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我反正是必須要去的,不管我和蘇蘭將來會怎么樣,蘇蘭失蹤的事我不能不管,既然需要去,那就想辦法從109局這邊討點好處。
但是老狐貍卻早就看穿了我的套路。
“我們109局家底子薄,無財無勢的,和八大家族、逍遙樓等都比不了,可用不起高大少。”
“我們只想請高大少看在同是神州一脈的份上,看在這普天之下老百姓的份上,替我們109局做一件舉手之勞的小事!
我冷冷的看著老狐貍,這個老陰逼,不知道又挖了多大坑在等著我呢!
“別扯了,不說我走了!”
“說說,肯定說,說之前,我想先請教高大少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你知道我們109局的前身嗎?”
我頓時一愣,直接搖頭。
老狐貍接下來的一番話,讓我目瞪口呆。
在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一支特殊的隊伍,這支隊伍不屬于軍方,也不屬于政界,卻超然在軍方和政界之上,直接向政權(quán)最高管理階層負(fù)責(zé)。
這支隊伍,民間幾乎沒有什么相關(guān)資料,對外宣稱,只是觀察天象、編制節(jié)氣、推算歷法等,差不多就是現(xiàn)在天文臺和氣象局,但實際上的功用,比這可大的多得多。
這支隊伍,真正的作用,就是掩藏民間所有的奇異事件,以及消除一切對人間有威脅的的異,F(xiàn)象。
在每一個朝代,這支隊伍都存在,只是名稱都不一樣。
從夏商到西周再到春秋戰(zhàn)國,這個部門稱為太史,其中周朝的太史同時還承擔(dān)史官、秘書和掌管典籍的職責(zé),屬于實權(quán)官職。
到了秦漢,改名太史令,魏晉依舊使用太史令這個稱呼,只是剝離了史官職責(zé),只掌管天文歷法。
隋代改稱太史監(jiān)。
唐代則多次改名,用過太史局、渾天監(jiān)、司天臺等等,唐后五代十國都沿用司天臺為名稱。
宋代命名為司天監(jiān)。
元代改稱為太史院。
一直到了明清兩朝,終于有了定論,統(tǒng)稱欽天監(jiān)!
這個部門一開始,可并不隱秘,不但不隱秘,而且職權(quán)大的驚人。
一是掌管國家文書的起草,還能決策和任命諸侯、卿大夫,說白了就是皇帝的秘書。
二是記載歷史,編寫史書,也就是史官。
三是管理國家所有重要典籍,這可不是小事,而是知識的壟斷,用現(xiàn)在話來解釋,就是管理著國家圖書館。
四是觀察天象、推算歷法、掌管皇帝祭祀等。
最后一個職權(quán),就是消除人間一切潛在的、威脅到人類存亡的危險!
縱觀歷史,只有民國沒有這個部門,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