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胡椒粉,這是孜然粉,包括鹽在內(nèi),都是我?guī)煾杆麄兞粝碌,以后有機會我?guī)銈內(nèi)ド焦戎蠛贸缘!崩铈何陌咽露纪频侥莻莫須有的師父身上。
山谷里有幾間石屋,那里又隱蔽,只要備上生活用品,就是一個很好的居所,她以后完全可以帶著這幾個小點過去加餐。
“思文,你去喊三寶過來吃魚!甭勚庀阄叮粌H李思文差點流口水,就是李婧文也吞了吞口水,好久沒有吃過烤魚了,這味道應(yīng)該不錯。
“哥哥!哥哥!快點過來!崩钏嘉恼酒饋韺χ龑氄惺。
三寶知道魚熟了,提著小籃子跑了過來:“魚熟了?”
“魚熟了,來,吃魚!崩铈何哪昧艘粭l給三寶,又用另一條魚把李思文手里的魚換了過來,放在火上繼續(xù)翻烤。
“姐姐,對不起,你兩條魚都烤好了,我一條魚都沒有烤好。”李思文本來想自己烤熟了再吃的,但是姐姐一定要換過去,她只好跟她換了。
“姐姐的力氣大,思文的力氣小,沒有烤熟很自然,而且這魚也烤得差不多了,很快就可以烤好,姐姐很快就可以吃到美味的烤魚了!崩铈何男α诵φf,“你們快點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對,妹妹快點吃,被人看到了就不好了。”三寶看到天色越來越亮,小伙伴們很快就要出門了,河邊是大家扯草的地方,天光大亮后,大家都會來這里扯草。
“姐姐,我們先吃了!崩钏嘉谋緛硐氲冉憬阋黄鸪,但想到不久以后很多小伙伴會蜂涌而來,她必須快點把魚吃完,至于姐姐,如果大家來了她沒有吃完,就讓她躲起來吃。
兄妹兩個大口的吃著魚,一邊贊嘆:“姐姐的手藝真好,這魚真好吃!
“嗯,嗯,我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吃的魚!
“姐姐,有機會我們還抓魚烤著吃!
“好,以后我早點來抓魚,烤好你們來吃!崩铈何目吹剿麄儍蓚都面露菜色,心中不由生出一股憐憫之情:自己占了原主的身體,就有義務(wù)照顧好原主在意的弟弟妹妹。
現(xiàn)在最方便的是吃烤魚,況且魚肉營養(yǎng)豐富,趁著現(xiàn)在天氣熱,可以下水插魚,把他們身體養(yǎng)好點,到了冬天也好過點。
可惜六寶和劉氏不能跟著出來加餐,看來還要想別的辦法給他們加餐了。
“姐姐,你不用每天抓魚給我們吃,那樣太辛苦了!比龑殦u搖頭,姐姐除了幫他們扯草還要砍柴,實在是辛苦,他不忍心再增加她的負擔。
“沒關(guān)系,現(xiàn)在是夏天,可以下水,我們多吃點魚,天氣冷了想吃魚就難了!
“不吃就不吃唄,以前沒有魚吃我們也過來了!比龑氄J為今天能吃到魚就是天大的幸運,沒想過要經(jīng)常吃魚。
“三寶,思文,以后我會想辦法弄吃的回來的,以前是我想錯了,怕奶奶發(fā)現(xiàn)挨打,但現(xiàn)在我想明白了,發(fā)現(xiàn)了又怎么樣?我們自己弄來的,想吃就吃!崩铈何目粗铀朴频恼f。
“姐姐,我們弄一個瓦罐,在外面煮好了再偷偷的拿回去,這樣別人就不容易發(fā)現(xiàn)了。”三寶想到自家?guī)讉人都吃不飽,長久這樣下去肯定受不了,既然姐姐有辦法弄到吃的,他們只能放手一博,再說了,被罵死總比餓死強,至少可以做個飽死鬼。
“好,以后我會盡量從山里找些食物回來,你們就負責給我打掩護!甭犃巳龑毜脑挘铈何男牢康男α诵。
吃完魚,三姊妹把繼續(xù)去扯草,把籃子都裝滿了,才背著籃子回家。
正好早飯上桌了,他們一人吃了碗薯米和大米煮的雜合粥。
“三寶,吃了飯你去挖地龍喂雞,思丫頭給你小姑打扇子,這天氣太熱了,她繡花的手出汗,你幫忙打扇子她就能多繡點東西!憋堊郎蠀鞘习才诺。
“不行,天氣太熱了,三寶不能去挖地龍,我們家思文也不是人家的丫鬟,不給別人打扇子!眲⑹蠌妱莸木芙^道。
“怎么?你們的翅膀硬了,竟然敢不聽我的話了?”吳氏把碗筷重重的放在桌子上。
“我們兩口子一年到頭沒有休息過一天,李家華不是忙地里就是打短工賺錢,我也一樣,不是忙地里就是做家務(wù)事,我們家婧文從八歲開始就包了家里的柴火!
“思文和三寶每天都要扯兩大籃子豬草,這大熱天的還要挖地龍和給人打扇子,比別人家的丫鬟小廝還累,吃的是薯米飯,穿的是破麻布,在這個家里,誰跟我們一樣?”劉氏放下飯碗說。
“我們累死累活,吃不飽穿不暖,別人還嫌我們家孩子多了,所以,從今天起,我們也向大房和三房看齊,他們家的孩子做什么,我們家的孩子也做什么,他們吃什么,我們家的孩子也要吃什么,他們穿什么,我們二房的孩子也要穿什么,反正沒有分家,大家的待遇就應(yīng)該一樣!眲⑹隙⒅髮毸麄兪掷锏碾u蛋說。
“如果不能做到這點,我們就什么都不做,干脆大家一起餓死算了!眲⑹弦蚕朊靼琢,以前是他們兩口子太軟弱了,一步一步的退讓,才到了今天的地步。
女兒說得對,他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不然,等著他們的是更悲慘的生活,也許哪天,他們?yōu)榱斯?jié)約糧食,他們會真的把自己的幾個孩子弄死,為了保護孩子們,她必須強勢起來。
“你,豈有此理······”吳氏指著她說不出話來,李婧文那個死丫頭被水泡了大膽不說,連老實巴交的劉氏也敢跟他們嗆嗆,氣死她了。
“大房沒有一個人賺錢,他們一家子不僅要花大把的銀子讀書,吃的是大米白面,穿的是細棉布和綢緞,家里一大半的出產(chǎn)都給他們了,三房每個月上交三百文銅錢,吃穿也是家里最好的!
“我們兩口子日出而做,日落也得不到歇息,孩子們一個個也沒有過停歇,吃的、穿的比村里最貧困的人家還不如,你們于心何忍?”說到這里,劉氏已是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