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苗寨里放火殺人的真兇,已經(jīng)暴露了身份。
汪家人!
姬長生頓時有種感覺,自從他來到這個世界后,汪家人就像一只蚊子一樣,一直在耳朵邊上嗡嗡叫,吵得人心煩,但又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之前,他都沒把這伙人放在心上。
可今天的事情,讓他意識到,這討厭的蚊子一口咬在了臉上,還叮了一個包。
雖然無傷大雅,但確實讓人冒火。
“這些討人厭的家伙,真的要認真對待一下了!”
寶器和終極,暫時放在一邊,先一巴掌把蚊子拍死再說!
張大佛爺和小哥感受到了他身上隱隱騰起的殺氣,一想到被滅門的半截李,汪家人的下場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佛爺,關(guān)于汪家人還有什么線索嗎?”
張大佛爺連忙回答道。
“有一點線索,也是我要說的第三件事!
這三件事果然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自從我發(fā)現(xiàn)汪家人混進我們內(nèi)部后,我就開始著手調(diào)查!
“通過這些資料,我找出了一個疑點。”
說著,他拿起幾本冊子,翻開來后,指著上面說道。
“這是近三百年來,老九門無緣無故失蹤的人!
“總計一百七十三人,其中有一半有嫌疑!”
姬長生和小哥頓時想到了一個人,無三!
無三省曾經(jīng)調(diào)查過,老九門內(nèi)部有五十多人無故失蹤,他懷疑這其中有問題。
他們今天來,正想跟張大佛爺詢問這件事。
沒想到張大佛爺?shù)恼{(diào)查和無三省不謀而合,而且調(diào)查的更加仔細。
失蹤的不止五十幾人,而是一百七十三人!
張大佛爺接著說道。
“其中有一半人,可以排除嫌疑,因為我大致可以猜出他們的去向和目的!
“但還有一半人,準確的說,是八十六個人,他們嫌疑很大!
“應(yīng)該就是潛伏進來的汪家人!”
姬長生想了想后,將霍鈴和陳文錦的經(jīng)歷說了一遍。
當(dāng)聽說她倆曾經(jīng)被汪家人綁架囚禁,張大佛爺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她們當(dāng)時一定是發(fā)現(xiàn)了汪家人的秘密,才被抓了起來!
姬長生不由冒出一個疑問。
“她們當(dāng)時沒有和您聯(lián)系嗎?為什么要單獨行動?”
張大佛爺一聽,露出了尷尬的表情,解釋了一番。
原來老九門并非鐵板一塊,其他八門雖然都是依附于張家的力量崛起的,但經(jīng)歷了這么多年,掌門人換了一代又一代,九門內(nèi)部早就各自為政,一盤散沙了。
表面上張大佛爺是老九門的龍頭,但其他人也僅僅只是震懾于張家的強大實力,并非死心塌地的團結(jié)在一起。
除非觸及到共同的利益,大家一致對外的時候,張家才會成為九門的領(lǐng)袖。
平時其他八門都是誰都不服誰,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各懷鬼胎。
臉上笑嘻嘻,背后媽賣批。
半截李的背叛,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當(dāng)時半截李覬覦張家守護的終極,居然對張家人下死手,后來姬長生出手滅門的時候,其他八門也只是看熱鬧,根本沒有幫忙的意思。
只有謝玉成這個愣頭青敢站出來為李家說一句話,其他人都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
畢竟他們不是一個家族,不可能那么團結(jié),更何況就連張家內(nèi)部都不是鐵板一塊。
張大佛爺接著又說道。
“我仔細調(diào)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所有失蹤的這一百七十三個人,在他們失蹤前,都去過同一個地方!”
“廣西,巴乃!”
姬長生神色一動,居然又是這個地方!
廣西,巴乃,張家古樓!
小哥也察覺到了什么,立即問道。
“那個地方究竟有什么?”
張大佛爺緩緩說道。
“一棟古樓,屬于我們張家的古樓!”
他的思緒仿佛又回到了幾十年前,神色變得復(fù)雜起來。
接著,又說了一句堪稱石破天驚的話來。
“我年輕時曾經(jīng)去過一次!
姬長生對此反應(yīng)平淡,因為他看過原著,知道張大佛爺去過那里。
但小哥是第一次知道,他立即追問道。
“那棟古樓里有什么?”
這些人的失蹤,以及廣西苗寨的大火,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這棟古樓,那里才是整個事件的關(guān)鍵所在!
只要知道這棟古樓里隱藏了什么,就能揭開所有的謎團!
張大佛爺輕輕嘆了一口氣,無奈的搖了搖頭。
“不知道。”
“那棟古樓里太危險了,根本沒來得及搞清楚情況,就逃出來了!
“說來慚愧,我們幾個差點死在里面!”
小哥不由微微動容,他知道張大佛爺?shù)谋臼拢贻p時號令九門的龍頭。
居然連他都差點死在里面,由此可見這古樓有多可怕!
張大佛爺又道。
“當(dāng)我弄清楚這些線索后,二爺就來跟我道別了。”
“我原以為他只是來和我敘舊的,等他走后,我才反應(yīng)過來!
“他是要一個人去那棟古樓!”
這次,連姬長生都感到不解了。
“他去那里干嘛?”
張大佛爺搖頭道。
“不知道,但我可以感受到一件事,他是懷著必死之心去的!”
小哥想了想后,問道。
“那你怎么知道,他是要去古樓?”
張大佛爺沒有回答,站起身走到一旁,從一個匣子里拿出了一柄古香古色的寶劍。
他將寶劍遞給小哥,緩緩說道。
“這是他當(dāng)年從一座古墓里得到的,一生視若珍寶!
“請看!
小哥接過寶劍,拔出一寸,頓時寒光四射。
“好重的殺氣!”
卻見寶劍的劍身刻著一行小字。
“越王勾踐,湛廬劍!
居然是歐冶子所鑄造的神劍之一,湛廬劍!
據(jù)記載,越王勾踐召見鑄劍大師歐冶子,為其鑄造一把神劍,以彰顯越國的國力。
歐冶子花了三年時間走遍越國,終于在湛廬山下找到了一泉圣水,于是結(jié)廬鑄劍,三年而成。
據(jù)說此劍鑄成之后,可飛起殺人!
越王得之大喜,將此劍視為國寶,以湛廬山命名。
而湛廬山在福建,毗鄰廣西,距離巴乃不遠。
張大佛爺緩緩說道。
“當(dāng)年二爺正是在廣西巴乃的一座古墓中,得到此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