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也太玄幻了些!
他們家,居然娶到了王妃的女兒!
而且還是在流放那樣艱難的情況下,娶到的人家!
這簡直就是祖墳冒青煙!
時家老太太激動得差點(diǎn)暈過去,還好被及下人扶住。
她緊緊握著嬤嬤的手,看著天空,眼淚汪汪地說。
“老頭子,我們時家這是走了什么狗屎運(yùn)!”
其他人聞言,皆是好笑不已。
一大家子眼神亮晶晶地看著自家嫂子。
夏知晴被眾人盯著看,有些害羞,還有些難以置信。
到現(xiàn)在為止,她依舊還沒有緩過神來。
她怎么就成為燕王妃的女兒了?
這一切似乎太不真實(shí)了,她不禁開始懷疑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錯。
時溪沒想到燕王妃速度如此之快,居然都調(diào)查清楚了!
而且不給秦柔任何臉面,人暈倒了,直接派人抬回夏家。
就在眾人喜悅之時。
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個焦急的聲音響起。
“大人,大人,夫人,縣主……”
傳話的小廝跑得氣喘吁吁,仿佛發(fā)生了天大的事情。
瞧見小斯這番著急的模樣,眾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心想到底是什么事讓他如此慌張。
“大人,外面……外面來了好多人!”
小廝終于把話說完,但還是有些上氣不接下氣。
眾人一聽,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為首的……為首的人是燕王和燕王妃!”
小廝喘著粗氣,斷斷續(xù)續(xù)地說道。
眾人聞言,心中頓時了然。
隨后,眾人的目光紛紛投向夏知晴。
此時的夏知晴,心中既緊張又興奮,同時還夾雜著一絲迷茫。
時寧朗也顧不得其他,立刻快步走向門口,準(zhǔn)備迎接即將到來的貴客。
身后的一家人也急忙跟上他的步伐。
"恭迎燕王,燕王妃,世子......"
走到門外,正好瞧見燕王一家子齊齊整整站在門口外。
時寧朗大步上前,恭敬地向一眾人行完禮,其他人也紛紛效仿著行禮。
"諸位不必多禮。"
燕王微笑著把為首的時大人扶起來。
這位,可是親家!
雖然女兒的婚事沒有參加,但時家待她女兒很好。
對此,他們燕王府也是感激不已。
"謝王爺!"
眾人站直了身子,齊聲回應(yīng)道。
燕王眼神開始在人群中搜索那個和自己妻子長得相似的女子。
瞧見夏知晴,心底激動不已。
想要上前,但還是忍住了沖動。
秦淮根本就不需要大費(fèi)周章在人群中找人。
一眼就瞧見了與母妃相似的夏知晴。
果真是像母妃,除了樣貌,那身上的氣質(zhì)也與母妃有幾分相似。
不用懷疑,那人就是她的妹妹!
世子妃也微微打量著夏知晴,這個妹妹比秦柔順眼多了。
而燕王妃的目光,瞧見夏知晴那一刻,就怎么也移不開。
若不是顧忌在場的人太多,眼圈里微微轉(zhuǎn)動的淚珠都要落下。
感受到燕王府一家人那炙熱的目光,夏知晴還有些緊張。
一般情況下,被一位如此位高權(quán)重的王爺盯著看,小老百姓都會有些害怕,亦或者是敬而遠(yuǎn)之。
然而,此刻近距離接觸到燕王等人時,她卻沒有產(chǎn)生那種的情緒。
反而,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涌上心頭,讓她不自覺地想要靠近他們。
"王爺,王妃......里面請!"
時寧朗立刻邀請他們進(jìn)入院子。
他的出聲,頓時打斷了燕王府一家人的思緒。
燕王府的人立刻都收回自己的目光。
燕王走了幾步,在夏知晴面前停下腳步,嘴唇微張,似乎想要說些什么,但最終激動得不知該說些什么。
目光緊緊地落在夏知晴的臉上,仿佛看到了自己妻子年輕時的影子。
那熟悉而陌生的面容讓他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
"王爺,先到里面坐著說吧。"
燕王妃察覺到夏知晴因?yàn)檠嗤醯哪抗獗阕兊糜行┚o張,輕聲開口。
她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燕王立刻回過神來,轉(zhuǎn)身朝前方走去,其他人也跟著燕王一同走向前院。
一路上,眾人保持著安靜,只有腳步聲在寂靜的空氣中回蕩。
終于,他們來到了待客廳。
燕王坐在主位上,與時家人一番寒暄之后,這才開始講述起那段被埋藏多年的往事。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外界關(guān)于秦柔身世的傳聞,正如傳聞那般,秦柔并非本王的親生女兒。"
眾人聽到這里,面面相覷,默契般沒有插話。
隨后,燕王又繼續(xù)道。
"二十多年前,王妃遭遇了一場意外,導(dǎo)致她與夏夫人的孩子抱錯。”
“自那日后,本王真正的親生女兒流落到了夏家,而秦柔,其實(shí)是夏家的孩子。"
“說來,也是本王的錯,當(dāng)年,那些黑衣人本來是沖著本王而去!
“但他們在本王這里無從下手,只能把主意打到王妃身上,想要抓王妃威脅本王!
燕王回憶起當(dāng)時的情景,眼中充滿了自責(zé)和無奈。
"也正是那一日,導(dǎo)致兩個孩子陰差陽錯被抱錯!
“那日的事情發(fā)生后,王妃第一時間就發(fā)現(xiàn)孩子抱錯的事情!
“但當(dāng)時情況十分危急,她只能先帶著抱錯的孩子找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再想辦法尋找本王的親生女兒。"
“當(dāng)年,王妃并不知道那寺廟里的另外一家人是誰,再者,當(dāng)初寺廟里的相關(guān)人員都已經(jīng)死亡,也無從查起,所以,一直都不知道是誰抱錯了本王的孩子。”
“這些年,我們一直都未曾放棄過找那孩子,這一找,便是二十多年!
說到這里,燕王的眼眶微微發(fā)紅,他用力眨了眨眼,試圖壓抑住內(nèi)心的悲痛。
眾人聽到這里,心不由得跟著揪了起來。
雖然只是簡單描述當(dāng)年的畫面,但也能想象得到當(dāng)時有多兇險。
“當(dāng)初,夏夫人擔(dān)心惹禍上身,并沒有對外說自己已經(jīng)生了一個女兒的事情,也從未說過她去過興善寺!
“這也導(dǎo)致了本王一直沒有找到孩子的蹤影!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憤怒和無奈,命運(yùn)的捉弄讓他們錯失了找回孩子的機(jī)會。
無數(shù)個日夜,他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尋覓,卻始終未能找到。
說不恨夏家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