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玩弓的人都知道,弓箭這玩意想要射擊,靠的就是兩臂之力。
哪怕是再強健的弓騎兵,連續(xù)射擊一壺箭之后,就要休息很長時間。
可是這些燧發(fā)槍兵,呵呵,也就是端槍瞄準,不需要發(fā)力,耐力好點,一天開上一兩百槍完全不成問題。
如此一來,只要這槍騎兵形成了規(guī)模,面對五倍乃至十倍之?dāng),都可以立于不敗之地?br> 光是想一想,藍玉都覺得興奮到渾身戰(zhàn)栗。
要不是現(xiàn)如今這燧發(fā)槍的產(chǎn)量不大,而且他們也的確需要先期進行騎術(shù)訓(xùn)練。
藍玉當(dāng)真很想率領(lǐng)一支這樣的火槍騎兵,直接殺往草原,讓那些自詡弓馬天下無雙的元蒙韃子嘗一嘗大明火槍騎兵的厲害。
好在,這位好外甥給出來的謀劃,倒也省得自己拿這些才剛剛成軍的手下拿去北地磨礪,那樣一來,很容易提前泄密。
“舅父此去,遠隔重洋,一定要保重身體才是,另外,希望舅父您有閑暇之時,去那碼頭港口看看他們的修建進展情況!
“再有就是,我已經(jīng)在那里設(shè)立了商用的信鴿站點,舅父若是有事,可以直接通過他們來傳書,不必動用朝廷的通訊渠道!
常老二感覺自己就像是一位管家婆,喋喋不休的在舅父跟前嘰嘰歪歪。
沒辦法,誰讓自己這位舅父的性格過于剛直,跟娘親簡直有得一拼。
想想日后舅父的命運,常二郎覺得自己提前做再多的謀劃與布置也不為過。
而且說實話,常老二可不希望舅父在老朱的執(zhí)政末期成為唯一的名將。
那很不符合老朱家天下的構(gòu)想,指不定老朱突然來一個靈感,就想要翻族譜。
最好的辦法,那自然就是讓大明一直有對外的征戰(zhàn),讓朱標(biāo)這位姐夫哥能夠保持足夠的健康。
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老朱為了他的家天下,更為了他的好大兒未來手下有人可用,才不會率性而為。
“行了行了,你小子,簡直比你娘親還啰嗦。”
被常二郎煩得不行的藍玉站在了登船的碼頭前,抬手阻止了這個晚輩。
大巴掌重重地拍在常二郎的肩頭上,詳端著這張年輕的臉龐。
“原本老夫還想叮囑你一二,結(jié)果倒好,你想的遠遠比舅舅更加周全!
“舅舅也沒有什么可以叮囑你的了,只希望你早日成親,早日多生些娃娃。
莫跟你兄長似的,成親到現(xiàn)在,連個蛋都沒下!
“舅父慎言吶!我兄長還年輕,肯定很快就會有,您可是長輩,說這樣的話不合適吧!
常老二臉色一黑,恨不得抬手堵住這個口無遮攔的親舅舅。
“行行行,我不多說行了吧,就咱們舅甥倆又沒外人,平日里我怎么可能說這樣的話!
“行了,走了,記得有功夫,去看看你舅母還有你表弟,那小子要是皮,你就代老子收拾他,說是我說的!
看著藍玉昂首挺胸登船而去,常二郎努力地擠出了笑臉,頻頻揮舞手臂,送別這個讓人不省心的舅父。
呵呵,代表舅父去抽表弟,自己倒是很樂意,不過他又沒招惹自己,抽他豈不是落個欺負弱小親戚的罵名?
看著那舅父登船之后,上海海警快速炮船船隊,早早的就已經(jīng)張開了風(fēng)帆,游弋在外。
除了朝廷派去護送的水師之外,上海海警船隊,則屬于是常老二對于舅父藍玉的關(guān)愛。
反正這幫子家伙,就該多到海面上去折騰磨練,現(xiàn)如今,這只海警船隊,冷兵器已經(jīng)成為了次要的選擇。
所有水手,人手一桿燧發(fā)槍,每艘炮船都裝配著火炮,還有擲彈兵。
有了他們保護舅父一行的安危,怕是那些海盜都還沒能看到舅父的臉,就已經(jīng)全都沉入了汪洋大海的水下。
時間一點點的過去,藍玉一行,也已然變成了常二郎視線內(nèi)的小不點。
而此刻,常二郎又等到了一支商船隊的到來,為首者看到了常二郎在此,趕緊屁顛顛地下來向常二郎見禮。
“敏叔,你不是在琉球國那里呆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回來了,可是有事?”
常二郎趕緊抬手扶住,頗為好奇地問道。
“二公子,琉球的北山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與中山國國王察度的弟弟泰期。
此番都已隨船隊而來,就是想要跟二公子您協(xié)商那出兵事宜!
“事關(guān)重大,小人便親自護送他們過來……”
聽到了常敏這話,常升嘴角下意識一歪。
“他們?nèi)也皇且幌蚨紕莶粌闪?怎么這會子居然這么整齊,全都過來了!
“還是是因為二公子您提到的,只要他們出兵,出力多,戰(zhàn)績強之人,可得到更多的土地與人口……”
“他們此番之所以一同前來,就是因為擔(dān)心自己沒來會吃虧,所以嘛,您瞧……”
。。。
常二郎順著那常敏的手指的方向望去,就看到了此刻這艘靠岸的船只上出現(xiàn)了三撥人,一副大家相互都看不順眼的樣子。
可是在看到自己就站在碼頭上之后,一個二個全都換上了諂媚的笑容,快步行來。
常二郎自然是好好地跟這三位都寒暄一番,正要邀請這三位回府一述。
“大人您貴人事多,我等此番前來,只是希望大人您能夠給我們做個見證!
“……既然如此,常威,就在附近找間適合的酒樓,三位請吧。”
他們這就屬于是非正式的訪問,自然不必去見大明的太子殿下。
因為他們的目的十分簡單,就是希望常老二能夠作為中間人給出建議。
之前,中山國覺得自己最強,愿意出兵兩千,結(jié)果沒想到,北山國與南山國生怕自己吃虧。
也都咬緊牙關(guān),也要各出兩千,結(jié)果中山國急眼了,把兵馬漲到了三千之?dāng)?shù)。
北山國與南山國覺得自己也不是不行。
可是他們這么折騰下來,奉了常二郎之命留在那邊控場的常敏也有點頂不住這三個小國的騷操作。
而且他們再這么折騰下去,很容易導(dǎo)致民生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