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股流民隊伍,正在艱難的跋涉。
一個月前,江淮大水,十幾萬百姓受災(zāi),朝廷卻不予以賑災(zāi)。
反而貪官污吏趁機盤剝,逼迫繼續(xù)上繳‘花石綱’稅。
這簡直是天災(zāi)外加人禍。
災(zāi)民為了活命只能逃荒。
家園被毀,田產(chǎn)被奪,按照朝廷律法的規(guī)定,他們身份變成了最低等。
何謂最低等?
無房無地,稱之為流,無家無業(yè),稱之為氓。
所以他們?nèi)甲兂墒橇嗣チ,也就是歷朝歷代記載的流民……
流民就流民吧!
為了活命開始逃荒。
人在災(zāi)難之時,需要抱團取暖,朝廷不管大家死活,他們只能自己抱團,各自根據(jù)家鄉(xiāng)地域,組成一個個逃荒小隊。
同村的,一起走,成為村流。
通縣的,相互幫,成為縣流。
但是縣流的隊伍太過龐大,朝廷不允許災(zāi)民聚集在一起,所以每逃荒一段路,就會有當?shù)毓傺帽浦麄儚娦薪馍㈥犖椤?br>
這個過程實在太慘了,是一個逼死人的過程。
人多的時候,還能相幫互助,比如夜晚在野外露宿之時,至少可以齊心協(xié)力驅(qū)趕野獸。
然而朝廷逼著他們解散,只允許以村流隊伍去逃荒,而大型的隊伍一旦被打散,各種困境變的更加艱難。
晚上睡覺的時候,經(jīng)常有人被狼叼走……
生病發(fā)燒的人,再也沒人去照顧。
每天都發(fā)生死人的情況,逃荒的路上到處可見死尸,有的被野獸啃噬不全,有的則是腐爛帶著臭味。
何其凄慘啊。
但是即便如此艱難,流民還是想要活著,他們努力的堅持,去尋找能活命的地方。
那么哪里才能活命呢?
京城之地,是所有人的第一選擇。
于是十多萬人為了活命,艱難的朝著京城方向跋涉,他們幻想著那里能活下去,所以一路上撐住了無數(shù)艱苦。
在這個跋涉的過程,老弱病殘幾乎死光。
有餓死的。
有病死的。
有被野獸吃掉的。
也有……
被強壯者打死煮了吃掉的。
慘。
無法用言語形容。
可他們即使再慘,為了活命還在堅持,終于老天開眼,到了京師之地。
然而,老天又似乎沒開眼……
京師竟然派出大軍,驅(qū)趕他們趕緊滾蛋,權(quán)貴們不但無視他們一路上的凄慘,反而逼著他們再去經(jīng)歷一次凄慘。
朝廷逼著他們滾蛋。
不許留在京師之地。
可是讓我們滾,我們又能去哪。窟B京師都不能收留,天下還有何處能活命?
流民們絕望了……
人在絕望之下,一切變的無所謂,于是流民們不顧大軍的驅(qū)趕,死活賴在京師之地不肯離開。
走是不可能再走了。
因為去別的地方也是死。
既然到哪里都是死,我們何苦再經(jīng)歷一次跋涉?
就死在這個京師之地吧。
大軍驅(qū)趕,我們不怕,大不了就是揮刀砍殺嘛,我們無力反抗隨便讓你們殺。
十幾萬人的流民隊伍,全都抱著這種心態(tài)……
他們每天渾渾噩噩的,等候著自己的死亡,他們也每天目睹著,身邊有人閉上了眼。
這么大批大批的死人,朝廷似乎終于心軟了,所以,每天給一碗稀粥。
但也只給一碗稀粥!
