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之后,柴房門口!
噗通噗通噗通……
一連串的跪地聲音。
由于剛才幾個婦人在燒火,因此臉龐鬢角有些煙火色,看起來略顯滄桑,然而她們的眼神卻全都在放光。
跪下了,但是沒人敢說話,隱隱約約間,似有無聲的抽泣。
這是長久困頓之下的憋屈,忽然看到曙光乍現的激動,人容易哽咽,語不能出聲。
……
“唉!”
最終還是楊一笑首先開口,聲音之中透著暖意和溫和。
“都起來吧,無需跪著!”
“于朕而言,這兩年見多了別人向我下跪,有人是出于畏懼,有人是出于禮節(jié),有人是出于惶恐,也有人在跪下之時心存怨恨!
“但是朕能看出來,爾等心里沒有任何怨恨,朕看到了你們眼中努力憋著的淚,朕感受到了你們心中由于激動而難以抑制的情感。”
“也許你們還不知道,朕這次微服南游本沒打算在士族之中泄露身份,按照朕原本的想法,只打算看一看底層的黎民……”
“然而,或許是上蒼給的一份特殊機緣,讓朕在無意之間,得知了士族之事,原來,底層士族過的也挺慘。”
“朕這個人,出身寒微,天下人都知道,朕從小是被嫂娘養(yǎng)大的,父母早亡,爺爺奶奶緊跟而去,可憐我那嫂嫂是個婦人,哪怕含辛茹苦但卻難以養(yǎng)活我,所以,朕從小吃的是百家飯……”
“也因此,朕養(yǎng)成了同情疾苦的性格。”
“只可惜,最初那些年太艱難,朕哪怕同情疾苦,但卻是愛莫能助!
“以至于朕的心中苦痛難以言表!
“朕這不是唱高調,也不是自我吹捧,而是實實在在的見不得人間悲慘,總是為每一次的悲慘所見而心中堵塞!
“那種堵塞,憋悶之極啊!”
“宛如心口壓著一塊大石頭,讓朕連喘息都感覺心里疼!
“跟你們說點朕的事情吧……”
“曾經有一年,朕跟著嫂嫂在地里挖野菜,那一年的朕,才只有十歲!
“而那一次,乃是初春,雖說是初春,但卻是春寒料峭,南方也許早已草木泛青,但是北方仍舊有積雪未化!
“你們都是經過苦日子的人,朕見你們孩子吃的是野菜餅,因此推算,你們應該都有挖野菜的經歷,也因此,你們應該知道春寒之下很難挖到野菜……”
“但是,不挖不行!”
“家里斷了吃喝,連一粒糧食也沒有,為了能讓朕活著,嫂嫂只能帶著朕去挖野菜!
“你們是江南人士,不曉得北方的春寒有多厲害,說的好聽點叫做春天已到,但對缺少寒衣的窮人而言與寒冬沒有任何區(qū)別!
“那一天,朕凍的瑟瑟發(fā)抖,亦步亦趨跟在嫂嫂身后,努力在積雪之中尋找著……”
……
小小一座院子之中,這一刻幾乎寂靜無聲,不但幾個婦人在聆聽,崔寒山等人也從屋里走了出來,連同那些侍衛(wèi),都在聆聽大唐皇帝的童年。
甚至就連腦子愚笨的王無敵,這一刻也顯得特別乖巧懂事,高大的漢子默默走上來,用身體護在楊一笑身邊,仿佛想要給予溫暖,又仿佛想表達什么。
顯然,這身高十尺的猛人也想起了幼年。
世間之疾苦,最能動心弦,哪怕是王無敵這種愚笨,也能體會到楊一笑的悲傷。
整個院子之中,唯有楊一笑的聲音在繼續(xù)……
“那年的倒春寒,冷的太過嚇人,村里家家戶戶都斷了炊,所以家家戶戶都在挖野菜,因此,本就稀少的野菜即便藏在積雪底下剛剛冒芽也會被人翻出來!
