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隔閡起,轉(zhuǎn)眼已消除,楊一笑微微揮手示意,讓趙螢勾繼續(xù)前面領(lǐng)路。
輾轉(zhuǎn)了幾道宮中小徑之后,終于算是到了準(zhǔn)備吃飯的地方。
果然如同楊一笑所說,這次特意選了個露天場所,原來是在御花園中,臨時找了一個地點。
幾位重臣看了一眼,忍不住笑出聲來,紛紛道:“皇后還是一如既往的性格,這地方選的可真夠隨便,連桌子都不擺放一張,莫不是要讓我們蹲著吃飯么?”
哪知楊一笑卻微微搖頭,語氣肅穆解釋道:“你們猜錯了,這是朕選的,原本按照皇后的意思該找個亭子,可朕專門交代她就要選在這里……”
眾人不由一怔,忍不住問道:“陛下還真打算讓我們蹲著吃?”
楊一笑這次點頭,語氣依舊肅穆,道:“不錯,蹲著吃,既沒有桌子,也沒有椅子,今天你我君臣全都蹲著,咱們在雪地里吃上這一頓飯!
他說著停了一停,伸手一指地上積雪,繼續(xù)道:“大家看到?jīng)]有,朕故意不允許清掃積雪,等會大家就蹲在雪中,朕也和大家一樣蹲在雪中……”
“因此,大家可別抱怨朕這是故意苛待!”
眾人又是一怔,然而很快若有所思,唐青云第一個開口道:“陛下莫非是想讓大家體驗一下災(zāi)民的疾苦?”
楊一笑又點了點頭,絲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圖,沉聲道:“岳父你猜的一點沒錯,確實想讓大家親自感受一番!
他一邊說著,一邊招呼眾人繼續(xù)向前走。
很快看到皇后顧朝露的身影,帶著幾個妃子正在雪地里做飯。
只見地上擱著一個大筐,筐里已經(jīng)裝了半筐多的餅子,其中有一些還冒著熱氣,顯然是剛剛才烙制出來。
在那大筐的旁邊,雪地上有著幾個小火爐,似乎是刻意而為之,數(shù)量竟然和楊一笑外加幾位重臣的人數(shù)相等。
“陛下,餓了吧,快點來,餅子已經(jīng)備好了……”
皇后顧朝露抬手招呼,順勢用小腳跺了跺雪地,笑著道:“按照您的吩咐,專門留了積雪不準(zhǔn)清掃,每人一個小火爐,發(fā)放一口小鐵鍋,然后,陛下和幾位重臣蹲在雪里煮餅子吃。”
楊一笑點點頭,第一個走上前去,他隨意選了一個小爐子,順手接過皇后遞來的小鐵鍋,竟然真的蹲在地上,捧了一捧積雪開始燒水。
這一幕讓唐青云等人看的頗為迷惑,紛紛圍過來問道:“陛下這是何意?莫非我們要自己煮飯不成?明明皇后已經(jīng)做好了餅子,難道餅子不是給咱們備的嗎?”
然而楊一笑卻沒回答,反而指了指自己四周,沉聲道:“來,大家各選個爐子。跟朕一般,先弄點積雪燒水!
眾人雖然不解,但卻全都聽從,于是各自選了一個小火爐,蹲著捧一捧積雪開始燒水。
直到這時,楊一笑才開口解釋,對眾人道:“餅子是給咱們準(zhǔn)備的,但是這種餅子不能直接吃,否則的話,能把人的牙齒給崩掉……”
說著一停,繼續(xù)又道:“如若大家不信,可以咬口試試,比如你,周懷仁,你拿個餅子啃一啃,替大家驗證一下朕的說法!
老周滿臉都是防備之色,根本就不去筐里拿餅子,反而直接叫屈道:“憑什么是我?我又沒說不信!老大你不如讓李老尚書試試,我看他好像有些不信!
旁邊李穎達頓時抬起手,輕輕在老周腦門抽了一下,笑罵道:“老朽何時招惹你了,使壞使到我頭上!
老周嘿嘿壞笑,口中不斷慫恿,蔫壞道:“咱這不叫使壞,主要是為了試試您老人家的牙口。都說老當(dāng)益壯,我想看看怎么個老當(dāng)益壯……”
李穎達氣的又抽了他腦門一下。
這時宋老生開口道:“咱們這些人都知道,陛下從來不做妄言,既然說這餅子不能直接吃,那么這餅子必然不能直接吃……”
眾人無不點頭,全都深以為然。
只不過大家雖然相信楊一笑的說法,但是個個臉上都閃爍著好奇之色,紛紛問道:“陛下可否說說,這餅子為什么不能直接吃?”
然而楊一笑并不解釋,僅是伸手一指餅筐,示意道:“你們拿一個餅子在手里掂量掂量,估計就能猜到不能吃的原因!
