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益州城內(nèi),還有兩萬大軍,十萬百姓,糧草可以支撐一年。
公孫璋有的是本錢,可以跟葉坤拼糧草消耗。
十年前,成都曾經(jīng)被叛軍圍攻一年,最后還是公孫璋反敗為勝。
作為老牌縮頭烏龜,公孫璋經(jīng)驗豐富。
他知道,葉坤的五萬大軍,糧草供應(yīng)是個大問題。
一旦糧草不繼,葉坤就只能撤兵。
而且,公孫璋也抱著最后一絲幻想,希望益州各郡縣能夠支持自己,集體對抗葉坤。
作為進(jìn)攻方,葉坤也不害怕。
因為再堅持一個月,麥子熟了。
沒糧食,我不會割麥子?
上官季夫也明白眼前形勢,和葉坤在大帳里商量:
“大郎哥,成都、雒城和綿竹,一直打不下來,如何是好?”
諸葛豐笑道:“上官將軍,我們圍攻成都和雒城,也沒幾天啊。按理說,我們這次攻打益州,已經(jīng)算是神速了。我本以為,需要三年時間才能打下益州,沒想到這才一個多月,就打到了成都城下。即便是孫武子再生,管仲樂毅再世,用兵也不過如此!”
上官季夫笑道:“要是沒有葉將軍的大炮和霹靂彈、滑輪弩,還真的需要打三年!”
三國時期,劉備打益州,就整整打了三年。
打得益州‘饑膏草野’,萬民不安。
葉坤嘆氣道:“如果需要三年才能打下來,我寧愿不打。出兵這才一個多月,我軍傷亡上千,益州更是數(shù)千軍民死傷,實在是罪過。”
葉坤真的不想多殺人,可是進(jìn)入益州以來,頑強抵抗的部隊,都是公孫璋的鐵桿嫡系。這些兵馬不打掉,自己以后也坐不穩(wěn)益州。
上官季夫說道:“減輕傷亡的最好辦法,就是速戰(zhàn)速決,長痛不如短痛。打仗拖得越久,老百姓越苦。”
葉坤同意這個說法,詢問糧秣官,還有多少糧草。
糧秣官回答:“大約還有七日糧草!
“飛鴿傳書,加緊催運糧草。可以一批一批送來,每次不要太多!比~坤打開地圖,分析道:
“綿竹兵馬,只是在觀望,并沒有真正幫助公孫璋。如果我們在成都和雒城之間,打下來一個,綿竹肯定投降,F(xiàn)在想一想,先打成都還是雒城。”
王猛說道:“雒城較小,容易攻打。打下雒城之后,活捉公孫尚飛,要挾公孫璋!公孫璋總不能不要兒子吧?成都太大了,不好打!”
成都的確太大了,分為外郭內(nèi)城,堅固無比。
成都古城,非方非圓,依據(jù)山形地勢而建,整體形狀像是個烏龜,所以古代又叫龜城。
內(nèi)城又分為大城和少城,共有十八道城門!
內(nèi)城東部是大城,太守府和各級官吏的辦公室所在,是成都政治中心。
西邊的少城,就是小城的意思,乃成都商業(yè)中心,經(jīng)濟(jì)中心。
據(jù)說成都有四百多閭,這個閭,是古代的城市居民小區(qū)。一個成都城,四百多個居民小區(qū),再加上駐軍和各地來往商人,人口規(guī)模是相當(dāng)龐大的。
把葉坤的東巴郡、平野縣和西屏山的人,全部遷來成都城,估計也能住得下!
成都如此規(guī)模,大約僅次于歷史上鼎盛時期的西都長安和東都洛陽了。
王猛也是小地方來的,沒什么見識。第一次看見成都這么大的城市,心生敬畏,真的不敢打!
諸葛豐搖搖頭:“這個不好說,公孫璋有七八個兒子,不要大兒子公孫尚飛,也很正常。依我說,還是集中兵力,攻打成都!”
軍中高級將領(lǐng),爭論不休,沒有定論。
葉坤綜合了大家的分析,一錘定音:“集中兵力打成都,把大部分火炮和霹靂彈,都調(diào)來成都。”
上官季夫點頭:“今天夜里開始,從四面八方,用強弩騷擾城中軍民,使之疲憊驚恐!”
形成決議之后,眾人各自行事。
葉坤命令在城外各方向,架設(shè)投石車,先發(fā)一波特制的銅錢硬幣,施展攻心戰(zhàn)。
當(dāng)天夜間,強弩兵分為四隊,從不同方向,向城中射箭。
滑輪弩拋射,射程都在六百米以上。
戰(zhàn)車滑輪弩拋射,一千米以上。
如果以拋射計算,四方配合,整個成都城,差不多有一半,在葉坤的強弩射程之下。
第一夜只是使用強弩拋射,總共三五百箭,成都城內(nèi),便一夕數(shù)驚。
因為強弩拋射之下,箭矢擊破屋瓦門窗,老百姓也害怕啊。
也有些倒霉的巡夜兵卒,被從天而降的流矢所傷,哀嚎慘叫。
次日一早,雒城方向的大炮和霹靂彈,全部運來成都。
葉坤正要下令攻打一波,成都門頭上,卻揮舞白旗大叫:“賊兵休要攻城,成都使者求見!”
葉坤命令暫停進(jìn)攻,會見使者。
沒想到,成都使者還是韓春。
上次在陌下關(guān),韓春就被釋放了,日夜兼程,回到了成都。
來到葉坤的大帳,韓春施禮道:
“葉將軍來得好快,發(fā)兵一個月,兵臨成都城下。古之名將,也不過如此啊。”
“多謝韓大人夸獎!
葉坤微微一笑:“兩軍交戰(zhàn)之際,韓大人出城為使,不知道有何賜教?”
韓春翻白眼:“我主公孫璋,讓你退兵。如果你和上官季夫就此退兵,我主愿意給你金銀財帛,另外,再將江州和白帝城,割讓給你們!
葉坤讓韓春坐下,笑道:“你回去告訴公孫大人,我一個城池都不要!
韓春皺眉:“不要城池,難道你要公孫大人的人頭?”
“我也不要人頭,而且,我愿意尊公孫璋為蜀侯,善待公孫大人全家,還有益州各級官吏!比~坤一臉真誠:
“等我以后掃平四海,一統(tǒng)江山,我還可以尊公孫璋為帝,威加四海,尊貴無極!
韓春一愣:“你這不是胡說八道嗎?難道,你想歸順公孫大人?否則,你打天下,讓公孫大人做皇帝,你自己圖個什么?”
“我當(dāng)然有條件!比~坤聳聳肩,笑道:
“我可以尊公孫璋為蜀侯,但是益州軍政事務(wù),我要全面管理。公孫大人可以永享安樂,但是不得插手軍政事務(wù)。以后,公孫大人當(dāng)了皇帝也是一樣,只要每天吃吃喝喝,玩玩妃子就行,其他的事,我自然會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