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六分儀的局限性,所以葉坤設(shè)定的進軍路線,就是沿著海岸線行走。
北伐的時候,如果迷路了,就只管靠左走,左邊肯定是大陸,絕不會出錯!
南下的時候,就一直靠右走。
只要能分清南北,在黃海渤海,你就不會迷路。
再加上現(xiàn)有的地圖和地球儀,還有便攜式指南針、望遠鏡,相信海軍不會迷路而漂流到美洲!
海軍部隊中,還有上百個向?qū),都是原來跑海路做生意的?br>他們當(dāng)中,有人航行萬里,向北去過遼東,向南去過交址和天竺,都認識路。
眾人商量完畢,正要散會,宋婆留卻忽然問道:
“葉校長,你以前說的環(huán)球航行計劃,什么時候開始?”
早在三年前,宋婆留第一次跟著江東水軍合作出海的時候,葉坤就說過,讓宋婆留帶著弟兄們,學(xué)習(xí)航海和天文地理知識,為以后環(huán)球航行,打下基礎(chǔ)。
現(xiàn)在的海軍設(shè)備和人才,都有了很大發(fā)展。
所以,宋婆留躍躍欲試。
葉坤有些意外,便問道:“你覺得,環(huán)球航海的時機,成熟了嗎?”
“葉校長,我覺得時機成熟了!
宋婆留很激動,眼神里一片憧憬:
“你不是說大西洋過去,還有兩個相連的大陸嗎?南邊的大陸,有玉米花生和橡膠樹,還有紅薯土豆……我們現(xiàn)在派人過去,一兩年之后回來,把你要的東西全部帶回來。那時候,神州一統(tǒng),剛好派上用場啊。”
葉坤一愣,笑道:“你倒是有超前的眼光。算起來,一切順利的話,你們現(xiàn)在出發(fā),兩年左右應(yīng)該可以回來?墒悄阆脒^沒有,這一去,也有一半的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從華夏到美洲,就兩條路。
一條是出東海,橫跨太平洋。
一條是向南走,穿過瓊州海峽,繞過中南半島,穿過馬六甲海峽,再經(jīng)過天竺半島,順著海岸線到達非洲大陸。
再繞過非洲大陸,從非洲西海岸出發(fā),橫渡大西洋。
第一條路橫穿太平洋,目前的設(shè)備和技術(shù),無法做到,補給也無法解決,去了就是送死。
第二條路,是葉坤設(shè)想中的路線,沿著海岸線行走,容易獲得補給,一路上也可以上岸休整。
但是這條航線彎彎曲曲的,太長太長了。
如果把航線拉直,這個路程,足夠饒地球一圈了。
橫渡大西洋,從目前的技術(shù)上來說,不成問題。
就宋婆留海軍的設(shè)備,六分儀、望遠鏡、精密指南針、便攜式鐘表、簡易罐頭等東西,麥哲倫和哥倫布大航海時期,都還沒有。
麥哲倫和哥倫布的小帆船,也落后于葉坤設(shè)計的海軍戰(zhàn)艦。
就是臺風(fēng)風(fēng)險,實在不可控。
這是葉坤猶豫的原因。
宋婆留卻不害怕,說道:“葉校長,我這幾年帶領(lǐng)海軍,手下許多兄弟,都對環(huán)球航海感興趣,他們不怕死。不如我們先搞一個小艦隊,試探一下!
葉坤皺眉:“打算組建多大規(guī)模的艦隊?”
“三百人的艦隊,就夠了。”
“扯淡。”葉坤瞪眼,笑道:“三百人的隊伍,去了非洲和美洲大陸,還不夠食人族塞牙縫的!
三百人的隊伍,到達非洲西海岸,可能只剩下一半了。
到了美洲,可能只剩下一百人。
弄不好,你真的干不過當(dāng)?shù)赝林?br>宋婆留訕笑:“葉校長覺得,需要多少人才行?”
“至少兩千人的隊伍,才可以實施這個計劃!
葉坤一條條分析:“兩千人的隊伍中,有戰(zhàn)斗人員,有航海技術(shù)人員,有工匠,有醫(yī)生,有農(nóng)業(yè)和其他方面的專家。這樣才能保證你們一路暢通,并且可以返航!
這條航海路線,有一個好處,就是軍事上沒有對手。
天竺半島比較繁華興盛,人口也多,但是現(xiàn)在的軍事不行,幾個霹靂彈,就能嚇得他們不敢靠近。
過了天竺半島,后面的非洲和美洲,都是未開化地區(qū),甚至,文明剛剛誕生。
美洲大陸直到1500年前后,還沒有冶金工業(yè),武器是骨器、新石器、黑曜石。
歷史上的南美洲印加帝國,千萬人口,結(jié)果在1530年左右,被一個百人左右的西班牙流氓團隊消滅了。
所以葉坤不擔(dān)心敵人,只擔(dān)心天氣。
宋婆留笑道:“葉校長,我們有千萬人口,組建一個兩千人的遠航艦隊,也不難啊。”
葉坤想了想:“這樣吧,你組織一下專業(yè)人員,認真計劃一下,然后拿出方案給我看,我們再做決定。
我的要求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成功!”
“葉校長放心,我立刻安排討論!”
宋婆留很開心,抱拳退去。
皇甫琳搖頭道:“我們現(xiàn)在,要集中精力和夏侯昌決戰(zhàn),宋婆留卻要遠航,這不是扯淡嗎?”
“他的考慮,也有一定道理。歲月不等人,有些事能做,還是盡早做!
葉坤看著地圖:“等我們打下中原之后,人口就會迅速增加,糧食需求量會很大。如果遠航艦隊,能把玉米和紅薯馬鈴薯給我?guī)Щ貋恚覀冞@片土地,就能養(yǎng)活上億人。還有橡膠樹,更是急需!
皇甫琳問道:“橡膠樹可以用來干嘛?”
“提煉橡膠,做車轱轆!比~坤指了指腳下的地磚:
“現(xiàn)在的車轱轆,是木頭上面包著鐵箍,對路面?zhèn)μ蟆N覀冏詈玫穆访,就是石頭鋪的,但是上面都是車轍,經(jīng)常翻車。有了橡膠樹,我們就能做出來有彈性的轱轆,保護車輛和路面,乘坐不顛簸,速度也更快。
甚至,我們可以做一批水泥大道,像鏡子一般平整,馬車在上面可以飛馳,日行千里!
找到橡膠樹,到做出車轱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但是葉坤相信,只要一步步去做,總會實現(xiàn)的。
姜老五說道:“我相信大哥的話,因為直到現(xiàn)在,大哥所說的話,都是對的。香油、瓷器、玻璃、望遠鏡、火藥槍炮,都是以前沒有的,被大哥造了出來!
葉坤笑道:“還有棉花辣椒和西紅柿,還有紅砂糖,還有汽油煤油柴油,還有酒精!
眾人一起哈哈大笑。
其實葉坤搞出來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如鐵鍋、水泥、石灰、肥皂、黃銅……
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引進,將大鼎國的生活水平、科技文化,一下子提升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
姜老五笑道:“大哥,我很好奇,等我們打下中原以后,再過二十年,我們?nèi)A夏大地,會是什么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