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界碑沒有動!
雖然劉伯瘟和顧老六商量的很熱切,兩個人鬼鬼祟祟的滿臉都是興奮,然而楊一笑強勢拍板,這個念頭必須打消。
在楊一笑看來,這事正如老劉最開始分析的那般,百姓可以移動界碑,那是因為民心之舉。
但如果自己這些人動手,哪怕冒充百姓偷偷干,然而終歸是一種掩耳盜鈴,做起來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就此打住。
不插手,不摻和,順其自然才好,順應(yīng)民心才對。
大軍越過界碑,再次連夜趕路。
然而剛剛走了沒多久,大約也就三四里的路程,忽然隊伍前方再次騷動,這次似乎還伴隨著驚喜聲。
楊一笑不由心下詫異,感覺今晚真是多事。
他再次騎馬飛奔,從中軍趕到了前隊。
放眼一望過去,頓時明白大軍為何騷動。
但見前方夜色之中,有無數(shù)火把在閃爍,如同星星點點的星光,在道路兩側(cè)一直延伸遠(yuǎn)處。
延伸的很遠(yuǎn)……
視線無法企及!
由此可以推測,最起碼有五六里之遙,好龐大的火把隊伍啊,出動的人數(shù)恐怕上萬人。
“迎接!”
“凱旋儀!”
莫名有五個字眼,在楊一笑腦海浮現(xiàn),心中卻有一股暖流,宛如清泉悄悄流淌。
原來這就是軍隊騷動的原因,原來這就是將士們驚喜的原因。
道路兩旁的火把,延伸五六里之遙,那是無數(shù)的涇縣百姓和江淮流民,在夜色中迎接他們的親人出征歸來。
他們以燈火照亮,仿佛害怕大軍夜里孤獨,所以全縣一起出動,給將士們孩子們驅(qū)趕黑暗。
迎接!
凱旋!
出征!
大勝!
突然只見那前方人群中,有幾個年高的老人走出來,他們顫巍巍的,走路需要有人扶著,然而哪怕他們氣喘吁吁,卻一路直奔楊一笑而來。
這幾個老人的年齡,恐怕得有七十歲開外,如果楊一笑猜測沒錯的話,這應(yīng)該是整個涇縣最年長的幾個人。
老人們在青壯的攙扶下,速度緩慢但卻堅定的走來,終于在一刻鐘之后,迎到了楊一笑面前。
隨即……
幾個老人同時拱手,竟然以長者年齡向楊一笑這個年輕人行禮。與此同時有個老人大聲高呼,聲音雖然蒼老但卻帶著振奮。
“蒼天啊,開眼啦!”
“我中原漢族飽受欺壓百年,終于迎來了一雪前恥的大勝!
“天降大英雄,于我涇縣土,率大軍,伐草原,一戰(zhàn)之下,吐氣揚眉!
“小老兒今年七十有九,已是半截入土的年齡,平日渾渾噩噩,口涎常濕衣衫,然而聽聞大軍大勝消息,小老兒飛奔出門忘了穿鞋。”
“我要迎你們……”
“我要迎英雄……”
這位老人大聲疾呼中,從攙扶他的青壯手里拿過一個碗,他蒼老的眼中分明含有淚水,雖然淚水模糊但卻努力去看楊一笑。
他端著那碗酒,顫巍巍的走上來。
他干枯的手掌慢慢舉起,恭恭敬敬的把酒碗舉過頭。
明明他已年老無比,明明他已力氣衰竭,然而這一刻不知因為何故,竟然發(fā)出中氣十足的大笑。
他在大笑聲中,滿臉都是期待,他眼神中的淚水,仿佛天上的星輝。
酒碗被他舉過頭,蒼老聲音是欣慰。
“鄉(xiāng)土一碗酒,敬我大英雄!”
“小老兒臨死之前,有幸被推舉出來。請我父母官,受此凱旋酒!”
“楊大郎,你飲之,你受之,這是小老兒一番心愿,也是所有涇縣百姓心愿!
“愿你飲下這碗酒,豪情壯志再燃燒,率我涇縣英雄大軍,從此橫掃天下六合,為中原百姓撥開一片青天,為我漢家百年的悲憤和憋屈出一口氣。”
“楊大郎,楊大郎,你接碗啊,你飲酒啊!
在老人的含淚大勝幾乎中,楊一笑滿臉鄭重的伸出手,他接過酒碗之后,突然單膝跪倒,與此同時酒碗湊到嘴邊,一樣脖子全都喝下去。
其實楊一笑的酒量并不算太好!
而這碗酒赫然是高度的青竹酒。
所以當(dāng)他一氣喝干之后,頓時只覺喉嚨一道滾燙,如同火線一般直達(dá)胃部,讓他整個人剎那間熱血上涌。
在這種酒意和熱血的沖擊下,他忍不住生出一股豪邁之情,于是高高舉起酒碗,重重在地上一摔。
啪的一聲!
清脆無比!
古人有飲酒碎碗立志之說,楊一笑現(xiàn)在的動作便是如此。
他仍舊單膝跪地,仰頭看著眼前老人,大聲道:“但請長者放心,我楊大郎于此盟誓,生我家土者,涇縣,與我同族者,鄉(xiāng)人。我楊一笑生于此,長于此,此后無論艱難困苦,也無論經(jīng)年累月,楊大郎志氣不改,必然護我家土安然……”
“好!”
眼前老人大贊!
再次仰天大笑。
并在這次大笑之后,忽然連續(xù)又說三聲好。
聲音是那么中氣十足,聽起來是那么的欣慰。
“好!”
“哈哈哈,好!”
“好!”
“老天爺,小老兒謝謝你,我謝你終于開了眼,給我涇縣降下大英雄!
