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估值許江河肯定不能接受,但從客觀角度上說,從魏怡的立場上說,她其實已經給出了一些溢價。
所以啊,有意思的東西就在這個地方。
五百萬美元過讓二十五的股權,滿打滿算頂天了也就兩個億人民幣的估值,這跟風口起來之前也沒提升多少?還說有人情主觀上的溢價呢?合著這風口白來了?
其實很正常,風口起來后,特別是進入四月份,那幾個頭部公司勢頭太猛,所以就此消彼長了,至于聚團的那些所謂的先發(fā)優(yōu)勢,以團寶網(wǎng)和拉手網(wǎng)為首的兩家,可能都不用一個月,就能通過砸錢實現(xiàn)反超。
分歧在所難免,但許江河歡迎分歧,他就喜歡有分歧,沒有分歧怎么證明他的正確與獨到?
所以許江河很果決的暫時拒絕了魏怡,不過給出的理由不是估值太低,而是從客觀角度分析,許江河覺得沖擊是有,但問題還是不大,更不用慌。
當時因為這個事兒,特別是魏怡還親自從滬上趕來,爭論的特別厲害。
許江河從始到終都很堅定,他也承認風口爆發(fā)的太快,競爭對手下場的勢頭太猛,但從目前看,聚團的財務狀況很良好,不僅現(xiàn)金流很健康,而且整體一直保持著二十個點上下的毛利率。
有這么好的毛利率就是因為這個商業(yè)模式,所以才會有這么多的小團購網(wǎng)站紛紛上線,不過許江河也給出判斷,這個毛利率不會維持太久,因為現(xiàn)在還是處于風口初期,市場存在巨大空白,各家都在忙著各自圈地,但各自圈地階段結束,開始相互競爭撕咬,毛利率會持續(xù)走低。
但這個也不是問題,因為不是一家的事,到時候你低我也低。
所以啊,起步就依賴融資的公司,到時候只會更被動,這里許江河還表達了一下個人看法,他說好的公司是不那么需要融資的,至少不是上來就融資,張嘴就融資,融資之前一定要算清楚,為什么要融資。
團寶網(wǎng)和拉手網(wǎng)拿了錢干什么?燒市場,但聚團不需要,至少現(xiàn)在跟他們的打法是不一樣的。
分析這一點的時候,許江河是真的下功夫了。
從戰(zhàn)略到戰(zhàn)術,從對手到自己,目前那幾個勢頭猛的公司還是在走Groupon的路線,主要搞實物團購,因為金融危機過后的全球生產過程,短期內確實業(yè)務增長迅猛。
其次,看他們怎么做的,團寶網(wǎng)目前最高調,甚至是成批次的搞城市站上線,許江河直接評價說他們沒有耐心,也沒有用心,因為聚團是一步一步摸上來的,太清楚團購的核心商業(yè)邏輯是什么了。
看他們的網(wǎng)站,看他們的單子,再看看他們的城市站點,說白了就是代理模式,只要結果,而且還是數(shù)據(jù)報表上的一個結果。
如果只有一家做,那么問題不大,但團購沒有門檻啊,那么最終的決勝點在什么地方?在用戶端,是消費體驗上,在消費者們的用腳投票上。
所以,與其花大錢砸推廣做營銷,不如用心啃好線下地推,把重點放在優(yōu)質團購單上,然后從這個衍生,怎么才能上優(yōu)質單,重點在地推團隊。
最后,許江河做了戰(zhàn)術上的調整,戰(zhàn)略上還是那句話,他們打他們的,我們打我們的。
而戰(zhàn)術上,穩(wěn)還是要穩(wěn),核心重點不能變,但要提速了,初定是以月為單位,一個月開發(fā)一個新城市站點,然后開發(fā)一個就深耕一個。
最后的最后,許江河還是強調,聚團以本地服務類團購為主,實物類為輔,這一點還是不變。
說實話,整個四月份,許江河壓力很大,特別是四月底這段時間,外部沖擊加上內部焦慮。
但也是通過這個階段,給了許江河一個很好的個人展示機會。
那晚在辦公室,爭論到夜里十點多,但許江河始終冷靜堅定,最后成功說服,達成共識,其中最有意思的是魏怡,本來是著急來投資的,結果第一個改變主意,說她選擇等待。
甚至在當場,她還說了一句話,她說她這次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看看許總在應對沖擊時的處理能力如何,結果讓她非常意外,十分滿意。
這話算是錦上添花,但也沒錯。
其實不只是她,其他人,包括團隊內部,可能沒有她這么明確的先發(fā)性的意識,但都是正兒八經的精英,不缺判斷力,你許江河是怎么應對的,而且你是CEO你是頭兒,大家都在看著你。
所以啊,處理的好,加強個人權威,處理不好,那……
一直在說,因為年齡和履歷,許江河確實缺乏一些說明性,但經歷這個四月,至少在內部高層里頭,許江河展示出了驚人的說服力。
事后,高遠私聊許江河,老高很交心,他說他一開始是有些擔心的,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擔心是多余了,所以,還得是老許你啊,不可思議!
對此許江河只是笑笑,感覺不錯。
事實上,許江河個人的感受才是最深切。
什么叫一個人的積累過程?這特么就是,不是靠嘴吹,是一塊石頭接一塊石頭的墊高!
他其實還是那個才二十歲的大一新生,但現(xiàn)在,似乎已經沒有記得這件事了。
因為不管是聚團的發(fā)展態(tài)勢,還是之前跟各路投資人的接觸交鋒,特別是滬上見徐老師的那次,現(xiàn)在大家記住的,是聚團的創(chuàng)始人叫許江河,很年輕,但有點不同凡響。
四月份因為風口的爆發(fā),學院里也重新關注起了許江河,何院長先是打來電話,后面干脆親自跑過來實地看看,雖然也沒明確表示啥,但態(tài)度上已然明顯不同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一個人行不行,首先你得行,其次得有人說你行,再其次說你行的人要行!
四月份過得很快,快到許江河竟有些不知不覺的。
四月結束就是五一了,長假期,這個五一假期徐沐璇是要回去的。
但一開始她不回去,說可能羅姨跟徐梓航過來金陵,因為現(xiàn)在搬家了嘛,不在柳城,怕徐沐璇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