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二人僵持了很久,以至后宮之中都安寧不得。
主子不安穩(wěn),宮人們的日子過的也不順心,端妃當初被當眾下了面子,后面協(xié)理六宮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底氣不足之時。
后宮之中僅有一后一妃,沒人會公然給端妃使絆子,只是她心中總覺得,那些人因著皇帝對她的不在意,而在背地里笑話她,根本不似表面這般臣服。
剛開始的時候,難免會出現(xiàn)錯漏,馮皇后一直派人盯著她,見有她處理不了的事,也會出面幫她,大有一副。真的打算扶持她,日后撒手不管的意思。
自打上一次馮皇后說了那些決絕的話后,皇帝連著兩個月沒入后宮,是怕再次見到馮皇后,又要聽她說那些錐心之語。
這樣一拖,直到年底才有轉(zhuǎn)圜。
賀行潤行商歸來,專程入宮拜見。
他進了養(yǎng)心殿之中,沒多大,一會兒皇帝將殿內(nèi)其他人都支出去,獨留他們二人在其中說話。
沒過多久,便有爭吵聲傳了出來。
一直在皇帝身邊伺候的總管秉禮見狀覺得情況不對,親自跑了趟鳳儀宮,請皇后娘娘出面。
馮皇后原本還想這是皇帝弄出的新招式,可見秉禮焦急的模樣,并不似弄虛作假,她這才正經(jīng)應對,叫人為她梳妝,決定親自去一趟養(yǎng)心殿。
只是她未曾進到養(yǎng)心殿內(nèi),不過剛走到殿外,便見賀行潤從中一瘸一拐走了出來。
他身上穿著華貴的髦裘,依舊是張揚的模樣,眼角眉梢都帶著笑,只是唇邊有一塊青紫。
他瞧見了她,眼中瞬間流露出驚喜,忙加快步子上前:“馮姐姐,你是知道我回來專程來瞧我的?”
馮皇后下了轎,上下看了他一圈:“陛下打的?”
賀行潤眼神心虛的往旁邊瞟了一瞟,嘿嘿笑了兩聲:“我也還手了。”
馮皇后抬抬手,身側(cè)的宮人往旁邊撤了兩步。
她輕嘆一聲,這才開口:“你是商戶,他是皇帝,這與從前在邊境時不一樣,你應該多思量一下分寸才對。”
賀行潤眼底閃過一絲落寞,舌尖頂了頂腮:“那又如何,左右我單嘣兒一個,他就是殺了我又如何?若是他不服氣要誅我九族,那更好了,把商家人也幫我殺一殺!
馮皇后無奈又好笑:“沒個正形,走罷,與我回宮,我叫人給你上藥!
賀行潤不自在地摸了個鼻子:“合適嗎?”
馮皇后側(cè)身看他:“你不是不怕死嗎?”
賀行潤笑了:“那倒也是!
見馮皇后向前走著,賀行潤忙跟了上去,馮皇后卻示意他上轎。
賀行潤拍了拍腿:“沒事兒,嗑疼了些罷了,緩一會兒就好,我雖然不怕死,但哪里舍得讓馮姐姐走回去,姐姐快上轎罷!
馮皇后懶得同他細說,直接給身側(cè)宮人一個眼神,即刻便有人上前,幾下便將賀行潤給壓了上前,任由他說什么都不放開。
最后也沒有辦法,他老老實實在轎子中坐著,也生怕再吵鬧下去真要鬧的滿宮都知曉。
不過他也不擔心這事會傳出去,皇帝畢竟還是要臉面的。
待回了鳳儀宮又上過藥,這才留下二人說話的功夫。
賀行潤正色起來:“馮姐姐是想出宮的,對嗎?”
馮皇后略有詫異:“這事兒你都知道了?”
頓了頓,她反應過來:“從祗告知你的罷?”
賀行潤不回答她的話,這一口氣將自己心中所想全然道出:“皇帝已經(jīng)答應下來了,只要你愿意,過了年初一便可離宮!
馮皇后這下真的是意外了,他與皇帝僵持了這么久,沒想到他竟然會在這時候松口。
她看著面前人面頰上的傷,長嘆一口氣:“你受傷,是為我?”
賀行潤固執(zhí)的盯著她:“姐姐只需要說想不想走,若是想,那我做什么都是值得的,我手下有商隊,日后姐姐想去何處都成,我……我都會陪著姐姐。”
馮皇后瞳眸微顫,停頓半晌,決然篤定道:“想,他在身邊,我多待一日都覺得惡心!
賀行潤當即歡喜起來,笑時嘴咧的太大,連帶著扯動傷口疼的他直抽氣。
“好好,我這就回去安排,正月初一我接姐姐出宮。”
馮皇后無奈失小,覺得他還同小時候一般,冒冒失失的。
可她又覺得,賀行潤長大了,能處理她束手無策的事。
到最后她都不知,那日在養(yǎng)心殿他與皇帝說了什么,她曾想辦法派人打探,這件事卻被瞞的死死的。
日子一直到了正月初一,馮皇后換上了尋常女子的衣裳,一路到了宮門,就在即將離開此處時突然被叫住。
驟然回眸,皇帝不知何時到了她身后。
他氣息不穩(wěn),應是急匆匆跑過來的,他似有許多話想說,也似想要開口留人,可是對上馮皇后那冷冰冰的視線,想要說的話卻又堵回了口罩。
最后他扯了扯唇:“天還沒亮,等白日里再走罷。”
他似怕她不同意,又填了一句:“期暗還不知你要走,明日睡醒,他見沒有娘親,定會哭鬧……”
馮皇后漠然搖頭:“過了子時便是初一,陛下可要說話算話!
皇帝唇角翕動,想不管不顧將人留下來的沖動愈演愈烈,可最后還是被他給壓了下來。
但他想說出一句道別的話,可這道別的話也是難說出口。
他甚至想就這么僵持著,堅持到最后,最好堅持一輩子才好,可馮皇后不想同他在這里浪費光陰。
她道:“天冷路滑,陛下回去要小心些!
“你我年少相識,夫妻十載,當初嫁你是我心中所愿,如今離開亦是我心中所想,你我做不成一對好夫妻,就此緣罷,望陛下照看好期暗,擔起為父之責!
“山遠路迢,就此別罷,最好日后永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