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在這對夫妻淚流絕望之際,屋外忽然似有腳步之聲傳來。
并且聽那腳步聲音似乎不止一人,至少得是七八人甚至十多人的動靜。
女人和男人對望一眼,語氣有著緊張也有慚愧:“是不是村里人也斷了糧,所以來討要我借的那些?”
男人臉上也有擔(dān)憂,但是想了一想?yún)s搖搖頭,自己騙自己道:“應(yīng)該不是討債,柔娘不要擔(dān)心。全村都是一族,不會這么心狠,雖然他們沒法再救濟咱們,但不會在大年夜讓咱家過不去。就算真要討債,也得等到開春……”
女人點了點頭,心中略略安心。
她也覺得相公說的有理。
畢竟村里人都是一族人。
哪怕欠了全村人的債,但是大年夜絕對不會來討,況且村里人應(yīng)該知道,她家拿不出哪怕一粒糧食。
既然不是村里人一起組團討債,那外面那么多的腳步又是什么人呢?
女人在驚慌和擔(dān)憂之中,忽然也不知為何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她前幾天去縣城抓藥之時,聽到店鋪掌柜和小學(xué)徒在議論的事。
據(jù)說今年的大年之夜,大唐皇帝陛下對各州官府下了嚴(yán)令,不準(zhǔn)餓死任何一人,必須讓每個赤貧家庭都能熬過年關(guān)。
莫非?
女人的心里忍不住蹦出一個念頭:“莫非因為皇帝陛下的恩典和嚴(yán)令,官府今晚會額外賑濟一點糧食?”
就在女人忐忑期待之時,外面?zhèn)鬟M(jìn)來一個敦厚的聲音,只聽有人語氣和氣,明顯已經(jīng)站在了門口:“請問,這家是王七的家吧?”
“吾等乃是衙里的差役,今晚負(fù)責(zé)你們附近五個村,咱們大唐當(dāng)今陛下有圣旨恩典,再窮之人也不能缺了大年夜的一口吃喝。因此,要加一次賑濟!”
“屋里有人嗎,出來領(lǐng)糧食吧……”
真的加一次賑濟?
女人驚喜的渾身顫動!
賑濟這兩個字,在后世也許會被人視作一種施舍性的侮辱字眼,然而在古代,尤其是這對貧寒無比的夫妻耳中,這卻是全天下最好聽、最美好的聲音……
由于這對夫妻太過激動,一時忘了對門外答復(fù),外面的衙役瞬間全都緊張起來,誤以為這家有可能已經(jīng)凍死餓死。
頓時,七八個衙役的聲音驚恐響起,帶著顫抖,無比緊張:“有…有人嗎?屋里有人嗎?王七王七,你千萬不要嚇唬我們啊。別死,你家里千萬別有人死……”
說話之間,腳步哄然,明顯是要沖進(jìn)屋內(nèi),已經(jīng)不準(zhǔn)備等人開門。
“有人有人!”
“在的在的!”
蓬頭垢面的女人終于從激動中反應(yīng)過來,拼命一般的大聲對著門外呼喊:“家里有人,家里有人,這就給你們開門,奴家這就給你們開門……”
她心情又是振奮又是驚喜,吃力的從茅草堆里爬起來,艱難的爬向門口,想要給衙役開門。
然而下一刻,女人忽然停下來。
她吃力又爬回去,先用茅草掩蓋自己,這才羞澀道:“家里窮苦的很,不方便出去見人……”
今天乃是大年之夜,家里唯一的衣服穿在男人身上,倒不是因為男人需要出門,而是不能讓男人光著身子過年關(guān)。
雖然她男人已經(jīng)斷了兩腿,但是再殘廢也是她的男人,大年之夜寓意美好,絕不能讓男人光著身子。
家里唯一一條褲子讓男人穿,是她作為妻子給自己男人的尊嚴(yán)。
至于女人嘛,她則無所謂,光著就光著吧,反正家里只有自己男人看。
等到過完今晚大年夜之后,她才會穿衣服出去找活干。
這種事情若是擱在后世的環(huán)境中,恐怕很多小年輕會認(rèn)為絕不可能,然而在古代環(huán)境里,這種情況幾乎村村都有。
外面那些衙役大多數(shù)也是窮苦出身,所以一聽就知道這家窮的連衣服都沒有。
于是一個中年衙役笑呵呵開口,溫聲安撫并且語氣毫無不滿,而是刻意帶著柔和,細(xì)聲細(xì)語的叮囑起來:“屋外面冷,能不出門就別出門,我們?nèi)蝿?wù)也重,發(fā)完你家還要發(fā)別的家,所以呀,我們就不進(jìn)屋打攪你們啦……”
全程沒有提及這家人沒衣服的事,也沒揭穿女人光著身子沒辦法開門的事,給足了尊重,讓寒風(fēng)仿佛都變的溫暖。
中年衙役繼續(xù)叮囑,開始細(xì)說賑濟的事:“今夜是大年夜,陛下有圣恩,全縣所有貧苦,都要發(fā)放糧食……”
“你家因為有殘疾,所以給十斤粗糧,省著點吃,能撐七八天!
