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
遠處傳來一隊士卒走動的聲音,幾個大頭兵瞬間各歸各位,裝模作樣的不說話了。
東城頭那邊因為散布流言被打了軍棍的事,他們北城的兵自然也知道。
所以現(xiàn)在四城守軍明面上沒有一個敢亂說話了。
待這一波巡視的大人過去后,幾個大頭兵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不由都樂了。
“剛才可嚇死老子了,要不是你小子眼尖,咱們幾個怕也要打上三十軍棍了!
“哼,一幫只許周官點燈,不許百姓放火的玩意兒!只許他們做得,不許我們說得!我來了守城這么久,都想家了?蓢@我們小頭目叫李家暗害了,這下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我老婆才娶,孩子也才一歲。要是他們永遠不放我們回去,直接像流言里說的那樣,拿咱們當炮灰,至死方休,那可咋辦?”
幾個大頭兵又是一陣沉默。
“亂世人,不如狗!
不知誰嘆息一聲。
“哇!”
年紀最小的那個大頭兵突然哭開了。
“小九,別哭了。引來上官會挨罰的!”
“嗚,我想我媽了。都不知道啥時候就死了,還不許我哭了一哭了,那李家怎地忒霸道!嗚嗚……”
眼瞅這小了抹得鼻涕一把淚一把的,突然,有一個兵丁一臉欲言又止張了張嘴。
他這為難的神情太奇怪,被一個細心的兵看到了。
“滿倉,你這是啥表情,有事說事!咱都這樣了,還有啥不能接受。你說,是不是上頭又下啥愁人的命令了?”
“跟上頭沒關(guān)系。不過……
唉!
我也不知道怎么說。反正我覺得吧,咱們未來應該可以回家的!”
“什么?”
“什么?”
“難道李家大發(fā)善心了?”
“快說說具體情況!別賣官子!”
叫滿倉的這個兵瞬間被幾雙熱情又焦急的眼睛盯住了。
“哎!別急,別急!我說,我說還不行嘛!
這小子猶猶豫豫的,慢慢道:“你們也知道,我是離李家百里外郃州金家的家生子。因李家下令,金家派了一個管事,帶著我們來武城給李家守城。
這兩天流言四起,管事一直沒回,我覺得不安,就借著吃飯的功夫,跑武城我們主家的一處鋪子打探消息。
結(jié)果你們可知我打探到了什么?”
“什么?難道你主家給你們說情了?”
滿倉搖頭:“你聽我慢慢說!李家可能和錦麟衛(wèi)不打了,因為他們聯(lián)盟了。
還有,我們主家會和其它世家一起,聯(lián)手跟李家斗到底。打仗那種!”
“什么?”
“這事真的假的?你小子可別開玩笑!咱們現(xiàn)在幾乎吃住在城頭,你還說李家和朝庭聯(lián)盟了?”
“是啊,你小子是不是忘了咱們那些頭兒都是怎么死的了?那可是叫錦麟衛(wèi)殺的!”
“我沒說假話。我這有證據(jù)!朝庭派了幾支小隊過來,李家送了四千兩銀子犒勞人家。
結(jié)果人家嫌錢少,直接拿了銀子,把那裝銀子的箱子暗中叫人扔回武城,叫個乞丐去當鋪里當了,給李家難看。
這事是我親眼所見,那裝銀子的箱子上確有李家暗記!
當時,我主家管鋪子的掌柜臉色難看之極。
他直接吩咐人去查,看看那箱子是不是從城外送進來的,送來的人又是哪方面的人。
你們可還記得,剛才我吃飯時又進城一趟?
我當時就是去找我主家那位大掌柜了。
可惜,人家早走了!
“走了?”
“是的,走了。或者說提前跑路了。
我方才打聽到,這消息是真的!所以那掌柜又怕又懼,用跑回去報信為由,逃了!
“可這跟咱們能不能回家有什么關(guān)系?”
“笨!李家都和錦麟衛(wèi)穿一條褲子了,還叫咱們守什么城啊。
正常來說,早該把咱們放回家了。
可他們依然不放人,還我主家派來的管事弄死了,你說李家故意扣著咱們這些青壯是什么用意?”
“消弱咱們主家?”
有人驚呼。
“沒錯!”
滿倉道。
“就是這個原因!
李家為什么要削弱身邊的世家?
那是他們和朝庭聯(lián)手,要除掉咱們的主家啊。畢竟以后江南就是他們的了。
叫我,我也不樂意別人占了自己家土地啊。
可我在郃州的主家金家,怎么可能眼睜睜看著家族被削弱,被滅呢。
他們是一定會反抗的。
你想啊,若是一家二家的話,可能無法力敵李家,只能逃了。
可這么些世家呢,像小山你主家劉家,二狗你家佃地的主家常家等等世家。
他們都不可能坐以待斃的。
你我的主家都不缺錢糧,但想應對李家和朝庭聯(lián)手,就得有兵有將。這才是李家扣著咱們的原因。咱們就是兵!
我說的機會就在這里。
要是二邊打起來,我都打算好了,到了戰(zhàn)場就投降,正好回家!”
“天!滿倉!你小子真人才啊。竟能分析得這么好?”
滿倉臉一紅:“好什么,我這都是聽大掌柜說的!為了跟那小伙計買大掌柜的分析,足足花了我一兩銀子。”
“厲害!果然人家能當上大掌柜不是沒有原因的!
“滿倉,你敢保證咱們上戰(zhàn)場這么干沒事嗎?要是對方不收俘虜怎么辦?你我豈不是要死了?”
“這也怕那也怕,那你別想老婆孩子了!永遠留李家守城墻吧!
城墻上的大頭兵你一言,我一語的,李家軍中越發(fā)動蕩不安起來。
李家。
李修鑒的心情不好不壞。
他打算拿錢買錢錦麟衛(wèi)拖延一下時間雖然沒成,但是李喜也說了,對方正在猶豫中,起碼得給他們二三天時間才能商量出結(jié)果。
畢竟現(xiàn)在城外的錦麟衛(wèi)隊伍稍稍有點多,人多就代表不好統(tǒng)一意見。
李修鑒對此沒有疑問。
然后李喜又把他大敗而歸這事美化了一下。
他非說這次大敗,是他和錦麟衛(wèi)商量好的。
李修鑒也沒想到李喜會騙他,于是他信了。
相信的結(jié)果就是,李喜大敗卻沒受多重的處罰,李家主對外只是罰他抄百遍孫子兵法。
這讓暗衛(wèi)中很多楚寒山的人對李喜紛紛側(c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