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作就像是給陸戰(zhàn)東打了興奮劑一樣,他低頭狠狠吻住了她的唇。
蘇燦知道他想自己,但沒想到他會如此興奮。
天快亮的時候,她才沉沉睡了過去。
……
即使昨天晚上折騰到很晚,蘇燦的生物鐘還是在那個時間點醒了。
準(zhǔn)備起床的時候,陸戰(zhàn)東摟住了她的腰:“媳婦,我跟你說件事!
“什么事?”
陸戰(zhàn)東沉默片刻緩聲道:“你也知道我的腿已經(jīng)恢復(fù)的很好了,所以我要提前歸隊了!
“提前歸隊?什么時候?”
“一周以后!”
蘇燦一愣:“這么快?”
“我的腿已經(jīng)恢復(fù)的差不多了,再在家里待下去就太不像話了。而且我現(xiàn)在升了一級,更得以身作則。帶個好頭才行!
蘇燦點點頭,對于這一點她是很理解的。
“那我以后在省城,可以隨時去看你嗎?”
“你要是想看我,去家屬院就可以,也可以讓門口的衛(wèi)兵傳達(dá)一下!
“太好了,反正你們那里就在省城邊上,等我有機會了就去看你。”
“好!
“今天得去把那兩輛拖拉機開回來,還有很多事要做,我們趕緊起吧!
“好。”
蘇燦下地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腰酸腿疼,反觀那個男人全身都有使不完的力氣。
站在水龍頭前刷牙的時候,她突然想起一件事!
昨天晚上他好像只準(zhǔn)備了一次計生用品,那后面的兩次……都沒有!
抬頭看到旁邊的陸戰(zhàn)東,算了,沒有就沒有吧。
要是真懷了,她就生下來。
吃過早飯,蘇燦便和陸戰(zhàn)東趕緊出發(fā)了。
因為買拖拉機的村子在幸福村北面,所以他們先回了桃花村。
高玉珍今天做飯早,兩人到家大家也都吃完早飯了,蘇燦叫宋大鵬一起出發(fā)。
秦鴻宇也鬧著要去,便把他也帶上了。
幸福村北面的村子也不遠(yuǎn),尤其開著拖拉機,也就是一刻鐘的時間就到了。
蘇燦和陸戰(zhàn)東再次重新檢查了一遍拖拉機,檢查的過程中讓宋大鵬從頭到尾看著,告訴他應(yīng)該檢查哪個地方,哪個地方容易壞,哪個地方容易被蒙蔽。
檢查完畢,兩臺拖拉機都比現(xiàn)在家里的兩臺要好很多,蘇燦很爽快地付了三千塊錢,又讓對方給自己寫了收據(jù)。
她和陸戰(zhàn)東以及宋大鵬,一人開著一臺回了桃花村。
不過蘇燦并沒有停下,她又帶著宋大鵬去了公社找主任,這次的主要目的就是給村里申請一部電話。
別看蘇燦當(dāng)選了村支書后第一次來公社,但是公社里的鄭向明主任和常建東副主任,一直都在密切關(guān)注著桃花村的事情。
蘇燦不僅以兩千一百票當(dāng)選,而且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公開村支部的財務(wù),這讓他們很是刮目相看。
而且這十里八鄉(xiāng)哪個村出了什么事,傳的不是一般的快。
“小蘇,聽說你這次去鵬城,滿載而歸呀。”鄭向明一臉欣賞地看著蘇燦。
蘇燦謙虛地笑笑:“您過獎了!
常建東道:“這可不是過獎,我們可是聽說你這次回來又加了一個鹵豬肉的加工廠,招工也增加了很多的崗位!
蘇燦有些意外地道:“常副主任,您這消息也太快了吧?我昨天晚上才把招工啟事貼出來,您這么快就知道了。”
“哈哈!我和鄭主任可是都非?春媚,希望你能帶著大家伙一塊致富。所以你的事情我們可是都看著呢!
“對,小蘇你這干勁可真夠大的,你們桃花村的人賺了錢,不知道其他村的老百姓有多羨慕呢!
聽兩位主任這么了解自己的情況,蘇燦順勢把自己想開收音機加工廠的打算說了出來,最主要的就是那兩百畝地。
雖然她是村支書,但也清楚這種事情如果不跟上面打好招呼,很可能最后會害了自己。
聽她這么一說,兩個主任立即表態(tài):“小蘇,你就盡管干。我們兩個全力支持你。你把桃花村的產(chǎn)業(yè)搞上去,就把我們整個光明公社也往上提了一個臺階。”
蘇燦高興地道:“那太好了。既然這樣,那我就放手干了!
“沒問題!”
“兩位主任,我今天來是準(zhǔn)備給村支部申請一部電話的,我知道很多村都安上了,我們村也不能落后。以后咱們公社有什么事,你們可以直接給我打電話就行。不用再讓下面的人跑那么遠(yuǎn)的路了!
桃花村安電話不像在縣城那么方便,如果得到兩位主任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
這種提議對兩個主任來說沒什么問題,當(dāng)場就同意了。
“沒問題。馬上就給你安排,爭取明天就把電話安裝通話!
蘇燦聽的感激不已:“太謝謝主任了,你們先忙,那我就先回去了!
“對了小蘇,你找劉干事,把你的黨費交一下吧。你現(xiàn)在可是黨員了,得起個帶頭作用!
“沒問題!
蘇燦很快回到了桃花村忙碌起來,今天她的事情太多了。
最主要的就是工人錄用的問題,等她趕到村支部的時候,外面來應(yīng)聘的村民已經(jīng)圍的里三層外三層了。這些全都是來應(yīng)聘鹵豬肉的,服裝廠那邊都是沈虹和高玉珍把關(guān)。
一看到蘇燦,村民們頓時激動不已。
蘇燦讓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來,她剛走進院子周青山和張運安便把她帶進了屋里,把一張紙遞到了她手上。
蘇燦看了一眼,全都是人名,竟然有135個。
周青山看著她解釋道:“嫂子,劃出兩百畝地開收音機加工廠的事,這些戶不同意。他們覺得這樣太吃虧了,而且以后這些地也不會還給他們。所以他們堅持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