“也因此,越發(fā)的難以尋找。”
“朕至今仍然記得,那一日的失落無助,當時天色已經黑了,嫂嫂帶著我仍舊兩手空空!
“但是為了不讓朕餓肚子,嫂嫂仍舊堅持在雪里找……”
“朕算是從小就比較懂事的孩子,所以年雖十歲但卻能體諒嫂嫂的艱難,因此朕不像別的孩子那般抱怨,而是亦步亦趨跟在嫂嫂身后!”
“朕也在努力扒開積雪尋找野菜。”
“突然,朕的手掌仿佛觸碰到什么,很冷,很硬,由于天色已經擦黑,再加上朕小孩子天性中的好奇,故而忍不住繼續(xù)挖開積雪,想要看一看雪下面埋的是什么東西……”
“結果,朕看到了人間至慘的一幕!
“那是一位婦人,已經凍斃于風雪,想來是個逃荒的女人,不知道因餓還是因凍所以死在雪中!
“朕很驚慌,被尸體嚇了一跳,然而下一刻,朕的眼中抑制不住全是淚水!
“只因朕看到,那婦人懷里竟然緊緊抱著一個孩子,哪怕她已經凍死了,但卻努力用胸口給孩子提供溫暖,而那個被母親暖在懷里的娃,也不知道已經在雪里埋了多久,竟然,竟然還沒有死……”
“那一年,朕才十歲,然而已經懂的人間疾苦,所以淚水抑制不住的洶涌!
“讓朕沒想到的是,嫂嫂的表現很平靜,她輕輕撫摸朕的額頭,用最溫柔的話語在勸導我……”
“朕至今還記得嫂嫂說了些什么!”
“她說:細伢子啊,犯不著流淚,這就是咱們窮人的命,這娘倆的結局說不定哪天就輪到咱們。”
“她還說:細伢子,別哭,別哭,來,到嫂嫂懷里來,天太冷了,你可不要凍著!
“她又說:細伢子,別同情,雖然這個娃娃還活著,但是咱們娘倆不能搭救他,嫂嫂養(yǎng)活你已經很艱難了,沒辦法再讓家里添一張嘴……”
“最后,嫂嫂的勸慰朕的聲音終于顯出哭腔,她默默流淚,卻轉頭不遠讓朕看到她抽泣,她假裝心硬如鐵的說,這孩子注定是個凍死的命,所以,細伢子你不要傷感……”
“雖然嫂嫂一遍一遍的哄勸朕,但是朕卻仍舊抑制不住的嚎啕,那一年,朕才十歲,眼睜睜看著一個母親凍死在雪地里,而她的懷里緊緊抱著一個不懂事的幼兒!
“朕嚎啕,朕悲憤,朕仰天大吼,向蒼天發(fā)出質問……”
“那一天,朕的咆哮之聲很響,很響!”
“以至于村里以為我和嫂嫂出了意外,所以全村一起急匆匆的全都沖了過來!
“他們全都聽到了朕的那一聲咆哮……”
“那一年,朕十歲,站于積雪之中,直問頭頂蒼穹!”
“為什么要如此,為什么要如此,既然給了朕的同情疾苦之心,為什么不給朕解救疾苦的能力,恨啊,恨啊。”
“村里人見我發(fā)瘋,都知道我又犯了毛病,因此齊齊涌上前來,滿腹擔心的哄勸我!
“直到最后,村里的四爺發(fā)了話,既然細伢子見不得人間疾苦,那么那個雪里的小幼兒必須救!”
