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拜師禮
“原是如此,那便罷了,這醬菜我再看看別人家收不收!
陳宏勇只得將希望放在一鍋紅和串串香處,小飯館的話也許是需要的,他們人手本就不足,上次去吃的時候,也沒見到有任何的醬菜。
希寶兒被塞了一袋子點心,美滋滋的。
“爹,咱們先去一鍋紅吧,暖鍋更配醬菜哦!”
畢竟在現(xiàn)代的火鍋店里,小料區(qū)的醬菜都是自取的,大家也愛吃,想來在這個位面也差不了太多。
果然美人老板一見到韓家醬菜就贊不絕口,“我正愁這店里菜品太單一了!可做些炒菜什么的,自是比不過人家其他專門的飯館。這醬菜正合我意!”
暖鍋老板每樣醬菜嘗了一嘗,當即拍板決定:“味道不錯,我都收了!賣價幾何?”
想著醬菜要花時間精力,還需要一定的手藝,更重要的是用的鹽可是不少的。
鹽價可不低,這醬菜的價格只要不過分,自己都可以接受。
陳宏勇早先從趙麗敏那里得知了價格,張口便道:“五十文一斤,這是我們村里交好的人家賣的,我們只替他家跑一趟,不從中多要錢。”
美人老板點頭,“我想也是如此,你們家光是種植辣椒和蔬菜就要不少力氣了,哪還有余力做這么些醬菜呢。拿出來賣,尚且不如多種幾根辣椒!”
陳宏勇應道:“是這樣,他們家能種地的男丁只一人,其余都是老人和不大點的女娃。賣醬菜這銀子對于他們家來說已是不少了!
美人老板感覺這價格還蠻合理,既是賣家貧苦,自己也不打算壓價了。“成吧,就按五十文一斤,這些我先給你結了銀子。之后同你們家辣椒一樣,每月月中一同送過來便是!”
陳宏勇感激不盡,沒想到暖鍋店的老板這樣好說話,竟然沒有還價就收了。
他實在為韓家高興,這五百文銀子可對于韓家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更別提這還是一個長期的買賣,往后只要暖鍋店營業(yè),韓家就每月都有至少五百文的收入。
終是解決了出手韓家醬菜的事,陳宏勇一身輕松。
眼見天已亮了起來,應到書院報道去了。
陳家人辭別了暖鍋店老板,連忙朝著懷德書院走去。
除了傳統(tǒng)的束脩六禮,陳家人還準備了八兩銀子和兩包茶葉。
王文忠老先生剛打開書院的大門,便看到在門外恭敬站著的陳浩博,一旁的陳宏勇和小女娃也直直地看向自己。
這戶人家還真有誠意,想來住的地方不算近,還駕著馬車來。
陳浩博連忙行禮:“王先生!
“嗯,來得這樣早。隨我進來吧!”
王文忠?guī)е惣胰诉M了書院,直接將他們引到了敬師堂。
他坐在椅子上,望向陳浩博。
陳浩博雙膝跪地,叩首三次,將一早準備好的投師帖雙手奉上。
之后,陳浩博便將束脩六禮,還有茶包銀兩送上。
王文忠沒想到看似普通的陳家人,竟拿得出這樣多的銀兩作為學費。而陳浩博的禮節(jié)一絲不茍,讓他極為滿意。
陳浩博已端著茶,跪拜獻茶,口中說道:“請先生訓示。”
王老先生接過陳浩博的茶,算是正式收下了陳浩博。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既為汝師,自當盡心竭力教汝。入吾師門,當遵行其道。其一,尊師重道,忠孝之恩。其二,勤奮苦學,腳踏實地。其三,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廢。你可記下了?”
陳浩博在叩首,恭敬應道,“學生記下了!
禮畢,陳浩博終于成功進入了懷德學院。
王老先生知道陳浩博已有秀才的功名,便直接同他講:“由我親自帶你,同你父親妹妹辭別吧,一會兒同我一起去學堂里!标惡撇┬卸Y退下,忍不住叮囑希寶兒幾句:“希寶兒,回去后也要多多溫習哥哥教你的字。不要太想念哥哥,下個月哥哥便回家看你!
希寶兒嘴里應著,“好的好的!”眼睛卻直往學堂里頭瞧。
陳浩博面色微僵,知道妹妹的小心思了。
“魏廷軒應與我不是同班,他現(xiàn)在應該還沒來!
希寶兒不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不是同班呀!
說曹操曹操到,只見魏廷軒笑著走過來。
“先生,陳叔,大哥!彼娙艘灰恍卸Y,然后站到了希寶兒身旁。
“希寶兒,早啊!”
希寶兒咧開嘴開心地笑了起來,“魏公子早!”一旁的陳浩博心中酸酸的,“魏小公子怎的來的如此早?”
魏廷軒理所當然回答:“自然是知道大哥今日來書院,特意來迎接大哥的…...還有希寶兒!
希寶兒得償所愿見到了魏廷軒,眼下大哥又同他是一個書院,以后熟悉了便自然而然可以常來往了。
魏廷軒湊到希寶兒身旁,同她解釋!按蟾缢闶歉呒壈啵抑皇堑湍昙,自然不是同班。不過你放心,大哥在這里讀書,我會照顧好他的!
雖是年齡小,但好歹是當?shù)馗改腹偌业墓樱和④幵跁簝冗是頗有話語權的。
就算如此,聽到一個孩子說要好好照顧自己,陳浩博心里怎么想怎么別扭。
有些話當著王先生的面不好講,陳浩博只能憋在心里。
王文忠先生看出了門道,只聽他說:“庭軒,你原來認識陳家人。∵@書院我還做的了主,你不照顧浩博,他也不會受欺負的!”
魏廷軒自覺失言,連忙辯駁,“先生說笑了,學生不是那個意思。大哥不熟悉吉嶺縣,學生可以同他介紹一下而已!
王文忠也不為難學生,聽說縣令家的小公子之前極其頑劣,可自己來到書院后卻發(fā)現(xiàn)傳言有些夸張了。
魏廷軒聰明識禮,明明是個好苗子。
如今又來了一個陳浩博,也是個少年天才了。
有這兩個學生,自己的老年教書生涯也算圓滿了。
可看魏廷軒與陳家小閨女相視笑著,一旁的陳浩博咬牙切齒,王老先生心里感嘆,“原來早晚是一家人,聰明的孩子都湊一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