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德與一干殷商遺民在王縣丞與張縣尉的招待之下,又好好地享受了一頓豐盛到令他們頭皮發(fā)麻的晚宴。
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食物居然會有這么多的花樣,這么多的烹飪手段,就連滋味也快要讓自己的舌頭忙不過來。
而且還給出他們這些殷商遺民,每人都制作了幾套衣物,既有純棉的,自然也少不了絲綢面料的。
這些新衣,自然是大明的衣著款式,當他們都換上了這種華貴而又舒適的衣物,不再感受到那粗麻與獸皮與皮膚摩擦的粗糙感。
特別是絲綢那種絲滑無比的手感,更是讓一幫糙老爺們不時就會下意識地摸摸自己的胸襟,又或者是衣袖。
好在王縣丞與那張縣尉可是常二郎身邊最為親密的戰(zhàn)友,提前就得到了叮囑,自然不會嘲笑這些猶如土老冒一般的殷商遺民。
而是帶著他們夜游上?h,好讓他們能夠欣賞到大明上?h城的繁華。
等到他們出了宅院的那一瞬間,看著那碼頭上,以及港口外街市之上那密密麻麻的燈火,甚至讓那原本應該漆黑的夜空都多上了一絲色彩。
直接就將他們震撼到無以復加,走行在那已經(jīng)完全硬化的街道路面上。
道路兩側(cè),都有著排水溝渠,街道上顯得那樣的干凈而又整潔,
看到了,處處都是燈火通明,那一個個亮著燈火的商鋪,沿街叫賣的販夫走卒,還有那些提著燈籠游蕩的年輕人,打著傘,彼此依偎的小年輕。
還有各種各樣的燒烤美食,讓香味撲鼻而來,誘人食欲大動,更看到了那些高大的駿馬打著那種漂亮的四輪甚至是六輪的馬車在街道上馳行。
他們甚至還特地上了一輛班車,沿著上?h的一環(huán)路逛蕩了一圈,最后更是將他們拉到了那座黃浦江大橋之上。
迎著江上的風,俯首打量著那距離橋面足足有十數(shù)丈的江水從橋下奔騰而過。
而那延綿黃浦江兩岸那十數(shù)里的燈火,看得他們一干人全部都目瞪口呆,久久都回不過神來。
。。。
轟隆隆,轟隆隆……伴隨著那蒸汽機車的轟鳴之聲,老朱、李善長與湯和等人皆盡坐在車廂之中。
此刻,外面正有錦衣衛(wèi)在策馬飛馳,可是那種全力奔馳的速度,終究不能持久,漸漸地就被那仿佛永遠也不知道疲倦的蒸汽機車遠遠地拋在了身后。
打量著這一節(jié)足可以坐下一二百號人的長長的車廂,聽著常二郎的介紹,這是在前些日子,剛剛研發(fā)出來的最新樣車。
隨著傳動裝置得到了結(jié)構(gòu)性的改良之后,令這輛蒸汽機車不論是載重,還是時速,又再一次地拔高了一個臺階。
現(xiàn)如今,這個蒸汽機車的車頭,可以拉上大約五節(jié)這樣滿載乘員的車廂,仍舊可以維持每個時辰七十到八十里的速度飛馳。
說到了這,常二郎忍不住有些遺憾地拍了拍跟前的小桌子道!翱上,還沒達到我的要求……”
話音未落,就聽到了跟前一聲脆響,卻是那湯和瞪起了眼珠子。
“你小子知道不知道你都在說些什么,這么個東西,能拉五節(jié),那可就是六百來號人,每個時辰能七、八十里,那么一天一夜下來,足可跑上近千里路途。”
“結(jié)果你小子居然還在這里這么矯情地告訴老夫,你還不滿意?”
旁邊那位特別熱愛這些鋼鐵機械的朱棣趕緊插嘴解釋道。
“湯叔叔,您是不知道,常二哥發(fā)明出這蒸汽機車,至今也不過數(shù)年光景,最初的蒸汽機車,也就只能拉著千斤重的東西在這鐵軌上跑。
一個時辰怕也不到二十里地,可是現(xiàn)如今,卻能夠拉到數(shù)十萬斤的重物,一個時辰飛奔近八十里!
“……數(shù)年?!”一旁的李善長看著自己所乘坐的這龐然大物,再看看外面那飛快被甩在身后的風景,此刻,他當真很想要吐上一句槽。
如此神奇造物,簡直堪稱巧奪天工,結(jié)果,居然只要了短短數(shù)年當景。
就能夠只需要煤炭和水,就能夠拖拽著數(shù)十萬斤的重物,跑得如此之快。
一旁沉默良久的老朱,看向常二郎,和顏悅色地問道。
“賢婿啊,那依你之見,這蒸汽機車,什么時候才能夠到達你的理想狀態(tài)?”
這話讓常二郎陷入了沉思當中,現(xiàn)如今的蒸汽機車,已經(jīng)開始應用蒸汽兩次膨脹原理,創(chuàng)造了復脹式機車。
正是有了這個前提作為基礎(chǔ),常二郎覺得還能夠再把蒸汽機的功率繼續(xù)往上提一提,畢竟現(xiàn)如今還正在研究的矩形通風裝置(扇煙筒),以及利用廢氣熱來加熱給水的混合式給水加熱器也正在試驗當中。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兩項新創(chuàng)舉,不論是哪一項能夠成功,都必將會使得這蒸汽機車的載重以及時速都得到極大的提升。
“依小婿看來,大概還需要兩年左右,畢竟有些新技術(shù)已經(jīng)有了些眉目,目前尚處于小型化測試階段……”
“照小婿看來,至少應該能夠拖拽十節(jié)這樣的車廂,每個時辰的速度可以達到一百,甚至是一百二十里的速度,方可算得上成功!
“好小子,有志氣,照此看來,從京師,抵達洛陽,是一千五百多里,乘此車只需一日半就可抵達。若是想要抵達北平的話也只需要兩日可抵……”
老朱兩眼微瞇,目光閃爍不定,也不知道他此刻到底在盤算著什么。
半天之后,這才緩緩地點了點頭,又問出聲來。
“賢婿,如今這黃浦江,汝既有辦法,在此江之上架橋,不知那長江,汝可有辦法?”
“岳丈放心吧,只要能夠建造出第一座,就會有第二座,第三座,長江雖然寬廣,可是只要我們有心,就一定可以想出辦法修建起來!
常二郎斬釘截鐵地答道,現(xiàn)如今,上?h這里的第二座橋梁的勘測工作已經(jīng)全部完成,就是準備要在這里再修上一條鐵路橋。
準備直接修抵那位于青山中前所所在的上海青山大港,畢竟現(xiàn)如今,僅僅憑著一號橋,已經(jīng)感覺有些擁擠了,而且速度實在是快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