“救,必須救,哪怕村里再窮再苦,但是不能眼見一個幼兒凍死,尤其是,凍死在已經被凍死的母親懷抱中……”
……
伴隨著楊一笑的訴說,院子里幾個婦人全都抽噎,即便是崔寒山等人,也忍不住眼眶泛紅。
直到這時,楊一笑忽然長長一嘆。
他臉色似有欣慰,又似乎是一種滿足,輕聲道:“從那天起,那個孩子被楊家人帶回了村里,由于朕的一位堂兄是個壯勞力,屬于勉強可以在家里添一張嘴的情況,所以,就由四爺爺做主把那孩子交給了那位堂兄養(yǎng)。”
“爾等如果熟悉我大唐情況的話,現在應該猜到這個孩子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楊七郎,與朕的義子趙云并稱大唐雙英,如今乃是名震天下的絕世猛將……”
“按輩分,他其實并非朕的親侄子,如果按血脈,他甚至連侄子都算不上,但是,朕卻視他如親子!
我的老天爺,竟然是楊七郎!
院子之中不論是幾個婦人又或者柳云和柳風,甚至就連崔寒山等人全都面帶不可思議。
殺神楊七郎的名聲,在當今天下能讓小兒停了夜啼,但倘若不是皇帝陛下親口說出楊七郎的來歷,有誰能想到他竟然是當初差點凍死的一個幼兒。
最主要的是,這幼兒并非楊氏的骨血啊。
然而,然而,如今楊七郎卻被陛下視作親侄子,甚至在封賜皇族的時候對這個侄子最厚待。
便在眾人的震驚之中,楊一笑的聲音再次響起,緩緩道:“朕這侄子,因朕而活,如果那年之時朕不曾生出同情,怕是他已經隨著母親凍死在雪中……”
“然則朕雖年幼,已然見不得人間悲慘,故而,他活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朕所獲的回報無比驚人……”
“現如今整個天下都知道,我那侄子堪稱是殺神在世,自朕白手起家那一天開始,這孩子每一戰(zhàn)全都沖鋒陷陣,橫掃披靡,莫有敢擋!
“其實,他并不像趙云那般威猛,之所以他表現的威猛,是因為他為了朕而不惜拼命。”
“這孩子總是說,他的命是我給的,所以,他不在乎還給我。”
“九年前,密州板橋鹽場,那時朕為了養(yǎng)活流民,不得不暗地里去販私鹽。”
“當時朕麾下總共只有四五十個人,然而密州板橋的駐軍高達兩萬余,有一次運鹽之時由于走漏風聲,鹽隊被一支千人大隊圍住,若按常理而論,朕麾下那幾十人都得死!
“結果,朕的侄子和義子悍不畏死,宛如發(fā)瘋一般,竟然把一千軍卒的圍堵撕開了口子!
“當他們艱難回到老家時,無論七郎還是趙云全都渾身浴血,七郎身中一箭四刀,趙云差點被人砍斷了胳膊,朕心疼的淚流滿面,皇后更是抱著兩個孩子大哭……”
“然而你們知道這倆孩子是怎么說的么?”
“當時,七郎慘白著臉龐但卻滿是無所謂,吊兒郎當說,只要能幫到一笑叔,俺這條爛命算啥啊,一歲多的時候就該死了,是一笑叔叔把我從雪里救回來,所以,大不了就還給叔叔唄!
“朕又是心疼又是生氣,恨他那個吊兒郎當不在乎生死的樣子,因此,重重抽了他一巴掌!
“打在他臉上,疼在朕心里,所以,朕不由得淚流滿面……”
……
一段往事,娓娓道來,整個小院鴉雀無聲,所有人都仿佛陷入楊一笑的回憶中。
只聽楊一笑聲音緩緩,又說起了更多的事……
“朕這個人啊,真是見不得疾苦,但凡我有一點能力,我都忍不住想要出手,哪怕自己被拖累的幾乎撐不住,但總是改不了這天生的毛病!
“救活侄兒七郎是一次,收了義子趙云是一次,搭救江淮四萬流民,則是一次又一次……”
“老崔,你也算是受我搭救的一員吧,那年如果沒有我,怕是你如今也已餓死了,是不是?”
