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一鍋紅
排在希寶兒心中的第一位永遠(yuǎn)是阿統(tǒng)。
因?yàn)榘⒔y(tǒng)是希寶兒在這個世界上最知心的靈魂,是第一個朋友,是不可或缺的慰藉。
推廣作物不僅是阿統(tǒng)交給希寶兒的任務(wù),還是可以找回阿統(tǒng)需要積分的必要途徑。
如果將辣椒等蔬菜定價過高,它們頂多在蜀地泛泛傳遍,很難向全國的所有地區(qū)傳播開來。
況且錢要穩(wěn)扎穩(wěn)打地賺,才不至于過于惹眼。
希寶兒不想以三歲半的小娃娃的身份做出讓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自家如果從茅草屋一下子入了京城置業(yè),其中需要獲取到的經(jīng)驗(yàn)和地位卻是遠(yuǎn)遠(yuǎn)落下的。所為暴發(fā)戶,大抵是如此。
屆時,大概會有很多的困難和麻煩無法應(yīng)對。不如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真實(shí)且踏實(shí)。
她抬頭對上陳浩博探究的眼眸,認(rèn)真地說道:“這些菜這樣好吃,值得讓所有人都吃得到。咱家之前賺了些小錢,已經(jīng)讓村里人眼紅得不行。這樣多的新菜,要是都賣成西瓜的價錢,我怕會有壞人盯上咱家…...”
陳宏勇?lián)u了搖頭,“怎么說是小錢呢?這已經(jīng)很多了!”
他掰著手指頭給兩個孩子算,“咱們家其實(shí)已經(jīng)攢下了不少銀子了,再加上今天同吉祥酒樓拿到的訂金,足夠在這縣里買一個小院子了!更別提咱家地里還有西瓜、辣椒、菠菜和生菜沒長出來呢!那可都是快要到手的銀子!”
聞言,陳浩博和希寶兒都愉悅地笑了起來,“是這樣的!往后會越賺越多的!”比不上京都的大宅子,縣城中的小院子還是買得起了。這可是逃荒前陳家想都不敢想的,如今卻悄無聲息地攢下了這樣許多銀錢。
陳浩博思索著小妹說的話,感覺妹妹人雖小,話卻極有道理。
“希寶兒說的不錯,要是賺大錢,我還是要努力考取功名才行。只是普通農(nóng)家,就算是有個秀才相公,生意大了,也避免不了位高權(quán)重的人施壓。只有自家有些權(quán)力,日子才可能更加起得來!
這世間,眼紅的人不少,就算是發(fā)家了,也要擔(dān)心有心人的算計才行。
陳宏勇見兒子開了竅,忙附和道:“所以,咱們在同暖鍋和燒烤飯館談完之后,趕緊去找書院打探些消息。如果可以的話,你明日便來縣里讀書!”
陳宏勇聲音洪亮,遠(yuǎn)遠(yuǎn)跟在陳家馬車后的身影突然轉(zhuǎn)身離開。隨著日頭高升,街上人已多了起來,陳家三人饒有興致地各處攤位看了看,慢慢牽馬走向正午才營業(yè)的一鍋紅餐館。
老板是個年輕的婦人,她有著姣好的面容,只是一張口便仿佛換了個人似的潑辣起來。
“都給老娘快些!沒看要到正午了嘛?外頭都有客人排隊了!”
說著她一個深蹲,用盡全力端起一大鍋湯底放在木桌上,轉(zhuǎn)頭指揮店里的伙計:“辣鍋先擺上兩桌,貴客預(yù)定的!”
陳宏勇抱著希寶兒,同陳浩博來到門口,便看見老板忙忙碌碌的樣子。
陳浩博見老板似乎過于忙碌,沒有什么時間談其他的事情,正猶豫要不要開口打擾時,旁邊等待的食客不樂意了。
“誒!抱著娃娃的那兩人,排隊!怎的直接到門口了?想插隊不成?”陳宏勇歉意地笑了笑,回道:“我們只是看看是不是這處,怕找錯了。斷不會插隊壞了規(guī)矩的,這就排隊!”
見陳宏勇態(tài)度很好,排隊的食客也表示理解了,“這樣啊,一看你們就是慕名而來的外地人吧!我跟你講,來吃暖鍋的吧?就是他們家沒錯!即便現(xiàn)在是夏天,人也是爆滿的,只她一家!不光是因?yàn)槔习迕裁馈?..味道是真的好!”
隊伍已有十來個人,無不贊同地點(diǎn)著頭。
他們相互間熱鬧地打著交談著。
“今天可早,趕上大集了,本就人多,不早點(diǎn)來怕是吃不上咯!”
“沒錯,看老板今天還在外頭加了五桌,這五桌也不夠用啊!”
“聽著沒,今天還有貴客來呢!你們猜是誰?”
“還能有誰?縣令家的小公子唄!其他貴人哪個不把暖鍋叫到自家去吃,偏偏特意來店里,同咱們平民一塊堆擠著?”
陳家三人默默地排在隊尾,既是決定了要在這里吃了午飯的,還是好好排隊,過了飯點(diǎn)再同老板談生意不遲。
希寶兒好奇地聽著食客們的八卦,心中對于那位貴客十分好奇。
應(yīng)該是這樣特立獨(dú)行的人,沒有人不好奇吧!
她忍不住插嘴,“大叔,縣令家小公子多大啦?”
希寶兒默默合計著,難道說是翩翩公子看不上尋常大家閨秀,偏好性格潑辣的小辣椒,對暖鍋店老板一見鐘情,故而頻頻來到這里吃暖鍋,只為了看心上人一眼!
食客一轉(zhuǎn)頭,看見希寶兒好奇的小表情,不由得樂了,“這小娃娃真是好看,好奇心還挺強(qiáng)!”
“縣令家小公子今年七歲,卻偏偏好吃一口辣!這暖鍋點(diǎn)可是對上了他的胃口了!”
“就是不知道,他怎么不在自家府上享用,偏喜好親自來店里!
“小孩子,都好熱鬧吧!可以理解!
什么嘛,希寶兒不由得失望。七歲的小孩,再怎么說都不可能同暖鍋店老板有什么風(fēng)流韻事了。
不過希寶兒倒還是有些想看看這個時代的貴人是如何在街邊小餐館用餐的。
等著等著,老板終于走了出來對著人群作了福禮,口中爽利地說道:“各位久候了,請前十二桌客人先進(jìn)。后面的客人也別急,小店準(zhǔn)備了些點(diǎn)心茶水,各位在旁邊的長椅上略歇歇。如是等不及,還請去別家店里,改日再來小店,一定送上小菜當(dāng)做賠禮!”食客們習(xí)以為常擺擺手,“老板,我們耐心等著便是,專門為吃你家這一口,怎能去他家?你快些去忙罷!”
很不巧,希寶兒家卻是第十五桌,此刻只能坐在陰涼處的長椅上耐心等候。
只見老板轉(zhuǎn)頭進(jìn)了店內(nèi),片刻后又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