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壽看著親爹,此刻腦子都有點嗡嗡的,這分明就是有點興奮過度了。
那些華夏遺民遠渡萬里重洋回到故土,特來向大明天子朝貢之事,可謂是整個大明人盡皆知。
作為跟常二郎同為一個投資團伙的成員,徐增壽自然也很清楚那殷商大陸到底有多地大物博。
可以說,那九州島,怕是還沒有上?h大,可是那殷商大陸,卻足足有三四個大明帝國一般遼闊。
而且那里物產(chǎn)豐富,重要的是地廣人稀,之前一幫子老兄弟都在討論,不知到有生之年,能不能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
可是徐增壽真的沒有想到,自家姐夫居然如此給力,將有可能成為第一位被分封到那殷商大陸去的親王。
若是永鎮(zhèn)殷商大陸,而自己作為小舅子,若是能夠跟隨姐夫前往,怎么也能夠吃香喝辣,而自己一身本領(lǐng)也算得上是有了用武之地。
而不需要在大明這邊,只能混吃等死。
“爹,此事若是真的話,孩兒愿往,愿意追隨姐夫,啊不……愿意追隨燕王殿下同往殷商大陸,為我大明開疆拓土,創(chuàng)萬世之基!
看著跟前這位激動得有點語無倫次的三兒子,徐達內(nèi)心著實是分外的復(fù)雜。
畢竟那殷商大陸遠在萬里之外,需要飄洋過海。
“增壽啊,你可要想清楚,此事絕非兒戲。”
徐增壽毫不猶豫就朝著親爹拜倒在地言道。
“爹,孩兒明白,孩兒其實也很想跟父親一般,追隨陛下,創(chuàng)不世之功。只可惜如今,天下漸漸承平,已無孩兒用武之地。”
“孩兒只能如那李景隆、湯老三一般,逍遙自在混日子!
“而現(xiàn)如今,素有遠志的姐夫,既然有了分封為王的可能,這對于孩兒而言,亦是可以盡展胸中所藏的機會!
看著拜倒在跟前,激動得不行的好大兒,徐達上前攙起了徐增壽,拍了拍他的肩膀。
“汝此去,今生你我父子……怕是難有相見之期啊!
“爹!”徐增壽兩眼一紅,又差點拜倒在地,卻被親爹那有力的大手給扯住。
“孩兒不孝……可孩兒不愿如此蹉跎一生!
徐達沒再多言,只是重重地拍了拍徐增壽那已然變得寬厚的肩頭,想了想,吩咐道。
“你這些日子,多帶一帶老四,讓那小子盡快把你身上的擔子給接過來。”
“上位已與老夫商議過,等到此番,那支送殷商遺民的船隊歸來,就將開始分封!
“也就是說,最遲明年。”
“孩兒明白,接下來的日子,孩兒一定會好好的帶著老四,可不能讓咱們徐家吃虧!
聽到了這話,徐達瞪了一眼徐增壽。
“常二郎那小子還是很知禮數(shù)的,怎么可能讓咱們徐家吃虧!
。。。
常二郎看著姐夫哥傳回來的鴿信,不得不嘆服,一旦開始認真辦事情的姐夫,果然很是雷厲風行。
干脆利落的就將自己原本頗為擔憂的事情給解決掉。
而姐夫哥在夸功之余,自然是來信求助,畢竟設(shè)立新機構(gòu)之事既然已經(jīng)辦成,那么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就是如何組建新機構(gòu),其中的人員構(gòu)成又將如何?
畢竟之前二人只是討論了一個大概的草案而已。
例如設(shè)皇家科學院,將會有院監(jiān)一人,與祭酒同,職從四品。負責全權(quán)管理皇家科學院事務(wù),主持教學活動。
再有就是科學院司業(yè)一人,正五品,協(xié)助院監(jiān)處理日常事務(wù),分管教學和管理工作。
監(jiān)丞,正六品,負責具體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紀律。
但問題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這邊的師長稱謂,最好不要與國子監(jiān)的那些傳道授業(yè)的教學官員同名。
對于朱標這樣的要求,常二郎覺得這實在是太簡單不過了。
畢竟自己干這些屬于是老手中的老手,很容易就可以解決問題。
國子監(jiān)那邊真正教書的,也就是五經(jīng)博士,還有就是助教。
既然想不叫這個名,那豈不簡單?咱們可是皇家科學院,那么就直接叫院士,或者是諸科院士,同樣也是從八品負責教授諸科之學,并且是每一科,設(shè)院士兩名,從九品的副院士四到八名之間。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每一科,都需要往細致的方向去分,光是一個農(nóng)學里邊,就有專門研究土地肥力,鹽咸度的老師,還得有專門研究如此增加肥力提高產(chǎn)業(yè)的老師。
更別提還有搞各種作物種子雜交,以及優(yōu)育良種的老師。
而且常二郎的理由也十分的充足,學習四書五經(jīng),重點是看那些學生們的對于書籍的理解能力和作文章的天賦。
可是諸科之學,最講究的就是嚴謹,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懂就是懂。
不論是算學,還是農(nóng)業(yè),又或者是地理學等等諸科之學,必須要言傳身教,方才能夠讓知識傳遞不斷檔,方才能夠推陳出新。
。。。
再有就是,關(guān)于皇家科學院的學子,畢竟之后,他們算是官員?還是算是什么?
關(guān)于這個問題,著實也讓常二郎犯起了難,畢竟這些學子畢業(yè)之后,很大的可能將會流向社會,或者是流向那些工廠,流向那些商貿(mào)團體。
反倒是憑著這一身本事,留在朝廷體系內(nèi)的不會太多。
畢竟朝廷需要的,最多也就是一些專業(yè)性的人才。
而且常二郎的心里邊所考慮的就是,先讓朝廷重視科學,然后自己這邊正好把大量的學子還有老師都塞進那皇家科學院去。
如此一來,皇家科學院,誰最具有話語權(quán),當然是老子常某人,其他人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而且為了杜絕那些偷奸;嘶爝M這純潔的科學隊伍。
那就必須要從根子上搞好,規(guī)定好一切,唯有打好了根基之后,這才不必擔心皇家科學院會變質(zhì)。
只是這該怎么弄,常二郎也頗為頭疼,朝廷為天下培養(yǎng)科技人才,這是必然的。
但是有一些人才,朝廷肯定是急需的,例如農(nóng)業(yè)官員,例如工部官員,還有就是負責財政的那些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