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殷商大陸海岸,海風尤為凜冽,仿佛刀割一般,帶著刺骨的寒冷。
海風呼嘯而過,卷起層層浪花,拍打在礁石上,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海風中夾雜著鹽分和濕潤的空氣,讓人感到一種清新的寒冷,仿佛能穿透衣物,直抵骨髓??。
雪景與風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壯麗的畫面。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與狂風共舞,最終落在地面和海面上,形成一片銀裝素裹的世界。
可是當那些風雪近逼到了距離金山城尚有數(shù)百里之地時,被那山巒所阻攔,只能憋屈地換了個方向,繼續(xù)南下。
使得這金山城以及周邊數(shù)百里的氣候,在這樣的寒冬里,顯得別樣的溫和。
此刻的朱棣,身上裹著厚實的裘衣,驅策著身下的座騎,緩緩行進在金山港港口處。
此刻的金山港口處,依舊是那樣的忙碌,無數(shù)的工人猶如蟻群一般往來不絕,那些坐落在金山港旁的建筑物上的煙囪,正在冒著滾滾的濃煙。
此刻,那港口處的蒸汽機車車頭,拉響了汽笛,發(fā)出了巨大的轟鳴聲然后拉著那長長的車廂,向著那數(shù)里外的金山城進發(fā)。
現(xiàn)如今,這條鐵路,已然延伸到了數(shù)十里外,距離礦區(qū)已然不遠。
等到明年,打通與礦區(qū)的連接之后,那么那些礦石就會源源不斷地被運抵這里,送進那些工廠里邊熔煉。
只可惜現(xiàn)如今這里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大型礦產,只有金、銀、銅這些貴重金屬。
反倒是鐵礦,還有煤礦,仍舊沒有頭緒,這讓朱棣大感頭疼。
卻也是無可奈何,之前常二郎就已經告訴過朱棣,說是這殷商大陸的西部地區(qū),沒有煤礦,而且還說得那樣的斬釘截鐵。
朱棣雖然很愿意相信常二郎,但是他同樣也更愿意相信自己,總覺得常二郎雖然許多的判斷很有道理。
但是有些時候,有些話,說得過于絕對,就像常二郎說的在金山市向東進兩千四百里地左右,那里有一處兩河交匯處,就在那一帶有著一個巨大的煤礦。
呵呵……朱棣心說,自己現(xiàn)如今這點實力,能夠保證方圓五百里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結果常二郎這小子,直接給自己畫了一個兩千四百多里地之外的大餅。
這讓自己怎么啃,難不能讓自己把脖子伸到兩千四百多里地外去啃不成?
所以,無奈之下的朱棣,只能想辦法自己解決問題,好在從常二郎手底下薅來了好幾支探礦隊。
讓他們幫忙在金山城周邊尋找鐵礦還有煤礦,結果就是,鐵礦連影子都沒看到。
至于煤礦嘛,嗯,不能說有,只能說根本就沒有。
無比蛋疼的朱棣也甚是無可奈何,只能繼續(xù)老老實實地從大明那邊大規(guī)模采購煤炭。
畢竟現(xiàn)如今,不論是搞冶煉,還是燒水泥,又或者是使用蒸汽機械,以及給老百姓們取暖,都離不開煤炭。
雖然這里的木材資源十分的豐富,可是這里的那些參天古木,運回到了大明那邊,那就是天價。
一根巨木,就足夠運回兩船煤炭,這生意可以說不要太賺,唯一的問題就是耗時有點久。
好在現(xiàn)如今,往來于殷商大陸與大明之間的海船,每個月都有十多艘,讓人感覺,殷商大陸與大明之間的距離,仿佛也不像想象中那么的遙遠。
而此刻跟隨在那朱棣身后邊的那些火槍騎兵,則顯得輕松愜意得多。
這些火槍騎兵,之前都在那遼東待了不少的時間,對于北方的嚴寒,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認知。
原本聽聞這舊金山也十分靠北,原本以為還會如那遼東一般的來寒,結果到了這里之后才發(fā)現(xiàn),一點也不像自己所想的那般。
只不過,聽那些當?shù)氐囊笊踢z民所言,一旦遠離了金山市,越是靠近殷商大陸中部,那里的氣候就越寒冷,北方那酷寒的狂風,會從北直接吹到南。
那些地方的生存環(huán)境頗為惡劣,但是寒冬過去之后,那遼闊的平原,肥美的水草,最是適合放牧和游獵。
而且這里可不像大明一般,什么豺狼虎豹,各種兇猛的野獸到處都是。
這里的那些殷商遺民口中的猛獸,一種是灰狼,那玩意的確很大,跟個小牛犢子似的,還有就是一種跟大明的熊類差不多的黑熊,再就是還有一種體格更大的棕色熊類。
另外就是有種比老虎小得多的貓科動物,倒跟大明所見的花豹差不多大小,于是就被朱棣命名為土豹,寓意這是殷商大陸土生土長的豹。
雖然猛獸也不少,但是肥美的水草,遼闊的平原,還是讓朱棣起了心思,從那大明販運大量的牛羊來到了殷商大陸。
現(xiàn)如今,那些牛羊,已然開始悠閑地邁步在這片遼闊而又肥美的土地上吃吃喝喝,相信用不了太久的時間,就能夠繁衍壯大起來。
隨著那些大量海船的往來貿易,現(xiàn)如今,殷商大陸這邊,不但將大量的殷商大陸特產物產販往大明。
而同樣,許許多多大明的物產也都被運抵了金山市這邊。例如那蜀地的蜀錦,還有那來自于兩廣的蔗糖,以及各種來自于南洋的香料。
當然也少不了從那邊販來的各種罐頭食品。
另外,現(xiàn)如今,在朱棣的指示之下,許許多多大明的特有物產、菜蔬,也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成長,生根發(fā)芽。
用不了太久的時間,自己就能夠隨時隨地的吃到那些自己喜愛的食物。
例如那京師的烤鴨,還有其他各種美味。
而這港口,已然又比朱棣剛剛抵達之時,又增建了不少的建筑物。
特別是那堆放在距離港口不遠處的煤山,哪怕是隔著數(shù)里,都能夠看到那座黑色山峰。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夠在這片大陸之上,發(fā)現(xiàn)煤炭和鐵礦。
畢竟貴重金屬雖然值錢,可問題是社會的發(fā)展所需要的鐵和煤都沒有,這就真有點扯了。
朱棣蛋疼之余,也只能琢磨著,等到明年開春之后,再委派出一支能夠深入殷商大陸腹地的探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