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拜見洪武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無論是大唐的文武官員,又或者皇族和勛貴,就連各方前來觀禮使節(jié),這一刻全都得躬身拜見。
并且,皆要自稱臣子。
哪怕是外臣,身份也是臣,哪怕是敵對之國,使節(jié)也要遵守禮儀,明面上應該奉行的規(guī)矩,沒人敢在這種大朝會上失禮。
至于楊一笑,今天主要負責裝……
此時他高舉龍椅,目光卻看不清下面之人,原因是頭戴十二旒冕冠,垂下的明珠閃的眼睛疼。
因此,他這會兒幾乎是半閉著眼睛。
幸好下面也看不清他的面龐,因為視線也被楊一笑的十二旒冕冠遮擋,這時候,大家心里都明白是面對面的演。
楊一笑聲音很威嚴,首次裝逼裝的這么硬,沉聲道:“眾生,免禮。”
用的詞匯是眾生,而不是平時用的諸位愛卿,只因這時他代表上蒼,是以天子的身份接受拜見。
……
僅僅是開始這一環(huán)禮節(jié),下面就拜了足足九次。
終于,正式的大朝會開始了。
后世之人受到影視作品蒙騙,以為這時候乃是皇帝首先開口,然后,朝廷重臣站出來回話,其實,真正的情況截然相反。
只見大殿的龐大人群之中,忽然有一群老人走了隊列,其中年齡大的怕是有七八十歲,年齡稍輕的也得六十出頭,個個顫巍巍的,笑呵呵的站到了中央。
這些人并不行禮,而是樂呵呵的彎個腰,牙齒已經(jīng)掉光,笑聲充滿祥和。
直到這時候,楊一笑才有所表態(tài)……
剛才文武百官行禮之時,他坐著不動僅僅一句免禮便可,但是對于這些老人,他竟然從龍椅上站起來。
雖然聲音仍要保持威嚴,但卻同時要帶著溫厚,甚至,還有一份恭敬含在話語中。
只聽他溫聲道:“敢問諸位長者,可有賜教于朕!
古代尊老敬老,年過八十連皇帝都得反過來行禮,但由于今日是大朝會,所以楊一笑沒施行禮儀,但他必須站起來以示尊重,決不可大剌剌的坐在龍椅上。
而當他問出這一句之后……
幾十個老頭之中,最年長的一個忽然大哭起來,雖然是大哭,哭聲卻振奮, 這老人顫巍巍道:“悠悠蒼天,厚重恩賜,老朽于田地耕作之時,驚見一支生長雙頭的麥穗,大祥瑞啊,當與天之子恭喜。”
說完之后,懷里掏出麥穗,果然是個雙穗,在古代乃是祥瑞。
所有人都知道,這老頭兒是禮部安排的,絕對不是民間老農(nóng),否則哪能說話文縐縐的。
但是,接下來的老人獻禮就不再是刻意安排了。
只見一個老實巴交的老翁,明顯有一些手足無措的樣子,在禮部官員的鼓勵下,把手里抱著的家禽舉起來。
這老頭結(jié)結(jié)巴巴的道:“俺,俺是山東來的,聽說皇帝陛下的兒子長大了,所以,所以,鄉(xiāng)親們托俺給皇帝陛下送一份禮!
“這兩年的日子越來越好,村里家家戶戶已經(jīng)不挨餓!
“皇帝陛下,這是俺家孫媳婦養(yǎng)的母雞,能下雙黃蛋,是個好兆頭!
“俺送給你……”
楊一笑連忙開口,這時他語氣必須用最大的欣喜,于是他又是欣喜又是鄭重道:“多謝,多謝,長者賜,不敢辭,這禮物很好,厚重讓朕感動!
禮部官員立馬有人高呼:“民送一只雞,來自山東道,千里相送,情重如山……”
“請大唐帝王贈送回禮。”
官員高呼之后,楊一笑微微頷首,語帶感慨道:“長者千里來送此禮,朕之家宅豈能不有所回贈?”
“傳朕旨意,山東道百姓免稅一年,吾家嫡子初長成,當與百姓共喜悅,贈錢,每民二十文。”
禮部官員連忙暗示,教導著那個老農(nóng)謝恩。
只不過老農(nóng)并不需要行禮,僅僅是在禮部官員的教導下笑呵呵開口,道:“皇帝啊,俺們祝福您兒子安安康康,繼承家業(yè),庇護子民!
反倒是楊一笑要鄭重俯身彎腰,道:“多謝祝福!
