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一直說許江河對于市場和未來具備超人的洞察力和敏銳嗅覺。
既然如此,許江河除了勝任CEO,除了勝任一個合格的決策者之外,是不是一樣可以成為一位出色的市場預測者?
高遠一聽非常激動。
資本從來都是嗜血的,發(fā)展到了一定階段后,是必然不會滿足于正常的商業(yè)投入產出所帶來的傳統常規(guī)化的增值收益回報率,就會衍生金融屬性,甚至是走向金融掠奪。
所以,聚團的另一個伴生方向就是金融投資。
這方面其實很正常的,幾乎是所有的互聯網大公司都會走的路,尤其是目前,創(chuàng)業(yè)圈的完美融資發(fā)展模式是什么?紅杉高領經緯之類的給天使輪,企鵝阿里給IPO前的收尾輪,企鵝阿里就是標準模板!
許江河畢竟是重生者,是先知者,是對未來行業(yè)發(fā)展最精準的把控者,所以對他來說,最簡單粗暴的價值變現方式就是金融投資。
但金融不是普通人能玩的,也不是光有錢就行了,需要基礎,需要背書,甚至需要一個生根于國民經濟體系內的類基礎建筑來做最強有力的話語支撐!
毫無疑問,團購是目前最好的賽道,本地服務是足以跟社交電商比肩的完美基礎,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尤其是后續(xù)的外賣業(yè)務,提供了上千萬的就業(yè)崗位……
“老許,你想的很遠,而且方向非常正確明確!”一開始還笑哈哈的高遠,不知何時起臉色徹底嚴肅了起來。
但他還是忍不住的問了一句:“我還是無法理解,你這樣的年紀和背景經歷,怎么會對商業(yè),甚至是政商生態(tài)有著如此深刻的理解?”
“那只能是天賦了……”許江河笑。
跟著,他語氣一收,認真道:“其實我也不能確定,所以跟你探討,之前一直在思考,但也真的如你說的一樣,在理解和洞察方面確實有天賦!”
“確實!”高遠點著頭。
“年底前起風不會太大,但明年絕對是風口大起的一年,我對聚團很有信心,所以才有這么多的衍生構想,但歸根結底,還是要走好第一步,先從團購中殺出來!”
“對,這是根本,老許你很清晰,這點同樣是我佩服的!”
“說了別在高捧我了!”許江河笑,跟著再次嚴肅:“對了,不能只是給你加壓,之前組隊的時候股權分配只是暫時性的,我說過,后續(xù)會做相應的調整,這點你放心!
“這個不重要,我覺得股權分配很合理,真的!”高遠說。
許江河聞聲笑了笑,也沒說什么。
因為何院長之前的事兒,讓許江河不得不提前慎重考慮一樣東西,對,就是利益分配問題。
姚成文的技術很重要,但事實上,高遠對許江河來說更重要。
這份重要更多的來源于高遠的個人背景。
之前老學長譚中宏就曾提過一嘴,暗示過高遠的家族在江浙滬一帶的地位,他老頭子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屬于那個時代經濟建設大背景下最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yè)家之一,在整個國家商業(yè)經濟發(fā)展的摸索進程中貢獻很高。
把高遠捆綁好,就等于捆綁住了一塊具備相當份量的壓艙石。
這是其一,其次呢,企業(yè)融資為什么盡可能的去找大機構?也就是這個道理,就是在蛋糕做大的過程中不斷的去形成利益結盟。
事實上,許江河有一個很特別的,可能常人無法理解的巨大優(yōu)勢。
那就是他的背景,他沒有背景,他一干二凈!
但這一點,高遠非常能理解,所以兩人的談話再一次深入,徹底說開,高遠希望許江河能繼續(xù)保持絕對的控股權,這很重要。
到了這一步,兩人認知高度趨同,很多事情就開始心照不宣了,并且高度互信。
高遠會虧嗎?不會的,只要舞臺搭起來了,以后會有一萬種方法對他進行補償,何況高遠最渴求的東西是他的個人價值實現。
“行了,其他的就不多談,到年底這段時間我得解放一下我自己了,馬上考試月了,我得搞搞學習了,哈哈。”許江河笑著說。
高遠也笑,說:“老許,你要是不把自己解放出來,那我反倒是開始質疑你了,還是那句話,你站戰(zhàn)略層面,我站戰(zhàn)術層面,這是對的!”
“我果然沒看錯你,幸好當初說什么也得你把拉上了賊船。 痹S江河還是笑。
他甚至前世都沒有遇上高遠這種高度默契的伙伴。
高遠也是一樣,很慶幸,說幸好當初夠堅決,頂住了壓力。
之后兩人又聊了一下聚團的組織架構調整,大促之后趁著年底這段時間修煉一下內功,這是許江河一早就提出來了的。
高遠是有經驗的,這個交給他來辦,許江河看著就行。
另外就是對之前的網站盈利利潤進行一次分紅,還有薪酬調整,聚團發(fā)展太快了,幾個合伙人卻還是一開始的那一套,領著幾千塊的溫飽薪資,走的還是初創(chuàng)路徑。
因為短時間之內,分紅收益可能就這一次了。
等風口起來競爭白熱化,燒錢開始,公司哪怕是幾個億幾十億的融資,財務報表上都會長時間處于嚴重虧損狀態(tài)。
那怎么辦?總不能只干活不拿錢吧?股權期權又是以后的事了,所以,該調薪資就調薪資,許江河不是吝嗇的人。
講是解放自己,但接下來的幾天許江河還是忙的連軸轉,表決各項調整方案。
內部架構調整很快,前期經驗積累下很容易就能形成新的規(guī)范,但問題還是多多,很不成熟,許江河是有意不點出,一句話,他不能讓聚團跑的太快了,這給未來競爭者太多的啟發(fā)性。
薪資結構調整很快,幾個合伙人的基本工資從五千提到了兩萬,也算是對得起高管稱謂,其他員工也對標上地方行業(yè)內水平。
第一筆分紅也很快到賬,許江河個人占股高,落袋了六十多萬。
剩下就是為之前大促做好售后服務,把控好口碑,到這一步,許江河基本閑了下來,聚團的整體運營由高遠一手主持。
拿到分紅后,許江河從股票賬戶變現了一筆,湊足了購房款,約上房東中介,喊上陳鈺瑤,最終是把華瑰園的那套房子買了下來,落在了陳鈺瑤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