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河姥是我們這里唯一的神靈,胡言亂語,小心你今天又是下一天空網(wǎng)!”
“哎,我下三網(wǎng)了,一條小魚小蝦都沒捕到,不知道哪里惹河姥生氣了……”
不止是附近河面上的漁船,還有李青云身后遠(yuǎn)處的十幾個山民,對河水畏退主動讓步這一幕,也是滿臉吃驚,感到難以置信。
自從李青云出現(xiàn)在河姥塢,他身后就多了這十幾條“小尾巴”,山民在跟蹤他,監(jiān)視他。
“山民愚昧,被這大詭圈養(yǎng)或有上百年了,早就是非不分,神鬼不辨!誅紅衣易,教化山民難……”
李青云心中輕嘆。
臉上卻微微一笑,又輕抬起腳,往前面幽暗河水踏前一步。
嘩!河水發(fā)出退潮般的聲響,撞擊出浪花,畏懼的同時,也在表達(dá)極大的憤怒!
稍深處的河面,忽有陰霧無端飄起。
然后李青云就看到,一張泡得腫爛而慘白的兒童面龐,帶著詭異的笑容,緩緩從河底浮起。
那對陰白鼓凸的眼珠,直盯盯地朝向他。
它還穿著濕漉漉的新衣,似是前些天被河祭的童子。
接著,一具、兩具,更多的河童尸體從河底浮起來。
它們都保持一個僵硬的姿勢,直盯盯地看著淺水處的大幽少年道人。
在河童的詭異凝視中,李青云清晰地感應(yīng)到了這條幽河的憤怒,還有忍讓。
然后,為首那個河童,忽然張口,水花咕嚕,又有條條蔓長的水草,從口中鉆出。
它在“說話”,聲音陰戾飄忽:
“大幽道人,別太過了!本神,看你是路過的游客,才讓你兩分,否則……”
李青云頓時微微一笑,收足,然后往后退去。
那大詭滿意了,一具具河童尸體,又迅速沉下水底。
“這紅衣,已基本可確定,是剛晉升大詭不久,所以底氣有點不足,面對我區(qū)區(qū)道基,都能一忍再忍!”
“它,正是貧道要捏的軟柿子……”
李青云抽足上岸,開始離開河邊,往坡地上那些木樓石屋走去。
初次正式“見面”,他給河姥留下的印象,就是游歷路過的大幽道人。
“可惜,貧道剛才走一遍下來,已覺得這里風(fēng)景不錯,打算選擇這里,作為貧道的戍夜之所!”
他走向不遠(yuǎn)處的一棟棟木樓,背后跟蹤的山民卻越來越多。
他也不以為意。
木樓、石屋附近的男女老少,看到這位俊逸如神靈的大幽道人走來,神情反應(yīng)各異,有人惶恐躲入屋內(nèi),有人則好奇地打量,更有人欲言欲止,眼中閃過一絲希冀的光芒……
李青云不時微笑點頭,操著剛學(xué)的半生不熟的南疆土話,跟那些敢靠近的山民,打個招呼。
道基修士,本就通法悟真,學(xué)個土話而已,豈不手到拈來。
遺憾的是,沒幾個山民敢跟他多說兩句。
這河姥塢,跟大幽道人說話,是會讓河姥不喜的。
河姥不喜,則接下來家里很快就會缺糧,甚至患上大病。
之前來河姥塢搞出大動靜的那批有道司道士,最后還不是擋不住河姥的怒火,全都呆呆地投了河,去平息“她”的怒火。
“咳咳咳……”
李青云走在塢寨平整的青石板上,感應(yīng)山民的麻木、敬畏與惶恐等,身邊一座木屋吊樓,傳來劇烈又無力的咳嗽聲。
那咳嗽一聽,就是病入膏肓,氣出多,氣進(jìn)少,沒幾天了。
屋內(nèi),飄出濃濃的草藥味道,還有婦孺壓抑而悲傷的哭泣。
“當(dāng)家的,你可不能死啊,你死了,我們母子怎么活!”
“阿父,你不要丟下木頭頭……”
“咳咳咳,我是得罪河姥了,前天見魚獲不夠家里吃的,就貪心多打了一網(wǎng),結(jié)果落水染了寒氣……”
“木頭,快跟阿母我拜河姥,求她老人家寬恕,救命!”
接著,李青云就聽到一輕一重的連綿磕頭聲。
他覺得,按這力道再磕一會,恐怕額骨都要裂了。
輕嘆一聲,他便推開半掩的屋門,走了進(jìn)去。
屋子空間不大,半邊做客堂兼廚房,半邊做臥室,一張床睡一家三口。
此時床上,躺著一位年近三十左右的漁民,面容陰白,三寶萎靡虛弱,不斷咳嗽著,咳出血水,地上一片狼藉。
那對母子,正跪在堂中一座漆木神龕前,流著眼淚,哀憐無助地拼命磕頭,兩人的額頭都已經(jīng)有些皮肉模糊了。
但她們還在用力磕頭,似乎不知道疼痛。
李青云看向那神龕,在他眼里,神龕繚繞的不是香火氣息,而是一股有點濃的陰氣。
那神龕中,坐的不是道君,而是一尊面容模糊的老嫗,詭異,陰森。
李青云的到來,讓屋中兩大一小,都有些愕然,繼而畏懼不安。
那婦女停止磕頭,額頭血水淋漓,愣愣地看著屋內(nèi)身放清光的少年道人,嘴唇蠕動,卻不敢發(fā)出聲來。
“貧道這里有道符,燒在水杯里,給他服下,即可見效!
李青云看了那咳嗽的漁民,袖口飛出一道上品驅(qū)邪黃符,輕輕飄落在屋中唯一的木桌上。
“你不是染了河寒,而是陰氣入腑,活不過今晚子時,這道符可以救你。當(dāng)然,信不信,用不用,由你們自己選擇……”
說完,他轉(zhuǎn)身出屋,并不逗留,更不多勸。
這些山民被河姥荼毒洗腦太久,他身為大幽道人,為山民所反感,越是多勸,這家子可能越不會喝下符水。
其實他要祛除那漁民身上的陰氣,只需一指雷意法力,但沒有意義。
救命的符箓放在桌上,漁民自己不爭命,不自我覺醒的話,死也就死了。
教化,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道士,我們這里不歡迎你,請你速速離去!”
李青云剛出屋,就有一群人氣勢洶洶地圍上來。
為首是名看似五十來歲、面繪詭紋的老者。
他身穿鳥羽編織的衣服,手持骨杖,渾身似乎縈繞一股濃濃的陰氣,神情陰戾地看著李青云。
他叫圖河,是這里十六塢塢主之一,也是替河姥行使部分“神權(quán)”的超凡者。
得河姥“神諭”,帶著三十多名挎刀背弓的青壯塢兵,要“請”大幽道人離開河姥塢。
“人生天地間,應(yīng)該是自由的。貧道來或去,也不在你,或者你背后的河姥!”
李青云飄然而立,面容沉靜,從容淡然,身上清光亮起兩分,環(huán)視這批煞氣騰騰的持刀塢兵。
至于那塢主圖河,被他直接無視。
一個甘心為虎作倀、半人半鬼的“人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