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喘著粗氣,抖了抖掌中那柄染血的長刀,緩步在這京都的王宮之中緩步而行。
此刻,由于北朝的那些扶桑武士負隅頑抗,甚至在發(fā)現(xiàn)攔不住大明的鐵騎之后,意圖想要放火阻敵,為他們所侍奉的公卿們爭取到逃亡的時間。
不過可惜的是,他們所做的一切完全無用,反倒激怒了明軍,直接調(diào)來了十數(shù)門騎兵炮。
之后就簡單了許多,如今,王宮外圍已然完全地陷入了火海之中。
至于那京都城內(nèi)的許多公卿的家宅居所,如今也都是烈焰熊熊不可止歇。
看到了殺氣騰騰的耿炳文快步趕了過來,那幾名此刻渾身浴血的將士趕緊讓到了一旁。
“見過將軍!
“后小松呢?”耿炳文話剛剛問出了口,就看到了此刻地上倒伏的一好些尸首。
“問你們話,后小松呢?”
“末將不知,末將不通倭語,喝問之后,這些矮挫子嘰哩哇啦一通亂叫,居然還想要沖咱們動刀子!
“這末將想忍,可是弟兄們?nèi)滩蛔。樖志徒o全宰了!
“……你們,你們這幫混賬!”耿炳文看著那一具具不是斷手就是斷腳,要么腦袋掉了的尸體,當真是無語到了極點。
原本還以為能逮點活的打聽打聽,結果居然成了這副鬼樣子。
“來人,趕緊把之前抓到的那幾個自稱公卿的倭人送過來,讓他們好好看看,到底哪一個是那后小松!
“將軍,將軍,足利義滿那老小子已經(jīng)逃了,我們搜遍了他的府邸,雖然宰掉了不少足利氏的人,可是就沒找到他!
“找不到……罷了,不過記得把那所謂的將軍府給焚了,來一趟,總不能什么也不做!
很快,幾位源氏的公卿趕到了這里,只掃了兩眼,就直接拜倒在地,開始鬼哭狼嚎起來。
耿炳文頓時心頭一松,不消說,肯定是那后小松就在這堆尸體之中。
一名將領聽得凄凄慘慘的嚎哭之聲,甚是不耐,上前提起一名公卿,一個大逼兜子抽了過去。
“哪個是后小松,說!”
對方立馬收聲,趕緊指著那人堆之中一個掉下來的腦袋道。
“上國將軍,那顆腦袋,就是我們天,我們的國主后小松的腦袋!
“很好,這倒也省得再動刀了,趕緊拿石灰腌好,告訴弟兄再有兩刻鐘,就開始鳴金撤軍,不得追擊逃離京都的敵人。”
“告訴陳參將,讓他率火槍騎兵負責斷后!
隨著那耿炳文的軍令下達,很快便傳遞到了每一位明軍將士的耳中。
此刻的京都城內(nèi),已然是一片火海,無數(shù)的倭人此刻嘰啦鬼叫的來回奔走。
而他們看著這些一個二個高大得猶如鬼神一般的足利軍將士,還有那些同樣也遠遠超過倭馬的高大良駿。
正在這京都城中反復地肆虐,好在他們并不主動殺人,而只是將人驅(qū)趕出城,并且點燃一切可以燃燒的建筑物。
足利義滿,此刻正跪倒在那位于京都東邊的山嶺之上,滿臉皆是悲傷、憤怒與驚懼交織。
此刻,就看到遠在十數(shù)里外的京都城,仿佛已然完全地陷入了沖天的烈焰之中,此刻哪怕是已經(jīng)天光大亮,但是那熊熊的大火,仿佛連天邊的朝陽也為之暗淡無光。
此刻,幾位老朽的公卿,在小姓、隨從的攙扶之下正朝著這邊趕來,來到了足利義滿跟前,看著這里至少還有過百的足利氏武士以及不少逃出來的大臣公卿,總算是松了口氣,軟倒在地喘息不已。
而一位公卿東張西望半天之后,臉色漸漸地白了起來,忍不住回頭看向那山下遠處,正在燃燒的京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湊到了足利義滿的身邊小聲問道。
“將軍,將軍閣下,陛下何在?”
“一直沒有看到陛下,不過有人說是看到原本陛下意欲從王宮后門遁出。
結果沒想到,那賊軍來得太快,將陛下等人又逼回了王宮!
說到了這,足利義滿的眼眶都濕潤了,自己這位幕府大將軍容易嗎?
泥瑪?shù),楠木家的狗東西沒完了是吧?老子看是你個人材,三番五次的派人去勸你,就是希望你能夠歸順于我,然后我還決定不計較你過去對北朝做過的那些破事。
現(xiàn)在踏馬地又來這一出,你小子這是捉北朝天皇捉上癮了是吧?
一想到之前讓楠木正儀那個狗東西抓了天皇之后,自己可是折騰了好久,總算是才把人心又漸漸地聚攏在了一起。
現(xiàn)在倒好,眨眼的功夫,怕是這位新上任的倒霉孩子后小松十有八九又要被擄掠走了。
而且這一次對方更狠,整個京都這么燒下來,怕是沒有個一二十年,恢復恢復不起來。
“楠木正儀,八嘎!”足利義滿拔出了腰畔的倭刀,憤怒地指天畫地的怒吼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又得見十數(shù)騎殘兵,正朝著這邊倉皇行來,這邊自然有人迎上前去接洽。
很快,這支隊伍幾名武士,抬著一具擔架,來到了足利義滿的跟前,此刻,看著那躺在擔架上,身形瘦弱得猶如一個孩子般的躬仁親王身上裹著染血的繃帶,他已然奄奄一息,出氣多,進氣少。
一旁的武士向足利義滿哭訴,他們一行比后小松先一步離開了王宮,只是才走出沒多遠,就有一隊兇殘無比的騎兵朝著他們沖來。
而且每個人的手中都有著一根會噴火的棍子,遠在百步之外就能夠傷人,直接讓他們死傷過半。
而躬仁親王也是腹部挨了一下,差點當場就摔下馬去,可是現(xiàn)在,躬仁親王那副模樣,明顯已經(jīng)快要不行了。
“對了將軍閣下,在下聽到了那些打著楠木氏旗號的人,說的乃是大明雅言……”
此言一出,一干逃亡至此的那些北朝公卿大臣們嘩然一片,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應該用什么語言來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
“莫非,楠木正儀已經(jīng)投誠了大明,然后與大明合作,意圖要對我北朝趕盡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