伴隨著楊一笑的溫聲一問,崔寒山面色鄭重的拱手,明明是個壯碩漢子,聲音卻有濃濃柔和,輕聲道:“臣這輩子,活于陛下之手,若無陛下,已然死了。”
楊一笑點點頭,繼續(xù)他的回憶:“是啊,像你們這樣的人太多,朕見不得蒼生疾苦,所以總是忍不住去救……”
“七郎,趙云,你,江淮流民……”
“朕至今仍能清楚記得,當年我是何等艱難,為了養(yǎng)活八百個孩童,朕簡直是把心都操碎了!
“但朕自始至終沒覺得累……”
“每當看到孩子的甜笑時,每當聽到她們不再為生活擔憂時,朕就不由自主的欣慰,感覺再累再難也值了!
呼!
楊一笑說到這里時,忽然長長吐出一口氣,然后,他聲音有種莫名的意味深長。
“想不到啊,回報是如此的驚人……”
“當年救的侄子,成為了名震天下的猛將,當年救得義子,成為了連狼族都膽寒的殺神!
“還有你,崔寒山,還有你,王無敵,你們每一個人,都為朕的大業(yè)做出了莫大功業(yè)!
“當年那八百孩童,如今是天下知名的楊氏子弟,她們之中有人為了朕的大業(yè),甚至甘甘情愿的賣身為奴,只為了能打探一些消息,讓朕的大業(yè)更順暢一些!
“這回報何其猛烈。
……
長長的一段回憶訴說,飽含著動人心弦的感動。
楊一笑的目光微微轉動,終于看向了幾個婦人,他聲音很溫和,似乎帶有一絲的問詢意味,輕柔道:“朕這前半生,經歷了施恩與回報,所以朕一直認為,人心就該是如此……”
“朕見不得疾苦,故而與人恩惠!”
“別人受我滴水之恩,涌泉回報回給了朕!
“以前如此,以后當如此……”
“因此,朕今天又準備做一個決斷!
“此次微服南游,本無打算收納士族,然而世間之緣分微妙,總是令人不經意間動心,就比如今日,朕登爾等家門,親眼目睹你們的困頓,親耳聽到你們的艱難,不知不覺之間,已然觸動朕的心弦!
“尤其是,你們幾家的孩童下學歸來,見到朕時,童言無忌,讓朕心生喜愛,且堅定了信心。”
“朕堅信,這世上總是感恩之輩多過白眼狼!
“爾等生活困頓,堪稱窘迫艱難,但你們心中尚存希望,切盼著未來可以幸福!
“這需要機會,再有能力也需要機會……”
“然而可惜的是,你們士族之內的階層已經固化,上進之梯,已經斷掉!
“主脈嫡系享受鐘鳴鼎食,作為底層的你們卻無出頭之日。”
“但朕看到,你們眼中的那抹光,那是渴望,也是希望,你們沒有放棄,依舊在渴望未來!
“那么……”
楊一笑說到這里時,目光飽含了溫暖之意,終于,他說出了令人渴盼的決斷。
“那么……”
“這個機會……”
“朕給爾等……”
噗通,噗通,噗通!
柳云跪下了,由于激動以至于渾身顫抖!
婦人們跪下了,由于感激以至于幾乎把頭磕進了土中。
整個小院之中,一片哭聲震天。
其中柳云妻子哭聲最大,那嚎啕的聲音令人心酸,然而這婦人口中說出的話,卻又是那般的令人欣慰令人欣然。
“大帝,大帝啊……”
“奴家這一輩子,牢牢記住您的恩!”
