點(diǎn)誤了正事!
他看著薛繹,搓著手,“這位想必就是大梁景王殿下吧!本官本以為鎮(zhèn)南王世子已經(jīng)是不凡,沒想到還能見到景王殿下這樣的皇子,大梁陛下真是太客氣了!”
景王和身后眾人也都懵了,這么恭敬的嗎?
但是,這搓手的架勢怎么感覺有點(diǎn)怪怪的啊!
“來來來,諸位里面請!
一起走進(jìn)正堂,白云邊指著堂中還未撤下的筆墨紙硯,“景王殿下您看,本官真沒騙你,這墨都還沒干呢!”
景王瞥了一眼,“貴使這是在作詩?”
白云邊連連點(diǎn)頭,像是忽然記起般一拍腦袋,“對啊,素聞景王殿下雅好詩書,替在下指點(diǎn)一二?”
景王想著借機(jī)打壓一下對方也是不錯的,便矜持地邁著步子,來到桌前,目光投向案幾之上的墨字,登時面色一變。
【月黑雁飛高,胡王夜遁逃。立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白云邊一臉笑容,“景王殿下,您覺得這首詩,這幅字如何?”
景王抬頭看著白云邊,臉色一沉,“兩國和談,你上來就行此挑釁羞辱之事!是何道理!”
白云邊一臉無辜,“這不都是真切發(fā)生過的事情嗎?本官說一下事實(shí)怎么能算羞辱呢?你看當(dāng)初鎮(zhèn)南王世子到中京,本官說他爹被姜玉虎攆得到處亂跑,人家也沒說是羞辱?”
景王高傲的神色中帶著被挑釁的怒意,一甩袖子冷冷道:“你若是這個態(tài)度,那也不用談了!”
白云邊聞言卻壓根沒半分害怕,懶洋洋地朝椅子上一坐,“不談就不談了,你走出這個房門,就別想再見到我!你走一個試試?”
景王的腳步登時頓住,遲疑在原地。
看著北梁眾人尷尬的模樣,白云邊重新站起,笑著道:“這就對了嘛,咱們有事說事嘛!殿下又不受寵,這任性而為,萬一壞了大事,惹了貴國陛下生氣,那可怎生是好?”
跟在景王身后的北梁禮部官員當(dāng)即反駁,“胡說!景王殿下乃是陛下愛子,此番才得以交托重任,恐怕這位大人是推己及人,以為誰都像貴國和你一樣了吧?”
沒曾想白云邊卻很正經(jīng)地嗯了一聲,“這倒是,本官雖然才華傲世,壯志凌云,但在朝中的確是個年紀(jì)輕輕的普通人,比不得景王殿下這等天潢貴胄!
這話一出,北梁官員愣了。
這就跟幾個人一桌吃飯,一人想裝逼說你什么檔次就跟我一桌吃飯,結(jié)果被人回懟說你都特么跟我一桌吃飯了,還裝個毛線!
白云邊越是這么坦然地承認(rèn)自己的不行,就越讓自吹自擂的他們顯得尷尬。
景王緩緩定了定神,找到了白云邊言語中的漏洞,開口道:“素聞南朝狀元郎、建寧侯夏景昀才高絕世,閣下莫非就是建寧侯當(dāng)面?”
白云邊半點(diǎn)不害臊,一臉理所當(dāng)然道:“本官與他不相上下,不分伯仲!
景王抽了抽嘴角,“敢問閣下尊姓大名?”
“本官,淮安侯,御史中丞,白云邊!”
......
兩日之后,景王失魂落魄地走出城主府,一臉麻木地登上了馬車。
坐在北歸的車廂中,他終于認(rèn)同了薛文律當(dāng)初的告誡。
但為時已晚。
精神抖擻、心滿意足的白云邊,同樣踏上了南下的歸程。
隨著二人的離開,一個消息也隨著南北兩朝的官方確認(rèn)而傳遍天下。
一個月之后的正月二十,南北兩朝的正式使團(tuán)就將在烈陽關(guān)中舉行正式和談。
一時間,天下兵戈頓止,暗流洶涌。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橫亙在兩朝邊境上的那座雄關(guān)。
那里的決定,將直接影響著他們無數(shù)族群、無數(shù)人的命運(yùn)。
但不少的大夏人,尤其是中京城的人,是個例外。
在關(guān)注烈陽關(guān)和談之前,他們還有個期盼已久的熱鬧要看。
建寧侯,終于要成親了。
那場絕對盛大異常的婚禮,已經(jīng)用近乎滿城的飄紅,向世人提醒著它的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