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此,怎么能讓大明對高麗王室一脈心生厭憎?
所以,現(xiàn)如今的自己,最重要的就是緊緊地握住兵權(quán),默默的積累威望與實力,靜待時機。
這一次,自己奉大王之命,率領(lǐng)高麗國精銳足足六萬人馬,可謂規(guī)?涨啊
為的就是寄望于能夠憑借著浩浩蕩蕩的龐大軍勢,令那明國的兵馬心生畏懼,最終知難而退。
只要自己能夠玩出一回這樣的套路,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必然能夠讓自己在高麗王國的威望大漲,稱之為一聲軍神亦不為過。
到了那個時候,國內(nèi)還有誰能夠在軍事方面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這么一想,李仁桂的內(nèi)心就越發(fā)地覺得美滋滋,隨著那大軍緩緩地進(jìn)抵至那鐵嶺衛(wèi)城不過五里之時。
隨著號令之聲響起,大軍終于停下了繼續(xù)前行的腳步,駐足在那里,與那此刻插滿旌旗的鐵嶺衛(wèi)城隔著數(shù)里平緩的田地。
此刻,天空有雁雀在不安的嘰嘰呱呱,那些田間地頭的小動物也都正倉惶的四下奔逃不已。
就在那李成桂正瞇起了兩眼打量那鐵嶺衛(wèi)的城防良久之后,忍不住露出了一個得意的笑容。
揚起了手中的馬鞭,指了指鐵嶺衛(wèi)城笑道。
“此城之中兵馬也就兩三千之?dāng)?shù),明軍妄圖憑借此城來擋我大軍,簡直就是螳臂當(dāng)車,不知死活!
此言一出,麾下一干高麗將校們都紛紛張狂地大笑不已,仿佛不如此,不足以表達(dá)他們的豪邁。
此刻那邊安烈策馬馳前,朝著那李仁桂大聲言道。
“府院君,請府院君準(zhǔn)末將先率精銳敢死之士攻城。”
李仁桂和顏悅色地示意那邊安烈稍安勿躁。
“邊將軍不必如此,來人,將此勸降書射上城頭,告誡那些明軍將士!
“我們高麗大王心慈仁善,如今不過是為了收回故地。所以,只要他們愿意棄城而走,本帥愿約束將士,放任他們離開!
這番話,讓邊安烈忍不住心悅誠服地朝著李仁桂一禮。
“府院君真不愧是真君子,明明我們彈指可滅城中之?dāng),可是府院君卻雅量如此,若是那些明軍再不識抬舉,那就是自取滅亡!
。。。
很快,就從那正在整隊的高麗大軍之中,馳出了十?dāng)?shù)騎,朝著這邊飛馳而來,隨后,開始朝著城頭之上開弓射箭。
寥寥十?dāng)?shù)支羽箭,自然對城頭之上頂盔貫甲的大明精銳構(gòu)不成任何的威脅。
但是那一根根羽箭箭桿上綁著的勸降書,很快就陸陸續(xù)續(xù)地送到了那許指揮使的手中。
看著那勸降書中那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遣詞造句,許指揮使感覺自己特娘的都快要氣得七竅生煙了都。
“高麗小兒,安敢如此羞辱于我大明!”
不說其他,棄城而逃的話,他許某人莫說性命保不住,就連一家老小也不會有好下場。
哪怕是戰(zhàn)死沙場,自己的兒女至少還能夠有獲得恩蔭的機會,父母也指不定能夠得到朝廷的誥命。
“諸位弟兄,爾等與許某人袍澤多年,刀山火海闖了不知道多少回,方才有了今日!
“如今,一個小小的高麗,居然敢對著我等大明天軍大放厥詞,盡極羞辱!
“若是我等棄城而逃,哪有顏面去面對家鄉(xiāng)父老,去面對皇帝陛下。”
“倒不如,隨許某一同死守待援,拼他娘的……”
隨著那許指揮使拔出了腰間的戰(zhàn)刀,大聲地激勵士氣,原本顯得有些沉寂的將士們,在許指揮使的激勵之下,紛紛地大聲呼喝起來。
聽著那從鐵嶺衛(wèi)城方向傳來的喧囂,再看那城頭之上揮舞的旌旗,李成桂的臉色漸漸地陰沉了下去。
“看來啊,這些明人,當(dāng)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淚啊。”
“邊安烈,給你五千人馬,不管你用什么手段,若是能破此城,本帥不吝賞賜!
“府院君放心,末將不破此城,愿意提頭再見!
邊安烈猶如吹牛逼一般的擲出豪言壯語,開始大聲地下達(dá)軍令。
很快,便從這漫山遍野的六萬大軍之中,分割出了一部,推動著那些已然抵達(dá)的攻城器械,捉刀執(zhí)盾地,朝著鐵嶺衛(wèi)城越走越近。
“三百步……二百五十步,二百步,弩車瞄準(zhǔn)對方的攻城器械發(fā)射!”
伴著尖嘯聲,一根根粗壯的弩矢,化為一道道的黑色疾電,扎向地面的高麗兵馬。
有些弩矢正中攻城器械,巨大的毀傷力量,直接洞穿了那些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攻城器械。
甚至有些弩矢連續(xù)穿過數(shù)名高麗士卒之后,半截弩矢都扎入地面。
可即便如此,卻也不能阻止那些高麗士卒前進(jìn)的動力。
看著那漫山遍野,朝著城池殺過來的先頭攻城部隊,許指揮使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正要繼續(xù)鼓舞激勵士氣。
就在這個時候,頻頻地聽到了上方的哨塔上傳來的尖叫聲。
“大人,大人,你快看那邊,大批的騎兵,咱們大明的騎兵……”
許指揮使出一干將領(lǐng)滿臉錯愕地朝著那個方向望去,可是此刻那個方向的山梁,讓他們的目光無法穿過。
不過他們也都注意到了那山梁后方的滾滾煙塵。
許指揮使趕緊推開身邊的袍澤,三步并作兩步的趕到了哨塔下方,然后朝上連續(xù)攀爬數(shù)級之后,終于看到了。
他看到了那個方向,衣甲鮮明的大明精銳騎兵,正朝著這邊奔涌而來。
而且打著的正是那位遼東都司的話事人,涼國公藍(lán)玉的旗號。
“來得這么快?”許指揮使此刻當(dāng)真是喜出望外。
正在前方領(lǐng)軍向著鐵嶺衛(wèi)城進(jìn)逼的邊安烈,以及后方坐鎮(zhèn)地大軍中央的李成桂,也都同樣也感覺到了些許的不對勁。
城上的那些明軍似乎沒有了之前的驚慌與騷亂,甚至頻頻地朝著那西北方的方向張望不已。
這讓邊安烈倍感好奇,下意識地從馬背上站起了身子,想要打量一下那個方向到底都有什么。
第一眼望去之時,什么也沒有看到,可是很快,他就看到了,有紅色的事物,正從那山梁后方顯現(xiàn),然后翻過山梁,朝著這邊奔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