“今天,明天,將來,只要奴家活著,就死死幫您看著……”
“如果我夫君將來忘了今日恩典,如果我孩兒忘記了大帝的厚賜,奴家就死,拉著他們一起死……”
……
今日這件事,不能說這是楊一笑故意做出的收心之舉。
作為一代開國帝王,且是如今勢力極強的帝王,他其實已經不需要刻意施恩,也不必為了一兩個人才而動用手段。
他是真的被士族底層的困頓給觸動了心弦,所以才堅定了這些底層可以重用的心思。
自古以來,開國帝王的心都夠狠,但同時,開國帝王也是最容易對底層發(fā)出共情的人,如果不能如此,那便得不了天下,即便短時間得到,江山也長久不了。
便在小院之中哭聲震天之時,似乎因為聲音太大引起了外面注意,畢竟這里是柳氏門閥的宅邸,小院四周挨著一家一家全是別家的小院。
凡是在這一圈居住的,基本上都是柳氏的偏遠支脈,很顯然,全是底層。
越是底層,越懂得相幫互助,原因是誰家都有可能遇到難處,所以今日幫別家明天可能就輪到自己,因此當哭聲響動時,附近的住戶全都急匆匆的沖過來。
原本以為是出了事,結果進門才發(fā)現全跪著,而那被跪之人,則是一個面色平平無奇的普通男子。
“柳云兄弟,這人是誰?”
“上門來逼債的嗎?竟然敢來柳家逼債!咱們就算是落魄分支,但也可向主脈去求救。你這人好大膽子,竟然逼著讓人下跪……”
“信不信抓你去見官!”
很顯然,這都是和柳云這個小院幾家血緣較近的住戶,所以心急之下來不及詢問緣由,先是裝腔作勢的想要嚇唬一番。
但是顯然的是,這些人明顯都是長久困頓之輩,雖然嘴上喊的咋咋呼呼,其實每個人的眉宇之間都帶著憂慮。
其中一個中年人,似乎早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因此連裝腔作勢的底氣也沒有,只敢站在門口懦懦的開口求情道:“這位貴客,能不能抬抬手,如果我們柳云兄弟他家欠了錢,你萬萬不要逼迫他們太甚……”
“我們家家戶戶幫著湊一些,幫著還,行不行!”
似乎以前有過這種經歷,所以這些人根本沒往別的方向想,幾乎全都以為楊一笑是上門逼債的債主,而柳云一家以及小院其它幾家全是因為無法還債所以才跪地哭求。
自始至終,楊一笑神色平淡,他深知今日之事已經無需他再開口,柳云既然被他認可收納那么便需要有所表示。
果然……
只見跪地嚎啕的柳云突然起身,沖到門口一把抱住那個中年男子,淚流滿面之中,嗷嗷說出了他的激動!
“大哥,大哥,這是洪武陛下,這是大唐的洪武陛下啊!”
“堂兄們,堂弟們,嫂子,弟妹,咱們不用苦了,咱們不用再苦了!
“從今日起,有了機會,洪武陛下已然決定,士族底層盡可征召,我們,我們終于可以出頭啊!”
嗡的一聲!
整個小院,門里門外,剎那之間,所有人腦子一懵。
啥?啥情況?
我沒聽錯吧,我沒聽錯吧?
大大大大,大唐?
洪武陛下?
我的老天爺,那位傳說中的開國帝王么?
剛才那個膽怯的中年,此時目瞪口呆像是傻了,但他突然像是靈光一閃,猛地噗通一聲跪了下去,渾身難以抑制的顫抖,聲音更是難以克制的顫抖,顫顫道:“陛…陛下,我…我…我……”
由于太過激動,導致結巴難以說話,直到別的滿臉通紅,才終于說了心中渴盼數十年的話:“陛下,我飽讀詩書,陛下,我飽讀詩書。
“求您給我機會,求您給個機會!”
唯有底層太久的人,才知道心中的渴望多強烈,這一刻,這中年人的腦袋磕進土中,額頭撞的全是血,但他絲毫不感覺疼。
他只渴盼,大唐皇帝能給個機遇!
……
【今日超級大章7000字,由于劇情連貫無法掐開,就這么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