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祿,回去告訴慈禧;
本王的衛(wèi)隊從今日起,將鎮(zhèn)守圓明園遺址,希望他不要和本王鬧出什么誤會!
“就這樣,朱樉留下了一個班的禁衛(wèi)和一輛裝甲戰(zhàn)車;
坐進自己的專車,揚長而去!
榮祿看著張之洞被朱樉葬在國恥石旁,并且還安排了十個禁衛(wèi)鎮(zhèn)守這片區(qū)域;
關(guān)鍵的是,他還留下了一輛裝甲戰(zhàn)車。
榮祿看到現(xiàn)場一副莊重、肅殺的模樣,心里暗自哀嚎一聲:
“出大事了,這秦始王這次是把大清國的臉面,徹底踩進塵埃里了;
貪官搜刮百姓,張之洞一生都在抗爭!
“這也就算了,無非是把那幾個主政的地方官和京官處理掉!
“但是,這次的國恥石事件,可是牽扯到王族顏面;
這可是王族和朝廷的集體意志!
“你張之洞愛護百姓,不愿意讓百姓交國防稅,為了振興國防立下國恥石;
把修繕圓明園的銀子,逼著朝廷給撤回來!
“讓老百姓不至于再被加,修建圓明園的賦稅,同時也讓大清國有了振興大清科學(xué)院的機會;
張之洞做完這些事情,沒有迎來升官加薪,只能來到這國恥石前自盡!
“這世間已經(jīng)沒有了光,但是張大人以自己的鮮血點燃了一道火光,在照耀著四萬萬百姓!
榮祿看的很清楚,碑文的最后一句話是:
“愿張張之洞的英魂,永垂不朽!”
看完這碑文,榮祿感覺天都要塌了,他臉色蒼白的爬上馬車,焦急的說道:
“回京!”
一個時辰后。
榮祿慌慌張張沖進慈寧宮。
慈禧看到榮祿的樣子,嘆息一聲說道:
“榮祿,你可是我們大清的軍機大臣,如此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tǒng)?”
“不用你奏報,今天早上你們一出城,哀家就知道張之洞回不來了;
有什么慌張的,這點事情你安排禮部的人處理一下,不就可以了!
“看看你現(xiàn)在額頭還直冒汗,不知道的還以為大清的天塌了;
看把你嚇得。”
榮祿擦了擦額頭的冷汗,焦急的說道:
“啟稟太后,出大事了,今天張之洞剛飲下鶴頂紅,那大明秦始王就來到了現(xiàn)場;
親自把張之洞埋葬在國恥石前!
“那秦始王對張之洞自殺這件事情很看中,為他準備了王公才能用的金絲楠木棺槨!
“甚至他還親自抬棺,為張之洞封上第一捧土!
慈禧聽到榮祿的話,臉色頓時變了,最后嘆息一聲說道:
“人都已經(jīng)沒了,做這些又有什么意義,既然那秦始王愿意做這事;
我大清國還省心了。”
榮祿聽到慈禧的話,焦急的說道:
“啟稟太后,如果只是這些事情,微臣也不用這么焦急進宮了;
那秦始王為張之洞準備了一塊兩米高的墓碑,上書了張大人的生平!
“里面包含了張之洞,前半生和貪官污吏做斗爭的艱辛;
后邊還說了國恥石聳立的前因后果,的確是我們猜測的那樣,張之洞請求秦始王立下的石碑!
“但是,這碑文可把大清王族和朝廷糟蹋的夠嗆;
說張之洞一心為國,反對剝削百姓和亂收稅,指出朝廷施政的種種不公!
“最終卻被大清王族和朝廷逼的服毒自盡,這事情影響太大了;
要是這碑文傳出去,恐怕我們大清要民心盡喪了!
慈禧太后聽到榮祿的話,氣的渾身都哆嗦了起來,怒聲道:
“哀家給過他活命的機會,他自己選擇求死,現(xiàn)在還能怪在哀家的身上了;
榮祿,給哀家調(diào)集一隊兵丁,把那石碑給哀家推了。"
榮祿苦澀的一笑,說道:
“啟稟太后,恐怕我們無能為力,秦始王在國恥石前安排了一隊禁衛(wèi);
還有一臺裝甲戰(zhàn)車。”
“那上面可是配備的雙聯(lián)裝六管火神炮,這東西比西歐的那些重機槍厲害多了;
關(guān)鍵我們最快的戰(zhàn)馬都跑不過它!
“就算派去一萬大軍,也擋不住這種鐵甲戰(zhàn)車的屠殺。”
“如果人數(shù)再多,這輛戰(zhàn)車就算打不贏,也可以從容退去,到時候秦始王出動的;
恐怕就是雞鳴山的戰(zhàn)略轟炸機了!
真要是鬧到那一個地步,我們京營就算有再多士卒,也不夠這些轟炸機轟炸的。
慈禧聽到這里,頓時傻眼了,最后臉色凝重的問道:
“我們大清科學(xué)院的防空炮,還需要多久可以研發(fā)出來,銀子不夠就給哀家撥銀子;
哀家受夠了被大明聯(lián)邦那些大鐵鳥,威脅的日子。”
榮祿聽到慈禧的話,苦笑一聲說道:
“啟稟太后,恐怕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新的研究課題,大清科學(xué)院連參照物都沒有;
用大清科學(xué)院陳院長的話說,這種防空炮至少比重型機槍強大兩個等級。”
“也就意味著把重機槍造出來之后,還需要經(jīng)過兩次技術(shù)升級;
才能造出來防空炮!
慈禧嘆息一聲說道:
“既然如此,哀家就再忍上五年,大清的國運也不可能因為一塊石碑就徹底垮掉;
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
“先把和張之洞在各地做地方官的地方,查上一遍;
當年有誰貪墨老百姓的銀子,全給收拾了!
“還有,這次張之洞自殺,需要找出來一個頂罪的,榮祿你看這事誰合適?”
榮祿聽到慈禧的話,臉色瞬間就綠了起來,喃喃的說道:
“老佛爺,您不會說的是微臣吧,如果需要微臣去頂罪;
為了大清的長治久安,微臣愿意去頂罪!
慈禧看著榮祿一臉委屈的樣子,嘆息一聲說道:
“榮祿啊,難道在你的眼里,哀家就是這么無情嗎,你處理此事并無大錯;
就算頂罪也輪不到你!
“那碑文上,不是有國防稅這個說法嗎?”
“當初這國防稅可是那李鴻章提出來的,雖然他也是一心為國,但是真當哀家什么都不知道;
朝廷拿兩百萬兩銀子,下邊的貪官污吏至少那五百萬兩銀子!
“現(xiàn)在事情抖摟出來了,卻是哀家和朝廷在挨罵,這不太合適吧?”
榮祿聽到慈禧的話,連忙說道:
“太后,這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