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安然地坐在那里,愜意地喝著茶,欣賞著那扶桑國君臣那震驚到扭曲的表情,還有那夸張的語氣。
感覺自己簡直就像是嚴寒的冬日,跳進了溫泉一般舒爽,又像是那炎炎夏日中,得到了一壺冰飲一般暢快。
沒想到啊沒想到,一開始濮英那家伙搞了一回事之后就開始放飛自己想要去浪,當時著實把李文忠給氣的夠嗆。
只能命那耿炳文這邊盡力牽制大友氏的大軍主力,不讓對方有回援的機會,一面還提心吊膽,生怕濮英麾下那一千火槍騎兵就此灰飛煙滅。
好在結(jié)局十分的完美,甚至濮英那貨不但將大友氏的兩座居城全都都付之一炬,而且還有大友氏的家臣愿意歸降。
可以說,極大地提振了民心士氣,這些日子以來,長崎這邊的那些扶桑國人上下都惴惴不安,生怕天朝王師抵擋不住那大友氏的十萬大軍。
而今天的這一份捷報,就足以令所有人心氣為之一振。
等到那徐行悟君臣傳閱了一遍這份捷報之后,李文忠便將這份捷報交給了親兵吩咐道。
“立刻去找人,將此份捷報抄錄百份,我要這長崎的老百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nèi),就知曉這份捷報的內(nèi)容。”
聽到了李文忠的命令,身邊的親兵直接拿著捷報飛奔而去。
很快就第一時間交到了那些文書的手中,這些文書抄錄好的捷報,就第一時間交予了那些差役,拿去張貼,之后,每一張捷報跟前,都會站著兩名差役,一位負責用倭語大聲宣讀,之后,又會由另外一位差役用漢語進行宣讀。
如此一來,令呆在這長崎的扶桑國民,又或者是明國的商賈與工匠們,也都能夠第一時間知曉了天朝王師所獲得的大捷。
整個長崎,在短短不到半天的時間內(nèi),就陷入了歡騰的海洋之中。
畢竟之前大家都顯得憂心忡忡,十分擔心各自的未來。
就像那些扶桑國的賤民,開始擔心未來能不能再吃上一口大米,而那些豪商則擔心大友氏兵馬殺到這里之后,會不會把他們?nèi)级缌,將他們的家資給洗劫一空。
至于那些明國人,同樣也很擔心自己的性命以及財物的安全。
可隨著這份捷報這么一張貼,令所有人都為之一振,不愧是天朝王師,僅僅憑著一千人馬,就能夠在那大友氏的腹地搞出這么大的事情,焚城兩座,殺敵超過自己數(shù)倍,還令那大友氏的家臣畏于天朝之威,愿意歸降。
如此看來,此刻大明抵御大友氏聯(lián)軍的王師可足足是那支偏師的十倍,那么大家的安全自然是很有保證才對。
而就在那長崎此刻一片歡騰之際,那正在快速撤軍的濮英,此刻卻陷入了迷亂之中。
就在他撤離到了距離登陸地點還有數(shù)十里之時,卻遇上了兩名使者,說是奉了兩位北九州大名河尻幸俊、詫磨軍勢之命,特地前來拜會天朝上將。
他們想要歸降天朝上將,愿意追隨天朝上將一起去攻擊那大友氏聯(lián)軍。
“將軍,我怎么覺得這幫子倭人就跟亂了套似的,一個二個降得飛快,現(xiàn)在不但降,還說要幫著咱們?nèi)スゴ虼笥咽下?lián)軍,末將怎么覺得像是個圈套似的!
“將軍,我倒不覺得有什么,畢竟現(xiàn)如今,我們憑著一千人馬,已然在這北九州一帶,打出了赫赫軍威!
“那些倭人,向來欺軟怕硬,更是看清楚了我大明天軍必勝,就想著趕來錦上添花唄……”
隨著麾下一干將校在跟前吵吵嚷嚷,各有各的道理。
濮英也是份外的蛋疼,都不知道應該聽誰的才合適,直到這個時候,濮英看到了那些此刻老老實實跪坐在地面,很虔誠地在那里狼吞虎咽著軍糧的大友氏降軍,頓時心中一動。
畢竟相比起自己人而言,想必這位很有腦子的扶桑國人,應該更懂得他們扶桑國人的行事風格才對。
“來人,去,把那位大友氏的侍大將給我?guī)н^來!
渡邊次郎聽到了天朝上將居然招喚自己,當即三下五除二解決了自己的口糧,滿足地舔掉了嘴角的食物殘渣,理了理自己的儀容,這才快步飛奔到了濮英跟前,直接一個標準的土下座。
“不知上將軍喚下臣前來,有何訓示?”
“我且問你,你可知道河尻幸俊與詫磨軍勢?”
聽到這兩個名字,渡邊次郎毫不猶豫地答道。
“下臣自然是知道的,當初大友氏時想要興師討伐長崎,下令北九州大名豪族會盟,言及此事。
此二人最先開始響應之后,卻又尋了各種借口與理由保存實力,只向聯(lián)軍提供了一些糧草而已……”
“下臣以為,此二人應該很清楚,大友氏妄圖螳臂當車,螞蟻撼樹。必定會失敗,所以他們才會做出這等自保之舉。”
“如今上將軍您在北九州立下赫赫威名,他們此時來投奔,下臣覺得,應當是真心,還請上將軍明鑒!
濮英最終還是在黃昏之時,同意接見這兩位北九州大名。
等到這二人只領著幾名貼身小姓,入了明軍隊伍,然后標準土下座貼地行禮,道出來意之后。
濮英不得不承認,渡邊次郎這廝還真說對了。
。。。
這下子,濮英的心情變得無比的復雜,自己已經(jīng)向大帥稟報了自己現(xiàn)如今已然功德圓滿,撤離在即。
結(jié)果現(xiàn)如今,又蹦出來兩位北九州大名,愿意出兵協(xié)助大明王師襲擊那大友氏聯(lián)軍主力后方,令對方首顧不能相顧,無法全力攻擊長崎防線。
這的確很令濮英心動,畢竟十萬人馬,終究不是十萬條狗,如果這二人愿意出兵襲擾大友氏聯(lián)軍后方城池,必定會牽制對方相當一部份兵力,可以極大的減輕那永興侯防御倭軍進攻的壓力。
思來想去,半天,拿不定主意的濮英終于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第一時間寫下自己的想法,放飛鴿信。
并告訴曹國公,如果大佬你有新的命令,直接傳書給那錦衣衛(wèi)扶桑所那幫鳥人,他們在北九州有收信鴿的鴿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