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一片寂靜。
眼見司徒劍南戰(zhàn)斗力強橫,朝臣中無人敢出頭。
站于朝堂最前方的文昭然輕咳一聲。
隨著他這一聲咳,金鑾殿中,李家小輩跪爬兩步,向上大聲陳情。
“陛下,小民李家李元啟,家中本為書香門第,世宦之家。
平時鋪路修橋,樂善好施。
江南水災,我李家也曾捐錢捐糧。
可誰知自打太子下江南以來,仗著司徒將軍之軍威,行刮地三尺之策。
李家一捐二捐三捐,再捐,當捐無可捐之時,便只得家亂被匪所劫。
臣初以為太子剿匪,為大康子民伸張正義。
可誰知,這些匪才出李家大門,就被太子所派之兵所剿。
太子于是得銀無數(shù)。
江南家族無數(shù),家家皆如我李家一般受匪患。
我等小民之家居住江南數(shù)代之久,自太子下江南前,不曾有此匪患。
可自打太子下江南后,卻處處受此匪患。
小民知大康要北伐,若陛下想叫我等小民出錢出糧,無有不可。
可太子所行之策,實為歷朝歷代所罕見。
小民之家,如今已經(jīng)四散,可太子卻依然在江南作威作福。
甚至把所得之財皆運回京城,甚至要轉交陛下內庫。
陛下,您為大康明君,小民一家,甚至江南諸多如小民之家,皆是陛下子民。
可陛下因何要令如此太子,下江南霍亂天下?
據(jù)小民所知,江南一地,因太子之故,早已亂成一團,四散亂民無以生計,更多之人竄入山中為匪,致使江南本地民亂四起,此實為太子之過……”
“住口!”
司徒劍南憤怒地大喝一聲。
“李元啟,憑你也敢誣陷太子!
你是不是把所有人當成瞎子聾子?任你信口雌黃,顛倒黑白?
你李家在江南也能稱民?
你家是江南第一世家!溝通軍營,威壓江南。
令江南之地只知有李氏,而不知有大康!
江南百姓苦爾等世家久矣。
若非太子出手賑.災,爾等世家還等著水患之后,從受災百姓手中兼并大量土地呢。
你自己說你家一捐二捐三捐,還說有匪患到你家門上。
那你怎么不說,江南自打受了水災之后,太子行賑.災之舉,卻出門便遇匪!
那匪是何出身,本官還想問問你們李家呢!”
“你胡說,你這是誣陷!我李家好好的在江南生活,若非太子亂來,江南哪來那么多的劫匪!
江南承擔大康五成以前的稅賦,若地方亂成一團,到處都是劫匪,朝廷又如何向當?shù)匕傩照魇斟X糧?
司徒將軍,你是武將,就別過線去問治理地方之事!因為你不懂這個!”
李元啟不甘示弱地大聲反駁。
司徒劍南一聲冷笑:“哦,不許本將說話啊。我看你們這些江南世家,是不想本將把江南實情講出來吧!
他轉身向上首的陛下施了一禮。
“陛下。在太子殿下下江南之前,末將一直以為,江南是國朝賦稅重地,理應是王朝盛世之景。誰知末將到了江南,所帶兵馬足三千人,另召有江南大營人馬數(shù)千人以配合太子賑.災救人。
因為太子要修堤壩,所以我?guī)孜卉娭薪y(tǒng)帥還令周邊村民出徭役。
這里外里一數(shù),所在人丁之數(shù)少說有近萬人馬。
可這么多的人,竟還有三三兩兩的賊匪上門。
太子因這些人差點重傷不治。
敢問朝中諸位,天下間哪有幾十劫匪就敢闖萬人大營的?
李元啟,你來告訴本帥,他們到底是傻,還是蠢?”
皇帝的臉色瞬間難看是嚇人。
“太子竟在江南遭受刺殺?可查清原因?”
司徒劍南一板一眼地道:“托陛下的福,太子勇武。他帶領諸多士卒,把這些劫匪都殺個干凈。
早就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了!”
嘎巴!
李元啟憤怒的把拳頭都捏出了音。
司徒劍南回他一個挑釁的眼神。
這時,文昭然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可能江南劫匪本來就膽大包天,無論是誰,只要有好處,他們就蒼蠅沾了蜜似的,瘋狂往上叮,往上咬。
這是沒辦法的事,誰江南之地,與我京城遠離千里呢。
可不就是天高皇帝遠,是個人都想過一把坐皇帝的癮嘛。
李元啟,本相以為,你們李家有匪來襲,是因為江南就產(chǎn)出這樣的劫匪,這千里不同風,萬里不同俗,也不算太奇怪。
你還有何冤情,面對皇帝,如何說來!
司徒劍南的怒火嗖地一下竄心頭。
他根本沒等李元啟說話,就大步上前,大聲斥責道:“一國儲君在外遇襲,爾等朝臣都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么,那些亂匪若是哪一天想要襲擊陛下,你們是不是還是如今天一樣。不在乎呢?”
“司徒劍南你大膽,你怎敢把陛下遇襲放到嘴邊!”
“陛下,臣彈劾司徒指揮使不堪為皇家親軍!”
“陛下,臣彈劾此子居心不良,于上無有絲毫敬畏,當逐出朝堂,永不錄用!”
數(shù)名都察院的御史上前,紛紛對司徒劍南圖窮匕見。
“夠了,朕要你們議的可不是什么江南匪患!”
司徒劍南本來還十分憤怒地要和李元啟爭辯,可當御史彈劾他時,他瞬間反應過來了。
他中計了。
要是再歪樓,叫御史抓到漏洞,可能他就無法再站在朝堂上了。
雖然有皇帝保他,有他老子齊國公保他,哪怕他真不做錦麟衛(wèi)頭子,也一樣有光明未來。可是太子和太子拉進京城的銀子,就要失去了。
司徒劍南跟著上朝也有大半個時辰了。
這段時間,足以讓他清楚,現(xiàn)在想幫著皇帝把所有錢拿到手的人里,他才是領軍人物。
別人都想把這筆錢跟皇帝半對半,甚至皇帝得百來萬,余下由朝臣各部分走。
所以,現(xiàn)在他不能亂說話。
更不能給別人機會,讓那些御史言官有機會把他攆走!
司徒劍南不得已,只得先閉上嘴。
這時,因皇帝發(fā)火,眾朝臣紛紛向皇帝跪拜請罪。
陳籍借機進言道:“陛下,臣以為,李家子狀告太子一案,可以壓后再審。
畢竟此時太子并未歸京,就是衙門小吏審案,也要原告被告聚集一堂方能審案。
咱們此時不如將太子壓進京的銀子處理完畢吧。
臣請陛下給兵部撥款千萬。
除戶部歷年欠餉外,陛下還當令人檢驗九邊兵器,軍械,若有破損,當令工部制造,向九邊補發(fā)。
若有所余,可充做北伐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