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乾坤合德,撫育教化子嗣,民如此,天家亦然!”
昔有涇縣顧氏之女,嫁朕于家徒四壁之時,夫妻攜手,甘苦與共,得此賢妻,朕之幸也!
“今特加封,楊顧氏小妹,為皇后!”
“因乃帝王正妻,與朕共開族譜,特改名,顧朝露,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朕始終難忘初見皇后之時,賢妻宛如晨曦間的晶瑩朝露,沁入朕心,畢生難忘!
“賢妻承朕之后,共同統(tǒng)治天下,使萬民安居,使百姓樂業(yè),教化后宮,執(zhí)掌帝宅,督促幼年勛貴向學,引領女性恪守古訓!
“欽此!”
果然不出所有人預料,皇后的位置早就有主了。
這一次負責念誦的是劉伯瘟,聲音婉轉起伏頗有古風韻味,甚至讓人不由有些懷疑,這廝天生適合擔任禮部尚書。
立后的詔書念完,早有內侍送上金書玉冊,并且還有一方玉璽,上刻大唐皇后之寶。
于是內侍托著金盤,劉伯瘟領銜在前面,徑直走向顧小妹,恭敬行禮予以呈送。
內侍跪著,劉伯瘟則是以朝臣禮儀正式參拜:“微臣,恭請皇后,登高臺,于帝同列。”
無數(shù)人的圍觀中,顧小妹款款而行,毫無緊張之色,舉止儀態(tài)大方,一步一步登上之后,執(zhí)夫君之手并肩。
砰!
整齊劃一的膝蓋跪地聲音。
大唐文武百官,遠處精銳的羽林衛(wèi),再遠處十數(shù)萬大軍,極遠處的無數(shù)百姓,這一刻,全都跪地高呼。
“恭賀陛下,定皇后位,從此帝宅安寧,大唐基業(yè)穩(wěn)固!
不管哪一個朝代,立后都是國家大事,因為皇后是唯一的女主人,是幫著皇帝執(zhí)掌家業(yè)的正妻。
……
接下來開國大禮一幕,很多百姓感覺看不懂,但是各方勢力的使臣卻明白,大唐遵循的乃是最正規(guī)的禮法。
定四妃之位。
由皇后宣讀。
自古以來,民間誤區(qū),都認為皇妃的封賜權力在于皇帝,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皇后也有權限。
其實如果把皇家看成普通之家,立馬就能讓人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皇后身為正妻,有權力安排家中妻妾諸事,可以把丫鬟提升做妾,也可以把妾侍抬高為平妻。
秋風習習之間,顧小妹聲音曼曼,而處于百官陣營和觀禮陣營對面的女子陣營,則是在顧小妹開口的一瞬間全都跪倒。
恭聽皇后封賞之旨!
顧小妹會武,中氣比男子還要足,因此女眷們雖然距離稍遠,但卻全都清晰的請見每一句話。
“大唐奉天承運皇帝,親與本宮朔夜相商,為酬家中妻妾之付出,本宮做如下妃位封賞!
“四妃,如下!”
“涇縣唐氏之唐繡娘,性格溫婉,勤儉持家,以平妻身份,助本宮操持家業(yè),教撫子嗣,功極大,封貴妃。”
嘩!
滿場不由嘩然。
無論是大唐的官員,還是各方觀禮使臣,全都感覺事情突兀,只因這封賞又出乎意料。
四妃第一的貴妃,竟然不是云朝郡主出身的趙明月,反而封給了一個小門戶女子,當初唐青云僅僅是個縣令而已啊。
女眷陣營之中,唐夫人再次喜氣洋洋,村婦出身的她根本不知道偽裝,更不知道這一刻應該假裝激動垂淚才合適。
高臺之上,楊一笑眼角抽搐一下,趁著臺下眾人的注意力被封賞吸引,低聲對顧小妹無奈一嘆:“你看到?jīng)]有,岳母她笑的連頭發(fā)都要飄起來了!
顧小妹強行忍住笑,壓低聲音道:“干娘的性格一向如此,這時候她可哭不出來。只不過,繡娘妹子肯定會哭!
楊一笑翻個白眼:“那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嘛,場面上的工夫,那娘們擅長的很!
顧小妹輕輕啐了一口:“哪有這么說自己媳婦的?夫君你呀,當了皇帝還是和普通人一樣。”
楊一笑嘿嘿兩聲:“這樣不好么?”
由于高臺極高,再加上兩人聲音很小,下面所有人又被封賞吸引注意力,全都目光看向女眷隊伍那邊,因為他們夫妻忙里偷閑,總算輕松了一刻喘口氣。
今天真的很累啊,幾乎要在高臺上站一天!
楊一笑趁人不注意,使勁晃了晃泛酸的肩膀,低聲道:“這身衣服最起碼二十斤,我說你們怎么不少用點金線?穿上整整一天,想壓死我不成?
顧小妹緊急低聲一句:“夫君別抱怨了,已經(jīng)有人開始重新看向高臺,我得繼續(xù)宣布四妃封賞,有啥話咱們回家再說。”
楊一笑連忙神情變得嚴肅,顧小妹也在一瞬間變?yōu)閲烂C。
悠悠曼曼之聲,再次傳遍全場……
“前云朝血脈,皇族之郡主,趙明月,性情賢淑,知禮懂節(jié),以平妻身份,助本宮操持家業(yè),功極大,封淑妃!
四大正妃的第二妃位定立。
高臺之下的觀禮陣營中,濟王府一群使臣全都低嘆,臉色頗不好看,分明心中憋屈。
可是憋屈也沒辦法,前不久剛剛犯過錯啊,王府幾位公子犯蠢,心生貪婪向楊氏伸手,導致兩家姻親出現(xiàn)隔閡,害的郡主她沒能封為貴妃。
只能屈居第二。
……
高臺之上,顧小妹繼續(xù)!
四正妃第三的位置,出乎意料卻又情理之中。
“李唐皇族血脈,嫡女李清瑤,大族出身,品性賢德,此后將助本宮操持家業(yè),將來一會有功勞建立,封德妃,正妃位。”
果然,姻親利益的交換!
超級門閥李氏付出那么大,嫡女嫁過來肯定要給正妃,否則的話,楊氏自己都感覺太苛刻。
緊接著,最后一個妃位也定了!
只聽顧小妹聲音曼曼宣布道:“昔年荒災,流民顛沛,有身世凄苦之女,獲救被扶養(yǎng)成人,拜于醫(yī)者門下,取名柳氏珠兒,曾以湯藥,施恩陛下,本宮感其功績之大,念其品性高潔,不爭不搶,恬然度日,封賢妃,正妃位。”
女眷陣營之中,珠兒跪地叩拜,表情淡然恬靜,果然心性高潔。
反而觀禮陣營之中,一群道門老家伙喜氣洋洋,頻頻點頭,頗為滿意。
道門一直在扶持楊一笑,付出不可謂不驚人,比如曾經(jīng)以柳老先生名義,給珠兒送來一份嫁妝,足足兩千武者,訓練成為精兵。
此后又多次加大手筆,派出道醫(yī)進入楊氏,并且培養(yǎng)了七八千個醫(yī)童,讓楊氏的醫(yī)治力量無比充沛。
除此之外,金銀也沒少給……
雖然道門不如佛門會賺錢,但畢竟是千載傳承的大勢力,門派中積攢的財富極為驚人,金銀可以堆成兩三座山。
如果不是因為自古以來有反必造,每次造反都會花銷巨大的財富,那么,道門現(xiàn)在的財富可能比王朝還要大。
……
【后面緊跟第二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