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xí)相遠(yuǎn)……”
學(xué)童的朗朗讀書聲,讓老皇帝目瞪口呆,作為一代文壇大家,他一聽這首兒歌就感覺心神巨震。
楊一笑很不要臉,他把本該五十年后出現(xiàn)的童學(xué)名作剽竊了。
三字經(jīng),華夏極其出名的啟蒙巨作,雖然以兒歌的形式書寫,卻飽含著教誨學(xué)童的大知識。
這間書院的課堂上,學(xué)童們的聲音稚嫩,然而皇帝卻聽的極為用心,全程沒有打斷孩子們背誦。
足足良久之后……
孩子們背完詩篇!
皇帝才深吸一口氣,目光直勾勾盯著楊一笑。
他眼神明亮,不像個老人,更不像個有病老人,仿佛這一刻煥發(fā)青春。
猛然,他伸出手,顫抖著,輕撫楊一笑額頭。
然后,聲音喃喃的,飽含感慨的,輕輕道:“昔年,南朝詩人謝靈運(yùn)曾言,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dú)占八斗。世人皆不服,稱其追捧過高矣,然則自古文人相輕,其實(shí)他們心里明白,曹子建之才,確實(shí)才高八斗……”
皇帝說到這里一停,再次輕輕感慨一聲,忽然大笑道:“今日爺爺想說,我云朝亦有才高之輩,若這天下之才真的共有一石,那么爺爺我自認(rèn)可以占據(jù)三斗,而你楊一笑,獨(dú)占其七也!
“哈哈哈哈,痛快來哉!
“咱們爺孫兩個,占了這天下十斗才氣,一絲一毫都不分給世人,咱們爺倆勝過歷史上的曹子建。”
皇帝這番話,讓楊一笑一陣無語。
他心里哭笑不得,心想不愧是當(dāng)皇帝的人,聽聽,這話說的多狂,多牛逼,多高傲。
天下才氣共一石,一石在古代是十斗,皇帝自己認(rèn)領(lǐng)了三斗,剩下七斗給了他這個孫女婿。
爺倆個,包圓了!
真是一點(diǎn)也不謙虛!
皇帝這話的意思等于是說,天下所有才氣都在他們爺倆身上,至于現(xiàn)今整個云朝的所有文人,在皇帝眼中竟然連一絲一毫的才氣都不具備。
這讓楊一笑不由想起穿越之前的一個典故。
他穿越已經(jīng)三年多,時間算是較久了,原本上一世的記憶,隨著時間流逝漸漸不再去想,然而這一刻被皇帝的牛逼話語刺激,腦海中赫然浮現(xiàn)出一個古怪畫面。
而腦海中這幅畫面的樣子,正是類似于前世電影里的那個典故,只不過電影主角要換成皇帝,其他配角則是云朝文人,那么,畫面應(yīng)該是如下模樣:
皇帝傲然而坐,他楊一笑侍候一旁,面對整個天下的文人,皇帝滿臉不屑的開口,十分鄙夷道:“不是朕看不起在場諸位,你們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垃圾。天下才氣共一石,朕三斗,朕之孫女婿七斗,而你們這群文人,毛都不剩一根……”
腦海中這個畫面,讓楊一笑感覺很有趣,以至于他下意識微笑拂面,甚至忍不住輕輕的笑出聲來。
皇帝的眼神帶著狐疑,目光盯著他看了半晌,突然問道:“你這小子笑的古怪,臉色有種壞壞之意,莫非,你心里在腹誹爺爺?”
嘿!
真不愧是皇帝!
單憑這一手看人心思的本事,楊一笑心里就得說一個‘服’字。
但他哪敢直接說出來,連忙收斂腦中的胡思亂想,假裝赧然道:“爺爺別亂想,孫兒可不敢腹誹您,之所以忍不住笑出聲來,是因?yàn)楸荒涞挠行┎缓靡馑。?br>
皇帝頓時一瞪眼,鄭重道:“有何不好意思?爺爺所言乃是實(shí)情。聽起來可能夸張,但事實(shí)就是如此。這天下的文人,屁的才氣也沒有!
楊一笑不好接茬,只能假裝訕訕道:“就算真是如此,爺爺您對我的稱贊也太高了,曹子建那種人物才能才高八斗,您竟然說我才氣達(dá)到了七斗!
皇帝又是一瞪眼,呵斥道:“謙虛是好事,過分謙虛就是虛偽。就憑你的那些絕世詩文,再加上這一篇教化之道的啟蒙巨著,這天下哪個文人敢不服,哪個敢說你沒有七斗的才氣……”
“至于爺爺我,自領(lǐng)三斗吧,這也不是自吹,而是天下共知,不信你問問那些文人墨客,是不是認(rèn)為爺爺我乃文壇大家!
楊一笑聽的連連點(diǎn)頭,心里卻悄然生出一個古怪念頭,暗暗道:“文人又不傻,哪個敢不承認(rèn)皇帝有才氣。整個天下都知道,您這位老爺子最在意的就是文雅,如果有人說您沒有才氣,那不是上桿子找死么?”
“您老爺子雖然是文人,但您首要的身份是皇帝,哪怕再沒腦子的二貨,也不敢拿腦袋去戳您的心窩子。”
“您別說自領(lǐng)三斗,就是自領(lǐng)十斗,如果去問問文人對不對,保證所有人都會拼命點(diǎn)頭。”
這些古怪念頭,在楊一笑心里飛速閃現(xiàn),當(dāng)然他只敢在心里想,嘴上是萬萬不能說出的,否則把這老頭氣倒了,說不定連半年都活不成。
不但不能氣,還得哄騙著。
所以他假裝滿臉肅然,鄭重其事的點(diǎn)點(diǎn)頭,極為認(rèn)真的道:“爺爺說的對,您的才氣有三斗!
果然,老皇帝被哄的很開心。
但是,仍舊瞪了楊一笑一眼,補(bǔ)充道:“別忘了,你有才氣七斗!
“是是是,您說的都對,我有七斗,孫兒我有才氣七斗!
皇帝這才滿意,大剌剌的點(diǎn)頭。
此時學(xué)堂之上,二十來個小娃娃好奇的眨著眼,至于皇帝和楊一笑身邊,則是恭敬侍立著一位先生。
這位先生的年紀(jì)不大,頂多也就二十歲出頭,出身乃是涇縣的一個童生,兩年前被楊一笑邀為私塾蒙師。
由于楊一笑曾是多年的蒙童,和這個青年有著同窗之誼,再加上青年的家境貧寒,受楊一笑雇傭后十分感激,同窗之誼加上感激之情,忠心方面絕對沒有問題,故而漸漸躋身于楊氏核心圈,獲得在山中新城里教導(dǎo)學(xué)子的資格。
凡是能被楊一笑認(rèn)可的,學(xué)識方面肯定有所擅長,除此之外,聰慧也不會低。
所以這青年聽著皇帝和楊一笑對話,隱隱約約就猜到了皇帝的身份不凡,故而才恭敬侍立一側(cè),靜靜傾聽老皇帝吹牛。
但是,學(xué)堂里的娃娃們卻沒有這份聰慧。
都是六七歲的小孩,尚且天真爛漫的年紀(jì),心里想什么,就會問什么,恰恰剛才皇帝吹牛太猛,引起了小孩子莫大好奇。
于是,二十多只小手高高舉起的場面出現(xiàn)了。
于是,嘰嘰喳喳問個不停的場面也出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