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海蘭與阿蘭那亮晶晶的眼眸,蔓兒嘴角微揚,淺淺一笑點頭答道。
“這是自然,那里不在這宅院,而是他入職沈陽之后,就特地置辦的一所宅院,拿來改造制作的玻璃花房!
聽聞那里邊的建筑物,竟然是用玻璃為墻,就連那屋頂也大量采用玻璃,整個花房在整個白天都能夠接受光照。
而且由于是在室內(nèi),又有取暖設(shè)備,保證了花房內(nèi)的室內(nèi)溫度十分恒定。
再加上有專業(yè)的花木匠人打理,所以才會有寒冬臘月里賞花的機會。
而這個時候,三人聽到了腳步聲傳來,不多時,便看到了常二郎掀簾而入,蔓兒這才剛剛站起了身來。
那海蘭與阿蘭便快步上前,一人接過常二郎的手套,一人接過他的皮袍,掛到旁邊。
常二郎也是道了聲謝之后,便來到了蔓兒的跟前,詢問她今日的情況如何。
這些日子,海蘭與阿蘭在蔓兒的盛情邀請之下,幾乎隔三岔五就會出現(xiàn)在府邸里邊,而且每一次都會被邀請留下來用過晚餐之后才會離開。
每一次,兩女都會十分主動地上前來幫剛剛回家的常二郎解衣去帽。
一開始常二郎還有些拘束,可是看到不論是蔓兒還是兩女都顯得那樣的自然,常二郎婉拒幾次之后也就放開了。
畢竟能夠有這對一雙美艷動人的雙胞胎姐妹拿自己當(dāng)老爺侍候,常二郎還是覺得很有成就感。
就像此刻,那海蘭將自己的帽子掛到架子上之后,又走到了跟前來,主動地替自己解那官袍。
看著她俏生生地站在自己跟前,一雙靈動水潤的眸兒飛快地眨巴著,那雙柔若無骨的纖手正在給自己解著那些帶、扣。
雖然還隔著衣物,可是那種觸感,讓常二郎感覺就像是有什么小寵物,正在那里挨挨蹭蹭,那種癢,似乎能夠癢到心里去。
此刻海蘭自然也察覺到了些許的不對,這位常大老爺打量自己的目光,讓海蘭的心跳也陡然急切了起來,呼吸也隨之急促,讓那飽滿鼓漲的傲人酥胸起伏不定,越發(fā)誘人。
。。。
“大官人,您,您把胳膊抬抬,奴家才好給你解……”
常二郎趕緊把目光移開,壓下心頭綺念,下意識看著蔓兒看去,卻看到蔓兒此刻正在那里收拾棋盤,似乎什么也沒注意到一般。
等到那海蘭將官袍脫下轉(zhuǎn)身拿去掛的功夫。
與海蘭并無分別的阿蘭那軟軟糯糯的嗓音,悄然地在常二郎的耳邊響了起來。
“大官人,我姐姐好看嗎?”
行得正,坐得直的常二郎著實說不出違心之語,不過此刻又實在不便表達意見,只能嗯了一聲,再配合上點頭來表達自己的審美一直都很在線。
“老爺,快坐下吧,看您一身風(fēng)塵仆仆的,這又是在外面跑了一天吧,手都快要凍透了……”
蔓兒握住了常二郎那寬厚的大手,甚是心疼地道。
“無妨,主要還是這一場大雪,來得比較突然,所以我就到城外走動走動,看看那些昔日的貧困戶還有那些孤寡老弱們可有什么困難!
說到了這,常二郎亦是成就滿滿地道。
“好在之前各種準(zhǔn)備工作都推進得十分的順利,那些貧困戶還有孤寡老弱們,都能夠住在溫暖的屋子里邊,還有熱湯可飲,也不會餓到肚子!
聽到這話,一旁的阿蘭則兩眼亮晶晶地看著常二郎,柔聲贊道。
“這一切,其實也都是大官人您的功勞,若不是您來到了咱們這里,哪會有現(xiàn)如今路邊不見遺骨尸骸,家家得以飽食暖眠的盛景!
“妹妹說的極是,大官人沒來這里之前,奴家和妹妹也曾經(jīng)來到過這沈陽城!
“那時候奴家年紀(jì)尚小,來的時候才是初冬而已,可是沈陽城內(nèi)外,到處都是凍斃于道旁的貧苦百姓,還有不少人,都在沿街乞討……”
聽到了海蘭這話,常二郎亦是眉頭大皺,也是,正是因為元蒙不得人心,所以大明才能夠順利地光復(fù)這里。
而到了現(xiàn)如今,看著這干凈整潔的城市,哪怕是已經(jīng)冰天雪地,但是卻也沒有哪怕是一位百姓,為了口吃的而凍死在郊野之地。
另外就是,每個村的贍養(yǎng)堂內(nèi),呆在那里的孤寡老弱,至少不至于被餓著,還能夠有溫暖的鐵爐子保證他們的舒適度。
特別是今日,常二郎去到離城二十里地之外的一處村落,那里足足有五位孤寡老人,還有三位失去了父母的孩童。
在官府的支持之下,在那個村落里邊,特地興建了一座土坯房的院子,作為那個村子的贍養(yǎng)堂,由三位中年婦人輪班照料這八位孤寡老幼,給他們料理飯菜,讓他們能夠吃得飽飯。
另外還有那三名孩童,每天都會前往村學(xué)去學(xué)習(xí),晚上之后才會回贍養(yǎng)堂。
不但能夠保證那些老人能夠有飯吃,有衣穿,還有暖烘烘的鐵爐子保證他們在這樣的嚴(yán)寒天氣中,不至于被凍出病來。
而常二郎前往巡視,可以讓那個村莊上上下下,見到常二郎時,那種虔誠而又感激的態(tài)度,讓常二郎既欣慰又慚愧。
欣慰的是,自己做出來的這些事情能夠看到效果,讓他們得以安居樂業(yè),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年輕人可以學(xué)習(xí)知識,還能夠在未來有機會自食其力。
慚愧的是,那些百姓們對自己的態(tài)度,仿佛覺得這不是官府應(yīng)該做的,而是自己這位青天大老爺大發(fā)善心,才能夠讓他們脫離那苦難的命運。
不過好在,這些人的態(tài)度,也讓常二郎越發(fā)地覺得自己所作所為的意義所在。
只有當(dāng)自己能夠全心全意的為這些遼東的老百姓們服務(wù)時,老百姓們才會真正地把自己當(dāng)成大明的子民。
今年的寒冬,已然讓那些老百姓們感受到了官府所帶來的溫暖,等到了明年,大家干活的精神頭一定會更足。
而且今年,由于自己忙著解決那些士紳鄉(xiāng)賢,導(dǎo)致了許多州縣的老百姓們都有些惶惶不安,導(dǎo)致耕耘的土地面積甚至還比不上前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