眾人越發(fā)好奇,不由看向餅筐。
周懷仁的性子最急,立馬伸手從里面拿起一個,而當(dāng)餅子入手之時,這貨根本不需要掂量,臉色直接一怔道:“我的老天爺,竟然這么重?”
此時其他幾人也紛紛伸手,各自從筐里取出一個餅。
宋老生做事最細心,刻意在手里掂量一番,頓時臉色同樣發(fā)怔,忍不住愕然出聲道:“這餅子確實很重,但它為何如此之重?”
唐青云也拿著一個掂量,隨即口中嘖嘖稱奇,推測道:“如此小的一個餅,重量竟然半斤多,由此可以推斷,制作手法必然經(jīng)過幾次壓實,否則的話,巴掌大的一塊不至于重量這般離譜!
“但是老夫由此反而感覺糊涂了……”
“歷來烙餅都是越松軟越好,為何這餅子卻反其道而行之……”
“多次壓實豈不是故意弄硬么?這還讓人怎么敢下口啃食。
不愧是唐青云,僅憑推測就猜到了制作辦法。
直到這時,楊一笑這才開始解釋起來,緩緩道:“此餅有個說法,名稱叫做杠子頭,乃是朕在南云歸來之時途經(jīng)某地,不經(jīng)意之間發(fā)現(xiàn)的一種民間食物。”
“關(guān)于它的制作手法,基本上和岳父你推斷的不錯,只不過,稍微有一點點出入!
“這餅子并不是多次壓實,僅僅只是一次壓實而已,它用的是模具器皿,把一團面放入其中,然后,以壯漢之力用一根木杠狠狠的擠壓!
楊一笑說著抬起兩只手,沖著眾人比劃了一下某種輪廓,繼續(xù)解說道:“這么大的一團面,壓成如此小的一個餅,等到完全壓制結(jié)實之后,不是放在鍋里烙而是放進爐子烤!
“所以它不是烙餅,而是一種烤餅。”
“不但不松軟,反而硬的像石頭!
“當(dāng)?shù)匕傩瞻阉Q為杠子頭,朕感覺這個稱呼確實很貼切,僅從名字就能聽出來,這玩意硬的如同杠子!
說到此處之時,楊一笑順手拿個餅子敲向小鐵鍋,頓時一陣咣咣作響的聲音,讓眾人見識杠子頭的堅硬。
眾人都是精明之輩,很快琢磨出一些眉目,不由道:“難怪陛下剛才會說,這東西直接吃會嘣掉牙……”
楊一笑點點頭,繼續(xù)道:“所以它不能直接吃,需要用力掰碎了熬煮,小小一個杠子頭,可以熬煮一大鍋!
如果是后世之人看到這東西,立馬會聯(lián)想到部隊之中的壓縮干糧,而如果是山東百姓看到這東西,則會生出一種‘俺們杠子頭就是這么硬’的自豪。
沒錯,這是楊一笑歸程途經(jīng)山東益縣發(fā)現(xiàn)的一種民間食物。
這時代的益縣是哪里呢?
乃是后世赫赫有名的蔬菜之城壽光。
歷來山東百姓的牙口堅硬,最硬則是益縣和沂州府,原因是益縣吃杠子頭,沂州府則是吃煎餅。
這兩樣食物都屬于極耐儲存的情況,制作出來能保證一個夏天不變質(zhì)發(fā)霉。
古代可沒有冰箱,因此不發(fā)霉的緣故稍微想想就能明白,硬,非常的硬,而且,幾乎不含任何的水分。
沂州府的煎餅稍微好一點,用力撕咬勉強是能咀嚼下咽的,然而益縣的杠子頭不能,這玩意直接吃的話根本啃不動。
【這里特別備注一下,如果有臨沂一帶的朋友別挑刺,咱們現(xiàn)在臨沂吃的煎餅和古代不一樣,古代沂州府的煎餅非常的考驗牙齒】
總之一句話,無論杠子頭還是煎餅都很硬,但它優(yōu)勢非常明顯,極耐儲存可以保證一夏天不發(fā)霉。
炎熱的夏天尚且不發(fā)霉,春秋乃至冬季就更不用說了,家里如果存有幾筐杠子頭,全家七八口人好幾個月都不用擔(dān)心會挨餓。
所以,楊一笑才意識到了這種食物的好處!
如果用于賑災(zāi),簡直是個大殺器。
大唐各級官衙再也不用犯愁開設(shè)施粥,并且還要保證一天兩個飯點不斷火……
只需要向災(zāi)民發(fā)放這種杠子頭,然后給七八口人配備一個小鐵鍋,那么,百姓餓的時候自己就能煮東西吃。
……
【第四更送上,后面緊跟第五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