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腳步漸行漸遠(yuǎn),而夏日的炎熱也悄然襲來,春意盎然與夏日炎炎緊緊交融著。
劉家的兩個兒子,因為資質(zhì)一般,在去年的舉人試中,雙雙落榜了,反而是女婿周典,中了舉。
劉珍珍總算是苦盡甘來,窮秀才富舉人,并不是說說而已。在階級分明的古代,舉人才是普通百姓和特權(quán)階層的分水嶺。
周家,終于擺脫了農(nóng)家身份,踏入了士族階層,即使周典還沒有謀得官身。
“娘,相公的意思是,他還想繼續(xù)考,雖然希望渺茫,但是他想試試。”
劉珍珍從幾日前就帶著周靜怡,從府城來新河縣看望周安安他們。
此時,小姑娘周靜怡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的小書桌前,努力地完成先生布置的臨摹作業(yè)。
劉珍珍和周安安在不遠(yuǎn)處吃著茶水點心,說著家常話。
“嗯,也好。而且我看女婿是個能讀書的,說不定能中進(jìn)士呢。”
劉珍珍抿著嘴,笑了笑,眼里流淌著家庭幸福的光芒。
“對了,你公公肯搬過去和你們住了嗎?年紀(jì)大了,還是要子女在身邊看著才行啊!
說到這個,劉珍珍才蹙起眉頭,她輕嘆一聲,說道:“娘,我們都勸過我公公了,他就是不肯離開周家村。家里這兩年也置辦了些田產(chǎn),雇了短工幫忙,倒不用他下地了。只是公公一輩子生活在那里,舍不得走。只不過是偶爾過來住住。
所以,我們只能拜托周青他們幫忙多看顧他!
周安安點點頭,“故土難離啊,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跟著兒孫去享福。在那里出生、長大、成親生子,活了大半輩子了,連一草一木都帶著回憶,來往的鄰居親戚,吵吵鬧鬧,也感情深厚。一時要他離開,總歸是舍不得的。
你們做兒子兒媳的,要多帶孩子回去看他,”
“嗯,我們會常去看他的!
這時,小靜怡拿著一張臨摹好的字,笑嘻嘻地走過來。
“外婆,您看看,好看嗎?”彎彎的眉眼,紅撲撲的臉蛋,一眼就讓人心生歡喜的小姑娘。
周安安連忙伸手接過,看到紙上還略顯稚嫩的字體,欣慰地說道:“我們靜怡有大進(jìn)步了,比以往寫給外婆的信上的字還好上一些了。”
“是嗎,是嗎?”
“是呀,如果多加努力,以后我們靜怡說不定還能成為一名女先生呢!
“哇,靜怡能和柳家學(xué)堂的先生一樣厲害嗎?”
“當(dāng)然能咯,前提是你得多讀書,多練字!
“嗯......那好吧,我再去寫幾個大字!
說完,小姑娘扭身就回到書桌前,似乎只要多寫了幾個大字,明日就能當(dāng)上女先生一樣。
“娘,您別太寵著她了!眲⒄湔涞沽艘槐ú瑁f給周安安,一邊說道。
周安安接過,抿了一口,這是春日里隔壁鄰居家送來的。
“小孩子嘛,就是要多寵著。努力讀書學(xué)本事的同時,也要適當(dāng)給予認(rèn)可。就算是大人,也愛聽好話,不是嗎?
只要不過分,好孩子就該多些優(yōu)待!
劉珍珍笑著撒嬌道:“娘就是這樣,才養(yǎng)出我們這幾個好孩子呢!
周安安臉上不動如山,心里有些虛。
你們可不是她養(yǎng)出來的呢。
“咳咳,女婿和家臨在家還好嗎,應(yīng)該把家臨也帶過來的。小孩子也不能一直拘著他!
周安安趕緊轉(zhuǎn)移話題。
“他們好著呢,家臨我托給大嫂接送了,相公傍晚才去接他回家。本來我想把家臨也帶上,但是他先生說了,家臨頗有天分,這年紀(jì)更要拘著性子,不能移了性情,這樣以后讀書才能吃得了苦!
周安安聞言,也不奇怪。古人士大夫,尤其是從小就讀書的孩子,都講究性子要端方。有能力,有先生教導(dǎo)的,都要從小就修身養(yǎng)性。
君子端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dá)成的。
這點,周安安并不反駁。
“嗯,家臨的先生是柳家請的名師,他說的話肯定沒錯,我們照做就是了!
之后,母女倆又說了新河縣的閑事家常,直到劉良回家了,才回了飯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