“小老兒我這輩子癡活七十九,然而七十九年一直憋屈憋悶,想不到在臨死之前,竟然把一輩子的憋屈全都吐出啦!
“哈哈哈哈,死而無憾也!”
在這第三次的大笑聲中,眼前老人的臉色漸漸潮紅,他忽然伸出手,輕輕撫摸楊一笑額頭,仿佛祖輩寵溺孫兒,又似和晚輩告別。
他的聲音忽然變的衰弱,絲毫沒有剛才的中氣十足。
他摸索著楊一笑額頭,喃喃自語似乎依依不舍,由于氣息急速萎靡,以至于有些無法聽清……
就如同囈語一般!
“楊大郎,楊大郎,你要好好的,好好的,走下去!”
“帶領(lǐng)我們涇縣,打下一片青天,讓我們這些窮苦百姓,過上衣食富足的日子!
“楊大郎,楊大郎,你愿意嗎?”
楊一笑心中一驚,忍不住抬頭觀看。
他有種不妙之感,似乎這老人要斷氣。
于此同時劉伯瘟疾步而來,語氣帶著急切又帶著敬重,低聲對楊一笑催促道:“兄弟,趕緊的,這位長者是回光返照,他聽了你的答應(yīng)才能合眼!
楊一笑心里又是一驚,果然發(fā)現(xiàn)老人的眼神已經(jīng)黯淡,之所以老人還把手放在他額頭上,之所以還堅持著沒有閉眼斷氣,顯然是在強撐,撐著最后一口氣等他答復(fù)。
這種情況之下,楊一笑無法有任何遲疑,他無比鄭重的,聲音堅定的,輕輕對眼前老人說了一個字:
“好!”
于是在剎那之間,老人原本黯淡的眼神猛然一亮,整個人也再次振奮,陡然轉(zhuǎn)頭看向身后。
只見老人對著那些高舉火把的百姓,發(fā)出涇縣最年長者的高呼和叮囑:“孩子們,跟著他……”
孩子們,跟著他!
這最后的六個字,代表著涇縣最年長者對楊一笑的認(rèn)可,同時對所有百姓留下叮囑,讓大家永遠(yuǎn)跟著楊一笑。
無數(shù)火把閃耀中,有許多百姓跪下來,輕聲的,恭敬的,鄭重道:“恭送長者,我們謹(jǐn)記,從此跟著楊大郎,從此一直跟著他……”
老人在無數(shù)人的送別中,終于緩緩閉合了眼睛。
溘然長逝!
劉伯瘟早有準(zhǔn)備,伸手一把扶住老人,在幾個青壯的幫助下,輕輕把老人移到了一邊。
與此同時,更多的百姓跪下,但卻不再是跪拜老人,而是跪向楊一笑和他身后的大軍。
跪下的百姓從這里不斷向遠(yuǎn)處延伸,最后三四里路的迎接隊伍全都跪倒,突然有人領(lǐng)頭,所有人一起高呼,聲音如同山崩海嘯,剎那間似要掀翻這片天空。
“涇縣鄉(xiāng)土家人,恭迎大郎凱旋!
“涇縣鄉(xiāng)土親眷,恭迎我軍歸來!
“勝!”
“大勝!”
“萬勝!”
山呼海嘯的大吼中,顧小妹帶著幾個女子登場,此時顧小妹的手里端著一個火盆,輕輕放在楊一笑面前的地上。
隨即,顧小妹柔柔的聲音響起。
“相公,妾身為你接風(fēng),請你踏過這個火盆,愿你燒去一身殺氣。戰(zhàn)場上的殺伐應(yīng)該卸去,歸家后應(yīng)是溫馨的田園。”
這是古代出征歸來的迎接禮儀,踏過火盆意味著從鬼門關(guān)活回來。
楊一笑深深吸了一口氣,在身后將士和百姓的注視下,他輕輕抬腳,踏過了火盆。
身為主將,代表全軍,當(dāng)他踏過火盆之后,陷陣營將士齊聲高呼,每個人的聲音都帶著喜悅,每個人的聲音都帶著回家的輕松。
歸征了!
大軍歸征了!
主將踏過火盆,意味著大軍歸征,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從戰(zhàn)場回歸田園。
與此同時,顧小妹再次開口,這丫頭雖然出身寒微,但卻有一種莫名大氣,她輕聲吩咐道:“繡娘妹子,明月妹子,幼娘妹子,你三人還不與我一起,為相公解下征袍征衣。”
在她的吩咐下,幾女連忙一起上前,伸手解開楊一笑的外袍,然后把一件早就準(zhǔn)備好的袍子披上。
楊一笑微微有些迷惑!
因為這個禮儀按說不應(yīng)該在這里搞。
原本按照古代風(fēng)俗,無論踏火盆還是解征衣都應(yīng)該在家門口,然而現(xiàn)在卻不知為何,家里人竟然迎到縣外做這個事。
他不由把目光看向顧小妹,眼神之中帶著征詢似的意味。
夫妻連心,顧小妹立馬看出他的意思,于是低聲道:“沒辦法,事情臨時有些變化,然而慶祝凱旋的儀式又不能取消,否則會是一種很不吉利的事,所以我們私下商量后,決定帶領(lǐng)百姓來這里出迎!
楊一笑心中頓時一動,急忙低聲問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顧小妹看他一眼,再次壓低聲音,道:“康王來了……”
康王?
那位號稱有機會接皇位的王爺!
這人和自己那位岳父不是一路啊,雙方乃是爭奪皇位的競爭對手,像他這種人物應(yīng)該很聰明才對,怎么會突然來涇縣這邊找自己?
拉攏嗎?
傻子都不認(rèn)為能成功。
但如果不是拉攏……
那他是想干什么?
……
【生病,一更,前幾天因家事也一更了一次,所以,目前欠大家兩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