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常二郎這位遼寧府的話事人來到了這丹東港口所在。
負責(zé)丹東港口運營的官吏丹東港市泊司副提舉夏原吉在收到了消息之后,亦是第一時間趕了過來拜會這位大佬。
并且就目前為止丹東港的相關(guān)情況給常二郎作了介紹。
這里的緯度與那蓋州港相差不是太多。但是,相比起那位于渤海灣之內(nèi)的蓋州港而言,這丹東港更靠外,而且還位于那鴨綠江的出海口位置。
而且船只沿丹東港朝著東南方行進不過二百多里,就抵達那大同江入?,從那里直入朝鮮縣治所在(平壤城)。
現(xiàn)如今,就有大量的貨物,都走海運,直接運抵那朝鮮縣,再經(jīng)由朝鮮縣與周邊進行貿(mào)易往來。
而且若是再往南,繞行四百多里海路,就能夠到達那高麗王國開京所在。
有鑒于現(xiàn)如今大明東部海域,唯一一個尚未完全臣服的蕃屬國是高麗王國,所以現(xiàn)如今,在丹東港這里,就有一支快速帆船炮艦艦隊。
主要就是防止高麗王國的那些棒子哪天腦筋抽了,派他們的那些小破船想要當(dāng)海盜搶奪大明海商的財物。
而且這支艦隊的存在,亦是為了適應(yīng)大明北部地區(qū)的海況。
畢竟這北方的海況與南方迥異,例如這里每年秋末、冬初開始出現(xiàn)寒潮,平均在11月上旬出現(xiàn),2月下旬結(jié)束,而且附近的海面,每年都有結(jié)冰,但一般不影響航行。
還有就是,到了夏季之后,就很容易出現(xiàn)霧日,大籠罩籠于海面之上,影響航行安全問題。
而且每年的霧日,有時長達四十余日,短則二十余日,而冬季也偶爾會出現(xiàn)霧日,但是較為罕見。
看到這位主管官吏夏原吉對于這丹東港的一切情況信手拈來,對于那北方的海況也是耳熟能詳,著實令常二郎刮目相看。
直到這個時候,常二郎忍不住認真地審視著跟前這名官員,這個名字,怎么讓自己覺得那樣的耳熟。
。。。
“不知夏提舉你家鄉(xiāng)何處,何時入仕的?”
聽到了常二郎的詢問,夏原吉不敢怠慢,恭敬地答道。
“回稟府尊大人,下官乃是湖南湘陰人,祖籍祖籍江西德興……”
而且他還是比解縉他們早一科的進士,雖然不是湖南籍一甲,卻也是二甲。
之后,便先去到了那松江府隔壁的蘇州干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后被調(diào)入了戶部。
而就在常二郎抵達遼寧之前兩個月左右,他便被調(diào)往丹東港,成為了這里的市舶司副提舉。
而一開始夏原吉解釋他的籍貫之時,常二郎還不覺得有什么,當(dāng)他聽聞了此人曾經(jīng)入職戶部之后。
常二郎的腦中終于閃過了一道靈光,哎喲我去……居然是一位永樂朝名臣,而且是從永樂三年一直干戶部尚書干到宣德朝去。
重點是,自己當(dāng)初治理松江府水患的許多招數(shù),正是取自于這位大佬。
可怎么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這廝居然會在自己的麾下打工,當(dāng)然不是打螺絲,屬于是高級打工仔。
這樣的人材,用來當(dāng)一個小小的丹東港的副提舉著實太過浪費了點。
畢竟未來這廝可是要主管全國財政大權(quán)的大佬。
而夏原吉也越發(fā)地覺得不對勁,這位常府尊常大佬打量自己的目光,怎么都感覺對方像是要把自己剁成幾截拿來稱斤論兩的賣。
害得他原本十分順暢的思路都有些卡頓,好在常二郎也已經(jīng)站在原地聽了老半天了,決定要前往走動走動,多看一看。
主要還是要帶著身后邊的那一票異族土老冒們,去好好的欣賞一下這丹東港的各式各樣的鋼鐵機械。
讓他們明白,單靠死力氣稱王稱霸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如今,比的不是你的體格有多么的強悍。
而在于你是否能夠用自己的腦子去利用這些機械去做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此刻,一輛足可以裝載兩三萬斤礦石或者是煤炭的蒸汽卡車,正好從一行人的跟前經(jīng)過。
看著那足足超過一丈的高度,而在那蒸汽卡車的駕駛室里邊坐著的,則是一位顯得眉清目秀,手無縛雞之力的年輕人。
嫻熟地打著方向盤,讓那輛卡車發(fā)出巨大的轟鳴聲,帶動它下方那足足有大半個人高的六個輪胎,從一干人等的跟前經(jīng)過。
“我的個親娘,這車斗里邊裝的煤炭,都快要冒尖了,這要是馬車,怕是不知道得多少輛才成!
聽到了身后邊傳來的議論聲,常二郎呵呵一樂,看向那夏原吉。
不愧是名臣種子的夏原吉頓時明白這位上官的用意,當(dāng)即朝著那群異族土包子露出了一個矜持而又禮貌的笑容解釋起來。
“諸位,這樣一輛蒸汽卡車的核準(zhǔn)載重量在三萬斤,不過目前在港口這里使用的,一般都會滿載。若是以一輛馬車能拉一千斤來計算的話,一輛這樣的蒸汽卡車,足可以抵得上三十輛馬車的運輸量。”
“而且,這種蒸汽卡車所需要消耗的就是煤炭和水,而不像馬匹一般,需要消耗大量的飼料,而且工作時間還不能過長……”
看著夏原吉在這里對著那幫土包子輸出,唾沫星子橫飛,小白點都灑落到這幫子家伙的臉上。
而這些土包子則繼續(xù)保持著僵硬仰視的隊型,眼珠子直勾勾地看著那輛巨大的蒸汽卡車拉動著三萬斤的礦石,漸行漸遠。
那些他們在南下的路上看到的蒸汽貨運船,此刻也都已然停泊。
常二郎等人來到了碼頭上,看著那一艘艘巨大的蒸汽貨運船,大量的工人,開始操作著各種機械,紛紛開始裝卸貨物。
還有那些噴吐的蒸汽與青煙混雜,還有那些散發(fā)著金屬光澤的機械所構(gòu)建出來的畫面。
讓常二郎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蒸汽朋克的魅力,工業(yè)現(xiàn)如今已然初顯威力。
當(dāng)所有人站在那碼頭上,看著那些巨大的蒸汽貨運船只,一旁的夏朱吉又忍不住得意地顯擺了下,那就是,這些蒸汽貨運船只。
從最開始只有兩千料,發(fā)展到了現(xiàn)如今的三千料,足可以運輸二、三十萬斤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