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
轉眼,十月到了。
六月種下的地瓜紅薯已經可以采收,這一次,官府的人和王府的人一起出動,去到各鄉(xiāng)鎮(zhèn),與理正去統(tǒng)計紅薯的采收情況。
這一批紅薯種植出來,八成由秦王府負責收購,收購價格自然不高,但農戶很能接受。
半個月之后,所有的紅薯都挖完了,王府也踐行諾言,從各鄉(xiāng)鎮(zhèn)的采收排名中,把達標的鄉(xiāng)鎮(zhèn)名字標出來,但并未公布獲得賞銀的農戶。
銀錢則是由王府的人親自交給農戶。
看到真拿到銀錢的,一個個都激動起來。
這地瓜是真的好啊,原先不愿意種的人這會兒都開始后悔起來。
有人便問:“明年還能有嗎?”
“賞銀,是不是還一樣?”
“獎賞自然還有,但獎賞什么是我們說了算,但王妃有一句話是要我們說的。好好干,自然沒有讓你們虧的時候!
“我們王妃心善,做這些是希望百姓能夠有東西吃,家里不會有人餓著。父老鄉(xiāng)親們若是能明白王妃的苦心,自不該都奔著那幾兩銀子去,而是想想,種植處理的紅薯能給你們帶來多少好處?我們王妃收購紅薯,你們有沒有掙錢?家里可還缺過糧食?”
雖說江州南方物產豐富,但物產豐富的一向都是有錢人家,那些窮苦的人永遠都是窮苦的。
所以窮苦人想要獲得什么好的,都很不容易。
該宣傳的宣傳了,人也就走了。
江州城郊外,一輛輛的牛車拉著大堆籮筐裝著的紅薯往邊上的莊子去。
莊子里,強壯的男人將籮筐抬下來,進入莊子里后,便將紅薯倒進巨大的水池里。
有婦人坐在水池邊上清洗,過三遍將干凈的紅薯運到另一個站點,隨后再進過打磨成紅薯漿。
打磨出來的紅薯漿開始過濾。
趙燕就站在廊廡下看著,看著自己弄的這些,都是滿足感。
“總管大人,你看這邊……”
趙燕跟著過去,就看到幾個婦人和男人在過濾那些紅薯漿,過濾出來的渣渣都在旁邊的木桶里。
“總管,這些呢?”木薯渣渣也是糧食,窮苦的人是需要的。
趙燕說道:“都拿去晾曬干了!
“是!
“總管大人,這樣的可以了嗎?”
過濾的三遍的紅薯漿沉淀在木桶的底部,婦人將一整塊拿給她看。
趙燕看了之后,點頭:“三遍就足夠了!
糧食珍貴,作為軍糧運送到北疆去的,過濾三遍都是極其精細的了。
確認之后,婦人指揮著其他人繼續(xù)。
趙燕往更遠的走過去,看到強壯的男人抓著紅薯刨絲,她拿起來看了看。
“這個可以!
雖說她做出來的不如吃到的那些那么精細那么好,但這已經是不錯的了。
趙燕從莊子上回到城內,又去了一趟‘食為天’。
看到趙燕回來,掌柜的就上前施禮。
“總管大人,有人送了一封信來給您!
看著雙手遞來的信封,趙燕拿過看了眼,信上落筆一字:風。
風無涯。
她一邊走一遍打開看,看著信封里的內容,卻突然頓住了腳步。
風無涯居然去了南陽郡,還找到白家本宅。
那地方趙燕自然知道在哪里,可等閑的人只要靠近就會被除掉。
風無涯就算治好了腿,可武功到底不如從前,也不再是武林盟主了。
他孤身一人,能干什么呢?
趙燕隨后又是一想,到底是個成年人了,他要做什么若是出事了,自然是他自己承擔。
趙燕把信封重新收回去,點燃了之后,隨手扔在火盆里燃燒殆盡。
除了江州這邊如火如荼的準備著紅薯粉,京城那邊也同樣如此。
冬日寒冷,最后一批紅薯運送到作坊里。
內侍去看了一圈后,回到宮中回稟。
錦宣帝看著抬回來的東西,忍不住也笑了。
“陛下,江州吳總管來了!
內侍從外面進來,低著頭回稟。
錦宣帝一聽是江州來的,立刻宣進殿。
吳勇吳總管是負責江州物資運送來京的負責人,也是錦宣帝安排給葉銀禾的。
葉銀禾讓他負責做物資運送,他每回都能準時準點,卻完好無損的把物資送到。
“下官拜見陛下!眳强偣芄蛳聛。
“嗯,這一次如何?”
“陛下請看!眳强偣軐⑹掷锏臇|西雙手抬起。
那是一本折子。
內監(jiān)上前接過,呈到錦宣帝的手里。
錦宣帝打開看過后,哈哈笑道:“好,好,有這么多,足夠,足夠矣!”
足足十萬份物資又一次送來,加上三萬石的紅薯渣,這些就能讓北疆士兵飽飽的渡過接下來寒冬。
而且,接下來,江州將會成為軍糧供給大城。
“陛下,江州奏報!
又有人進來了,將一份奏章送上。
錦宣帝再看后,更是驚喜。
“陛下,江州又有何事?”大臣不知所以,實在好奇忍不住問了。
“再出新物!卞\宣帝說道:“木薯。”
大臣們:“……”
何物?
“陛下,木薯可是與紅薯一樣的東西?”
“嗯,說是大差不差,但與紅薯相比,木薯只能吃其根部,且若是不會做,是有毒的。”
有毒之物也能吃,藥理之中,五毒本也是藥材。
但江州出了木薯出來,必然是有制作的法子。
“除了木薯,還有魔芋……”錦宣帝笑道。
自從時隱夫婦去了江州之后,一樣一樣的好東西冒出來。
江州大力發(fā)展農耕業(yè),連帶著京城這邊跟著后,周邊的郡縣很快就會效仿。
政令也會跟著發(fā)行下去,大業(yè)在他這一代,只會越發(fā)的強盛。
錦宣帝心情大好,又賞了一大堆東西送去江州。
從這大半年的時間,誰都知道,江州秦王夫婦在錦宣帝心里的份量越發(fā)的重。
想明白這點,不少人都書信回去,讓自家的親戚多跟秦王夫婦交好,只要能攀上一點關系,也有大把的好處。
江州城內。
秦王府門前越發(fā)的熱鬧了。
連珠姑姑接了不少帖子,將不必要的人都篩選掉。
“連珠姑姑,哎呀,自從京中一別之后,真是許久未見了!
連珠姑姑聽到聲音,扭頭看去,只見一個白臉中年……內監(jiān)上前。
連珠姑姑頓了頓,才想起來這是誰。
“方內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