接下來,又有老人開口。
有送一筐子大餅的,那餅子隱隱已經(jīng)發(fā)霉長毛,然而卻是從山西道的最西邊過來,那里基本上已經(jīng)屬于關隴地帶。
老人帶的這筐餅子,乃是全村人湊起來的,雖然已經(jīng)發(fā)霉長毛,但卻是一份民心之禮。
于是,楊一笑故作垂淚,欣喜哽咽道:“民有果腹,飯食發(fā)霉,朕預祝你們家家的糧食吃不完,擱在糧倉之中發(fā)霉才好。”
一筐發(fā)霉餅子!
他也要給回禮!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不能因為我是富足的皇帝,而你們是貧窮的老百姓,所以我看不起你的禮物,那樣的話會被天下人辱罵。
一個接一個老人,送上了來自各地的禮物。
最后,所有老人一起開口,道:“皇帝啊,請你喊來孩子,讓我們?yōu)樗砀#罄咸毂Wo他健康。”
這才是最大的禮物。
古代人均壽命不高,能活六十歲算是長壽,而這些七八十的耄耋老者,個個都是被稱作人形祥瑞的存在。
于是,只聽腳步聲響。
只見大唐皇后顧朝露,手里領著年滿十歲的小虎頭,數(shù)千人觀禮之下,走向了這群老人行禮。
顧朝露屈膝行禮,聲音帶著感激之意,道:“本宮,大唐皇后,中原正朔帝王之妻,攜嫡子向長者有求。”
“請恩賜!”
一國皇后,行禮相求。
幾十個老人把小虎頭圍起來,紛紛伸出顫巍巍的手掌,輕輕摩挲小虎頭的頭頂,笑呵呵的送上了一份祝福。
顧朝露盈盈有淚,不斷的行禮感謝,連聲道:“謝長者賜福,謝長者賜福,本宮有回禮相贈,本宮也有回禮相贈……”
在顧朝露的行禮中,劉伯瘟突然高呼。
只聽老劉聲音清越道:“大唐皇后贈禮,謝民間賜福,從即日起,凡大唐子民婚嫁之時,新娘可穿鳳冠霞帔,予以百姓與皇家共喜!
嘩!
龐大的天元正殿之中,霎時之間一片震驚。
老天爺啊,這是開創(chuàng)先河啊。
大唐皇后這一番贈禮,從此讓民間百姓和皇家一樣,凡是婚嫁迎娶之時,新娘子可以鳳冠霞帔。
……
足足半個時辰過去,民間長者們才退下。
顧朝露再次屈膝行禮,然后獨自一人離開大殿,經(jīng)過長者賜福之后,意味著小虎頭從幼年進入總角之齡,從今天開始,屬于少年了,因此,可以留在朝堂大殿上。
大朝會,一國之氣象,然而,第一環(huán)節(jié)竟然是由百姓開啟。
直到這一環(huán)結(jié)束,才輪到滿朝文武。
只見楊一笑重新坐回龍椅,語氣也重新變回威嚴,道:“家有嫡子,總角之齡,天子之子邁入少年,朕此喜悅當與朝臣共享!
“有封賞……”
這三個字從他口中吐出,頓時整座朝堂所有人全都一靜。
無論是屬于大唐的官員,又或者各方勢力的使節(jié),都知道今日最重要一環(huán)開啟了,因為這是大唐自從開國以來的第二次封賞群臣。
每一個臣子的封賜,對于天下格局都有影響。
比如,倘若把一個激進的武將封為大帥,那么,這武將就會影響大唐的軍事決定,為了建功立業(yè),說不定哪天就起戰(zhàn)爭。
又比如,把一個擅長治財?shù)拇蠹又赜,那么,天下商賈都要感覺到頭疼。
如今的大唐,位列中原北方霸主,一舉一動皆能影響天下格局,每一個重臣都可以影響格局。
所以,所有人全都屏氣凝息的傾聽。
由于是涉及百官之封賜,人數(shù)眾多不可能全都讓楊一笑宣布,故而,是擔任禮部尚書的劉伯瘟負責宣讀。
無數(shù)人的期待或者忐忑目光中,只見劉伯瘟手持一卷帛書緩緩走出。
看那帛書的厚度就能猜測到,必然是詳盡到極致的百官封賜。
“大唐這些重臣們,有誰會在今天高升啊……”
“還有暫時不算重臣的人,哪一些會受更受重用呢!
各方勢力的使節(jié)們,心中都有著急迫的期待。
……
【第四更送上,今天大約1萬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