只給一碗稀粥,根本不足以吃飽,而如果長時間一直吃不飽,災(zāi)民們面臨的還是繼續(xù)死亡。
所以每天還是有人死,大批大批的尸體被扔到亂葬崗。
僅僅半個月的時間過去,十幾萬人竟然減員一半還多,活下來不到五萬,堪稱是人間至殘。
能撐到半個月不死的,幾乎都是青壯年紀的人,又或者家里有青壯,可以艱難的撐著全家。他們每天挖野菜,扒樹皮,掏鳥窩,抓老鼠……
只要是能吃的,全都搞回來吃,既要撐著自己不死,還要保著全家一起活,結(jié)果導(dǎo)致越來越累,青壯也開始大量死亡。
絕望的念頭充斥著每個人的心。
他們渾渾噩噩的看不到希望。
“活一天,算一天吧,哪天活不下去的了,也就脫離這個苦難了!
“下輩子,不再來了。”
“如果真有投胎,不要讓我做人,做人太苦,我不想再投胎做人!
幾乎每個流民的心里,都曾有過這種悲嘆。
他們恨天地不公,恨自己命運凄苦,他們也曾想過聚眾叛亂,去向權(quán)貴們搶奪活命的糧食,然而可惜的是,朝廷早有預(yù)料。
每天只給一碗稀粥,讓他們餓的渾身無力。
災(zāi)民營地的四周,圍攏著數(shù)萬大軍,任何流民一旦有鬧的跡象,立馬會被狠狠的鎮(zhèn)壓下去。
根本無法反抗。
只能慢慢等死。
然而,也許是老天真的開眼了……
突然有一個驚喜的消息,在整個災(zāi)民營地之中流傳,而隨著這個消息的不斷傳播,朝廷也終于派人做出宣告。
有個地方,愿意收留他們。
“今有河北路青州府,下轄之涇縣一地,聞聽江淮百姓遭災(zāi),故而上書朝廷求陳!
“該縣,愿意招撫流民也。”
“陛下聞之欣然,已然降旨允可,并免涇縣一年稅賦,幫其賑濟災(zāi)苦也!
“又有京師各個鐘鳴鼎食之家,因涇縣才子發(fā)來書信求懇,故而皆愿開倉一次,向流民發(fā)放行路之糧。”
“每人,三斤糧……”
“此旨頒布之后,爾等即可動身,三日之內(nèi)若還停留,將以暴民之罪鎮(zhèn)殺。”
幾百個書吏不斷奔走,在災(zāi)民營地到處宣告。
僅僅一天時間,所有流民都被告知。
去北方,能活命!
河北路的青州府,下面有一個涇縣,只要能活著走到那里,就有了繼續(xù)活下去的希望。
并且,京師里的大戶愿意發(fā)給大家趕路的糧食!
三斤糧……
據(jù)說是因為涇縣一位才子,連續(xù)給京城無數(shù)大戶寫信,不管認識不認識,他全都寫信懇求。
而京城的權(quán)貴們不知為何,竟然有不少人愿意賣他面子,所有,幾十家大戶愿意開倉放一次糧。
這簡直是天大的一次施舍啊!
如今他們這些流民,活下來還有接近五萬人,每人給三斤糧食,這就是十幾萬斤。
涇縣那位才子,他真是好大的面子。
……
“走,動身!”
幾乎在宣告的當天,流民們?nèi)枷露Q心。
留在京師只能死,三天之后就會被當作暴民鎮(zhèn)壓,到時候大軍揮刀砍殺,絕對不會有任何仁慈。
況且即使不被大軍鎮(zhèn)壓,他們留在這里也是慢慢等死。
朝廷每天只給一碗稀粥,這一碗稀粥無法讓人活命。越來越餓之下,身體越來越差,稍微生一點病,就會把身體拖死。
所以趁著現(xiàn)在還能動彈,趁著京城大戶愿意給點糧食,必須動身,立刻動身,哪怕這一路上可能會累死餓死,但也好過留在這里慢慢等死。
“走,動身!
“去北方,去青州,去那個叫涇縣的地方,去那個愿意收留咱們的地方!
接近五萬流民,為了活命再次踏上逃荒之路。
能活下來的,幾乎都是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