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時光荏苒,轉(zhuǎn)眼就到了小女兒劉媛媛即將出嫁的日子了。
府城劉家早就提前準(zhǔn)備好了,因為劉媛媛到時會從府城劉家出嫁,嫁妝也是在這邊抬到高家。
此時,周安安在劉媛媛的閨房內(nèi),坐在一邊看著劉珍珍為劉媛媛整理嫁衣。
嫁衣紅似火,帶著初嫁娘的期待、忐忑和娘家人的祝福。
劉媛媛長發(fā)及腰,紅色的束腰一圈一圈地圍上她的纖纖細(xì)腰,明眸皓齒,盡顯婀娜。
“娘,妹妹真好看!好看極了!”
劉珍珍替妹妹整理著,欣喜地說道。
周安安笑道:“你出嫁那時候,也很好看!
“是嗎?娘,我現(xiàn)在都胖了,比不上妹妹了!眲⒄湔淇粗R中自己豐腴的身姿,說道:“而且那時候我們還在鄉(xiāng)下,都沒這么好看的嫁衣穿,我肯定沒有妹妹好看的!
劉珍珍只是說了一個事實,并沒有刻意和不同往日的妹妹攀比。
周安安當(dāng)然知道。
“但你們在娘眼中,都是一樣好看。娘就算老糊涂了,也會記得你們兩個出嫁時的模樣!
誰說只有戀人之間才能說甜蜜蜜的情話,父母子女之間肯定也需要啊。
劉珍珍兩姐妹都聽得淚汪汪了,直呼娘不老,她們要永遠(yuǎn)孝順娘親。
一旁的吳寶珠羨慕地看著,她作為劉媛媛送嫁的小姐妹,也跟著一起來了府城。
正月里,吳寶珠已經(jīng)和劉小河定下來了。
去年,劉小河和他的師兄們在劉家村待了一段時間,幫劉志偉和劉林見了一面,就一直在村子里幫村民的忙。
道士不但擅長捉鬼,最重要的還是為亡者祭祀。
所以,劉家村難得地出了一名道士,村民們當(dāng)然是可勁兒造了。
今日幫九叔公超度,明日為八嬸婆念經(jīng),后天要幫六叔看穴,大后天,大大后天......
相比起周安安,劉小河的業(yè)務(wù)更廣泛一些。
當(dāng)然,更多的是羨慕劉小河得到了周安安的照顧,還能學(xué)這樣一門掙錢的本事。
這時已經(jīng)見過世面的劉小河,不似往常沉默寡言了,他每每聽到這些羨慕的話,都會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導(dǎo)到村里的改變上。
“叔嬸,做道士很辛苦的,出生入死,常常不著家。只不過是因為我命中有緣,叔婆才為我舉薦,她老人家只希望我能有個養(yǎng)家糊口的本事,能照顧自己。不過,叔公和劉爺爺他們?yōu)榇謇镒龅酶。你們看,現(xiàn)在劉家村多好啊,孩子們都能讀書了,大人們也有活兒干,有錢掙,能識字,還愁沒有好出路嗎?”
一番話下來,村里人心里舒坦了。
是啊,一開始只有劉小河沾了周安安他們的光,村里人還有些小小的嫉妒。但是劉良和劉林并沒有忘記他們,盤活了村子,讓他們的日子好過了,小輩能上學(xué)堂了,以后何愁不能改換門庭呢?
于是,等到劉良帶著一大家子回村祭祖的時候,又收到了一大波感激。
劉良和死去的劉林終于相見了,哥倆一人一鬼,站在劉家村高高的山頂上。
夜空中繁星點點,地上的莊戶人家已然安然入睡。
“以后村子就交給你了,這幫小年輕還嫩著呢,你要多為他們把把關(guān)!
“好,我定不負(fù)林哥的囑托。”
陰陽兩隔,一別黃泉,沒有不舍和眼淚,只有對彼此深切的祝福。
年底祭祖結(jié)束后,劉小河的奶奶親自上門,托周安安保媒,想為孫子求娶吳寶珠。
劉奶奶已經(jīng)不似以前的愁苦了,倒像個慈祥的小老太太。自從看到劉小河學(xué)有所成,天天為村里人辦事,她心里不知多驕傲、多開心。
孫子出息了,她就盼著孫子成親生子,有個自己的家。
這回可好,連姑娘都是自己看好的,小老太太自然要全心支持。
至于人家姑娘家是仵作的事,她倒覺得沒什么,仵作和莊戶人家相比,那人家姑娘還是半個官家小姐呢。
在老太太眼中,在衙門干活的,就是官,就是了不得。
如此,周安安也明白劉小河的心意了。當(dāng)日分別時說的話,還真不是他的一時沖動。
所以她答應(yīng)下來,等回了新河縣,就立馬請了官媒,上吳家提親。
老吳本來不想女兒嫁給一個道士,怕她吃不了夫妻常年分離的苦,而且還要自己承擔(dān)整個家,生兒育女,何苦找罪受呢,還不如就待在家里當(dāng)老姑娘。他想女兒出嫁,是希望她能有一個完整的家,等他兩眼一閉,女兒身邊還有女婿,有兒有女照顧她的后半輩子。
但是劉小河還是個修行的小道士,需要常年在外游歷,何時才能安穩(wěn)下來呢?
所以,第一次提親,失敗了。
周安安也覺得老吳考慮得有道理,這年頭,男人是頂梁柱,家里常年缺了根柱子,住著肯定心不安。
不過,第二次,是劉小河親自上門。
“吳叔,小河誠心求娶吳家女,必不會讓她陷入孤立無援的地步。成親后,我會帶她回山上居住。那邊很安全,有師娘、師嫂在,還有我會接我的奶奶過去住,她們還可以互相照應(yīng)。我白日在觀里做課業(yè),晚上就能回家,和尋常夫妻沒差別。
待您老不想在衙門了,也可以上山去修養(yǎng),小河一定好好伺奉您!
老實巴交,誠心誠意,關(guān)鍵是老吳覺得劉小河是個靠得住的孩子。
嫁人是什么?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就是為了有個生活上的保障。
往常去吳家提親的,不是普通的莊戶人家,就是想攀他衙門關(guān)系的小門小戶,即使如此,他們話里話外,對仵作還是低看一眼的。
這樣怎能讓他把女兒交出去呢?
劉小河不一樣,他很誠懇,很直接,很尊重他。
另外,還有關(guān)鍵的一層,他相信劉大人和周神婆帶出來的孩子。
于是,第二次提親,成功了。
第三回上門,就是官媒走流程了。
周安安看著流露出羨慕之意的吳寶珠,抿嘴一笑,說道:“寶珠,等你成親了,嬸子親自為你梳發(fā)!
吳寶珠想到自己的親事,臉上一熱。
劉珍珍在旁附和,“對,寶珠放心,到時姐帶著孩子送你到小河的道觀里。保準(zhǔn)你的婚事熱熱鬧鬧的!”
劉媛媛也鬧著要一起去,更是把劉家的小輩們都說動,到時大家就借著送嫁,一起去小河的道觀游玩一番。
吳寶珠看著說說笑笑的劉家人,眼眶熱熱的,她知道大家是怕她出嫁時冷清,才專程要送她的。
這樣的情誼,她一定不會辜負(f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