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完了,學(xué)堂也開學(xué)了,永興街的店面不能長時間的空著,李婧文知道快餐店是時候開起來了,于是,她留下大牛和大力在家里,讓徐永來夫婦帶著妞妞和大壯去了鎮(zhèn)上,讓他們先把快餐店開起來。
李婧文把自己的想法一一跟徐永來和陳氏解說清楚,徐永來和陳氏都是聰明人,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懊妙。
“早晨只做賣米粉和面條?不賣包子和饅頭?隔壁的包子店生意不錯!标愂蠁柕溃芭局腊拥!
“不用,隔壁就是家包子店,與其跟他們競爭,還不如做出自己的特色。”李婧文搖搖頭,這個時代還沒有出現(xiàn)米粉,既然要做紅薯粉,干脆也把米粉推出來,當(dāng)然,以現(xiàn)在的手段,她只能弄出粉皮,圓粉就算了。
“驢子和石磨,開業(yè)前兩天準(zhǔn)備好就是,到時候我再來教你們怎么做米粉。”要磨米漿,驢子和石磨是少不了的。
“好,只是大小姐所說的傳單要在開業(yè)的前三天開始發(fā)放,能不能請學(xué)堂里的學(xué)生來寫?不然,時間上可能來不及!毙煊纴黼m然識字,也會寫字,但是陳氏只是認識幾個字而已,他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這傳單的事交給我,你們先把店里收拾好,算一下大約需要多長的時間,到時候我再請人算個日子開業(yè)!崩铈何男南胝垖W(xué)生來寫傳單,那種神秘感就沒有了,還不如干脆自己動手。
“還要請一個好點的廚師炒點菜,把東邊的店面隔成兩個包廂,如果有學(xué)生或者夫子聚會也有個地方。”陳氏炒的菜雖然不錯,做快餐馬馬虎虎,但還滿足不了那些吃小炒的人的要求。
“大小姐,其實你可以去楊牙婆那里買兩個以前專司灶上的婆子回來,那樣更好管理。”徐永來猶豫了片刻說,他們在楊牙婆那里的時候,里面有好幾個官奴專門管廚房的,廚藝很不錯。
“不是說買人很難嗎?怎么楊牙婆那里什么人都有?而且數(shù)量不少!崩铈何暮苁抢Щ蟆
“前段時間京里某個大人物倒臺了,那個人是從青州府出去的,青州府很多官員跟他有牽扯,所以······我們原來的主子就是其中之一!毙煊纴硌劾餄M滿的都是悲哀,如果不是前主人倒臺了,他的爹娘也不會死于非命。
“節(jié)哀,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李婧文知道政治斗爭的殘酷。
徐永來點點頭,對李婧文表示感謝:“大小姐,這次的機會千載難逢,錯過了這次,以后就很難買到這樣的人了!
“過兩天我去看看,要是有合適的更好!崩铈何狞c點頭,“你們先過去做準(zhǔn)備吧!
徐永來幾個人去了青牛鎮(zhèn),李婧文帶著大牛和大力種冬麥和紫云英:五畝好地都要種上冬麥,水田則都要種上肥田的紫云英。
把田地里的活做完,再繼續(xù)栽荊棘,而李家貴則已經(jīng)請了幾個人,開始在李婧文的田里挖泥巴打土磚了,李婧文想到自家也要打,干脆把這事交給了李家貴,讓他一并把自家所需要的土磚也打出來,至于費用,到時候按塊數(shù)來算。
李家貴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zé),把打土磚的事安排好后,就從村里請了二十幾個漢子來開荒,李婧文把所要開墾的地方交待給他,就沒怎么管事了,只是偶爾上去轉(zhuǎn)一圈,看看進度。
農(nóng)閑時節(jié),田地里的事不多了,村里有很多人都有選擇外出打短工,李婧文這邊有事做,加上李家華和李家貴的為人處事都不錯,她給的工錢也不錯:不包飯菜,每天十五文,又是在家門口做事,何樂而不為?所以來的人比較多。
李家貴盡職盡責(zé),不僅監(jiān)督別人,自己也忙個不停,李婧文觀察了幾天后就全部放手了。
栽好荊棘后,李婧文又從深山里砍來了不少小雜木和一些被雪壓斷的小松樹,讓大牛和大力扎籬笆,她自己則去了青牛鎮(zhèn),找楊牙婆看她那里有沒有合適的廚娘。
果然,她那里不僅有廚娘和廚師,連剛進廚房不久的學(xué)徒也有,她買了一個廚娘,一廚師和兩個學(xué)徒,又買了一個帳房、一個粗使婆子和一對夫妻。
廚娘王嫂,三十三歲,廚師陳山三十五歲,帳房王成,三十歲,粗使子婆楊氏,三十二歲,學(xué)徒大柱和小柱是一對兄弟,分別十五歲十三歲。
那一對夫妻,男人叫馬何,女人姓云氏,男人三十六歲,女人三十四歲,男人以前是莊子里的牛倌,他以之前是為主家養(yǎng)耕牛的,但是她想都是養(yǎng)牛,應(yīng)該沒有多大的區(qū)別,就把他們買了下來,以后讓他們兩口子養(yǎng)牛。
辦好契約后,李婧文把陳山和大柱小柱送到永興街,交給徐永來,自己則帶著王氏、楊氏、王成和馬何夫妻回了五里亭村。
因房間緊張,李婧文只得讓王氏、楊氏和云氏住一間房,馬何和王成住一間房,她想,蓋下人房的事也要提上議事日程,干脆多打點土磚,蓋牛棚的時候一起把下人房也蓋了。
李婧文讓他們休息半天,把自己打理好,第二天開始工作,她安排王氏洗衣做飯,楊氏和云氏去洗紅薯,馬何和王成去跟大牛他們?nèi)ピh笆。
他們都是下人出身,很自覺,也知道要給新主人留個好印象,洗漱后就開始工作了。
李婧文也不管他們,家里還有一個紅薯粉碎機,看到楊氏他們洗了一擔(dān)紅薯,喊她們把紅薯切成小塊,然后放進粉碎機里,她座到板凳上,扶著粉碎機上面的扶手,雙腳踩在踏板用力的蹬了起來。
不久,紅薯塊就打成了碎末,打開出口的小木門,從加料口加上少量的水,再輕輕的蹬幾下,碎末就嘩嘩的流了出來,然后加入水,洗干后用白棉布過濾,把渣子濾出來后擰干,水放在一邊澄淀,水清了把上面的水倒掉,留下白色的淀粉曬干就可以用來做紅薯粉了。
至于過濾出來的渣子,用來喂豬最好不過了,也可以先曬干,到了需要的時候煮熟后用來喂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