“最主要的是,有半斤精細(xì)的麥子面,并且,還有半兩肉膘,以及一捆韭菜。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是陛下讓你們在大年夜包餃子吃……”
“我們?nèi)蝿?wù)很重,今夜需要走很多家,所以東西放在門口,等會你們自己出來拿!
這個衙役叮囑結(jié)束之后,又有一個衙役的聲音響起,笑著在說話,聲音也溫和:“東西不要嫌少啊,畢竟咱們大唐現(xiàn)在還不富裕,赤貧家庭實在太多了,每家每戶只能救一救急,暫時呢,還救不了窮!
“況且你們知道么,這是陛下加緊從外面調(diào)撥的,為了讓整個大唐的百姓過個好年,陛下購買這些物資被好幾個勢力趁機勒索……”
“皇后娘娘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從內(nèi)府拿出了幾百萬貫,全被那些勢力趁機加價賺走了!
“唉,不說了,不說了,一說就忍不住滿肚子氣!”
“總之咱們心里都記著,記著那些趁機勒索的勢力,咱們陛下和娘娘為了讓大家過年,花費了比平時高出五六倍的錢。”
“東西別嫌少啊,沒辦法,咱大唐暫時還不富裕。”
“只能先救救大家的急,但還無法救大家的窮……”
自古所謂救急不救窮,因為救急是一時之事,救窮則要花費大力氣,尤其這個州域乃是新歸之地,在被歸于大唐之前讓南云刮了個精光,哪怕是州府之中,也沒有多少糧食儲備,縣衙更艱難,全要靠上面調(diào)撥。
縣衙也想多賑濟一些糧食出來,可是全縣要照顧的窮人實在太多。
女人躲在草堆里歡天喜地,眼中的淚水順著臉腮不斷滾滾而下,邊哭邊謝,嚎啕不止:“感謝你們的賑濟,感謝你們的恩典,可惜不能開門,以后奴家去給你們磕頭!
外面幾人呵呵輕笑,那個中年衙役聲音肅然:“別謝我們,謝咱們陛下和皇后娘娘。如果沒有陛下和娘娘,我們也拿不出糧食來賑濟。”
于是女人流著淚再次在草堆里拜謝:“感謝陛下,感謝娘娘,也感謝您們,頂著寒風(fēng)和大雪來……”
衙役們由于任務(wù)重,所以轉(zhuǎn)身準(zhǔn)備離開,已經(jīng)確定這家沒有凍死餓死人,所以他們要忙著去賑濟別的家庭。
他們小心翼翼的把糧食放在門口,臨走還不忘再叮囑一聲:“十斤粗糧該省則省,但是半斤精細(xì)麥子面不要省,還有那半兩的肉膘,以及那一捆韭菜,也不要省,不允許省……”
“因為這是陛下和娘娘發(fā)下的仁慈,是讓你們大年夜可以包一頓嬌耳吃,陛下說,過年了。老百姓窮苦一年,他要讓你們吃上嬌耳!
嬌耳就是后世常見的餃子,在古代不叫餃子而叫嬌耳,雖然古代和后世的說法不一樣,但是華夏中原過年吃餃子的風(fēng)俗卻延續(xù)。
女人流著淚,不斷磕著頭,她今夜快要把一輩子的淚水哭干,然而這時卻是感激和喜悅的淚水。
活為大唐子民,真好!
大唐皇帝陛下,惦記著她們窮人。
……
【第三章到,還是大章,今晚還有,山水繼續(x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