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驤皺起了眉頭,有些不太確定地朝著屬下望去。
“你敢確定沒有看錯人?”
“末將敢確定沒有看錯,那就是開平王次子常升。”
毛驤不禁有些懵逼。
難不成,他是在考場中做了什么傷天害理之事。
惹惱了考官,于是考官將他驅(qū)逐出考場的不成?
看到毛驤一臉呆滯地不吱聲。
前來稟報(bào)消息的屬下又接著道。
“末將特地打聽了一番,這才知曉。
常二公子每一場考試都是如此!
“入了考場半天之后,就會繳卷離開,絕不拖延。”
“……他瘋了嗎?”毛驤一臉難以置信地瞪起了眼珠子。
“我朝開國以來,不論是鄉(xiāng)試還是會試。
都從未有過這等提前繳卷離開的考生吧?”
“這個,末將就不知曉了!
毛驤又仔細(xì)地打量了一番,揮退了這位屬下之后。
便轉(zhuǎn)身朝著深宮疾步而去。
。。。
正在兢兢業(yè)業(yè)地處理著那些奏折的朱元璋聽到了門外的腳步聲。
眼角一瞥,看到了那毛驤正伸腦袋朝著屋內(nèi)張望。
“什么事?”朱元璋已然低下了頭繼續(xù)處理奏折。
但是隨著他喝問出聲,毛驤趕緊快步入殿,朝著朱元璋恭敬一禮。
“上位,臣打探到關(guān)于那位開平王次子常升的一些消息。
覺得有些奇怪,故爾特地來稟報(bào)上位!
此言一出,朱元璋手中的朱筆一滯,終于抬起了頭來。
“莫非那小子參加科舉惹出了什么是非?”
“這倒沒有,不過臣打聽到常二公子三次科舉考試。
每次都只會在考場里邊待上半天,到了午時左右,必定會離開考場。”
“……半天時間,就離開了?”
朱元璋也有些懵逼,咱記得,大明立國以來。
只聽聞過有考生拖延時間被驅(qū)逐出考場的。
可從來沒有聽聞過有考生主動提前離開的。
重點(diǎn)是這小子三天的考試時間。
他僅僅花了半天的光景,就拍屁股離開。
這特娘的考的是哪門子科舉?
那小子該不會是以為科舉就是過家家吧?
聽到了屋內(nèi)老朱那陡然變得粗重的呼吸聲。
毛驤的腦袋埋得更低了,內(nèi)心亦是忐忑地打起了鼓來。
幾個呼吸之后,毛驤這才聽到了老朱那冷漠的聲音響了起來。
“此番科舉,大約需要多少時間才能夠出結(jié)果?”
“上位,科舉結(jié)束之后,京師貢院一般需要十五到二十日左右方會放榜公布!
“其他各地,時間也多是二十天到一個月內(nèi)!
朱元璋黑著臉,背負(fù)起雙手在屋內(nèi)緩緩踱步。
“等到考官能夠離開貢院之日,讓他們第一時間將諸考生考卷呈上來!
“咱倒要好好看看,那小子半天的功夫,能夠?qū)懗鍪裁垂菲ㄎ恼隆!?br> 毛驤的腰彎的越發(fā)卑微。
揮退了毛驤這位大明首任錦衣衛(wèi)指揮使之后。
朱元璋在屋內(nèi)緩緩踱起了步來,眉頭緊皺,口中也不知道在嘟囔著什么。
最終他幽幽地冷笑了兩聲。
“你要是敢給咱寫狗屁文章,咱就會讓你明白咱的厲害!
這話,守在屋外的毛驤聽得汗毛倒立。
。。。
“諸位,現(xiàn)如今,我等閱卷已畢,也該到了最后排序的時候!
“現(xiàn)在就剩下這三份考卷,諸位以為!
“該點(diǎn)誰為解元,誰為亞元,誰為經(jīng)魁?”
為首的主考,將那三份考卷擺到了諸位簾內(nèi)官的眼前。
這幾位負(fù)責(zé)評判試卷的考官們,再一次各抒己見。
又再一次爭執(zhí)了起來,不過在那三份試卷之中。
所有人都認(rèn)定了其中一位考生的試卷,當(dāng)推為魁首。
只不過,那亞元與經(jīng)魁這兩個名字,讓人爭執(zhí)不已。
最終幾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頭疼的主考官身上。
“既然諸位難以決斷,那本官決定,除開這份解元的試卷。
這一份試卷為亞元,這一份,為經(jīng)魁,諸位以為如何?”
說話間,那位主考官,將那份他最為中意的考卷挪到了他的跟前。
將那另外兩份試卷推到了諸官中間。
作為主考官,他的話權(quán)力自然是份量十足。
反正這三份試卷原本就讓一干人等覺得不相伯仲。
現(xiàn)在主考官站了出來當(dāng)這個惡人,他們自然也就順?biāo)浦邸?br> 很快,亞元、經(jīng)魁的名冊,也都抄錄于兩份名冊之上。
而且此刻,陛下所遣來的宦官,已然在此等候著最后的排名。
一旦得到了最終結(jié)果,他便會立刻入宮,將其中一份名冊交予陛下御覽。
等到亞元與經(jīng)魁都抄錄于名冊之上后。
主考官鄧翰林搓了搓雙手,滿臉期待地道。
“那么諸位,現(xiàn)在咱們來看一看,今科京師鄉(xiāng)試的解元,是哪一位才俊……”
主考官笑瞇瞇地揭開了那糊名的封條。
這才剛剛揭開一部分,露出了考生的名字。
他臉上的笑容漸漸地凝固在臉上,變成了滿滿的疑惑與不解。
“常升……這名字,咱們直隸一帶,有哪位姓常的有名才?”
旁邊的一位考官忍不住小聲地提醒了句。
“才俊倒沒聽說過有姓常名升的,但是開平王次子,就姓常名升。”
瞬間,幾位考官表情齊齊一僵。
就連那位等候在此的宦官亦是目瞪口呆。
主考官的眼皮一陣抽搐。
“開平王次子常升,本官記得,陛下許他參加此次科舉……”
“不會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大人,你倒是繼續(xù)揭那糊命封條啊。”
只要全部揭下來,自然也就能夠真相大白。
因?yàn)闉榱朔乐钩霈F(xiàn)冒名頂替的可能性。
所以,考生除了要填寫本人的姓名、籍貫、年齡外。
還要寫上上至曾祖父三代在世情況,以及做官與否的履歷。
此刻,作為主考官的鄧翰林有些不自信地吸了口氣。
一咬牙一閉眼,用力一扯。
旋即,所有人仿佛都像是見了鬼一般倒吸了一口涼氣。
“開平王次子!”
“就那個不學(xué)無術(shù)的家伙?!”
“這,這怎么可能?”
“這也太不對勁了!
“大人,下官覺得這里邊必定有什么蹊蹺!
“都夠了!”臉色已然隱隱發(fā)白的鄧翰林頓喝了一聲。
鄧翰林把目光落在了等候在此的宦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