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韋氏家族的祖上,也曾是煉丹師出身,因此傳下了“煉丹術(shù)”,只不過韋氏那位祖宗修為不高,只有鬼修小乘“煉氣境”后期的修為,未進入?yún)㈥栕趦?nèi)門,因此只好在俗世間開枝散葉了,而傳下的“煉丹術(shù)”也只是皮毛而已,不過在俗世間卻已經(jīng)是神秘不可測的存在了。
“仙丹”按照煉制所用藥材的年份等級,又分成五品,分別是下品、中品、上品、極品、絕品,每一品又各有低階、中階、高階、頂階等級細(xì)分。
而百年份以下的藥材,都是普通后天藥材,能生長過百年的藥材,才會有通靈的跡象,因此才能被稱為仙藥,而仙丹中等級最低的下品低階仙丹“引氣丹”,也至少需要十幾種百年以上的下品低階仙藥才能煉制而成。
哪怕是一株百年仙藥,在俗世間都已經(jīng)是價值萬金了,更何況是十幾種百年仙藥?更何況煉制仙丹的成丹率并不是百分之百,根據(jù)煉丹師煉丹水平的高低,對用來煉制“仙丹”的仙藥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浪費,而要成為一名合格的煉丹師,就像成為后天煉藥師一般,需要經(jīng)過前期無數(shù)次的嘗試試煉,積累煉丹的經(jīng)驗,才能使“煉丹術(shù)”達(dá)到可以煉制成品仙丹的地步,在這一過程中白白損耗的仙藥將會是一筆天文數(shù)字,足夠讓一家中小仙門傾家蕩產(chǎn)的。
即使能煉制出仙丹,成丹率也是個大問題,若是成丹率不能保持在五成以上,還不能被稱為真正的煉丹師,因為那樣的話,代表著你將會入不敷出,也就是說,煉制出的仙丹,還不能彌補損耗仙藥的價值,還不如直接用仙藥跟別的煉丹師換取成品仙丹了。
要成為修仙者,沒有“靈根”是萬萬不能的,當(dāng)然只有“靈根”還是不行的,除非有必要的條件。
首先,你必須修煉有“仙訣”,否則只修煉普通的俗世武訣,恐怕“靈根”資質(zhì)再好也無法成為修仙者的。
其次,即使你修煉了再好的“仙訣”,若是沒有外力相助,恐怕也很難在有生之年成為修仙者,當(dāng)然,有些“靈根”資質(zhì)比較逆天的人物,是可以自行突破的,但對于絕大部分“靈根”資質(zhì)中下乘較為平庸之輩,沒有外力相助是不行的,這外力,就是“引氣丹”了。
因此,要成為修仙者,就要符合三個條件:有“靈根”、練“仙訣”、吃“引氣丹”。
“靈根”并非人人都有,不過據(jù)典籍記載,修仙者相交生下的后代之中,擁有“靈根”的幾率出奇的大,幾乎到了六成以上,因此各家仙門為了能招收到足量擁有“靈根”的弟子,大都鼓勵其培養(yǎng)出的弟子之間自由結(jié)合,或者去俗世間開枝散葉,以生育出更多的具有“靈根”的后代。
這也是各大仙門與各修仙家族之間大都有斬不斷的聯(lián)系的主要原因了,畢竟都是熟人,知根知底,這樣才放心將他們的后代招入仙門學(xué)習(xí)“仙法”。
“靈根”按品質(zhì)分為絕乘、極乘、上乘、中乘、下乘五個等級,按種類屬性又分為金、木、水、火、土“五行靈根”和風(fēng)、雷、冰三“變異靈根”,“單一靈根”是指只擁有其中一種靈根的修仙者,這種修仙者相對于同等級的修仙者,修煉速度自然要快,因此最受歡迎。
“靈根”種類越多,雖然代表著可以修煉的“仙訣”、“仙術(shù)”的種類越多,但并不是越多越好,“靈根”種類多的話,每一種“靈根”就會被攤薄,也就是說,每一種“靈根”都不好,當(dāng)然比起同等級的單一或少數(shù)“靈根”來說,修煉起來就更加費事了。
修仙界不知道多少萬年對“靈根”的研究證明,兩種以上“靈根”的修仙者中,還沒聽說過有“極乘靈根”的存在,三種以上的,連“上乘靈根”的都沒有,只能淪為“中下乘靈根”了,而“靈根”這種東西是天生的,后天不能改變,神通再大也沒有任何辦法,除非有傳說中可以改善靈根資質(zhì)的“逆天仙丹”,不過再逆天的仙丹,也不會改善太多的“靈根資質(zhì)”的。
至于“仙法”、“仙術(shù)”、“仙訣”的關(guān)系,“仙法”乃是對修仙之法的統(tǒng)稱,而“仙訣”乃是修仙的根本,可以據(jù)此修煉“仙元”、提升修為境界,“仙術(shù)”則是一種技能,像是俗世武者的武技刀法、劍法、拳法之類的,可以使得“仙訣”修煉出的“仙元”得到外放,用來自保和殺敵,就像是修仙者的爪牙利器一般,卻是不能增進修為境界的。
至于修仙的技能,除了“仙術(shù)”之外,還有“煉丹”、“煉器”、“制符”、“布陣”、“馴獸”等,門類不少。
至于其他的修仙常識,葉川也雜七雜八的從《烈火訣》上了解了不少,這才明白原來修仙是一種比練武更復(fù)雜的工作。
合上書本,葉川陷入了沉思之中,半天之后這才回過神來,又起身來到旁邊的書架上,開始翻閱起上面的書籍,都是易長老畢生研究醫(yī)書、用毒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十?dāng)?shù)天之后,葉川這才從一大堆書籍中抬起頭來,回過神來之后,忽然驚叫了起來:“我……我竟然忘記問易老東西毒蠱的解藥了!”
想起還有八九個月時間,體內(nèi)的毒蠱就要發(fā)作,在“心田”的時候看易老東西被沙土地吞噬之時,只顧著高興,卻是忘記逼問解藥之事了。
想到此處,葉川追悔不已,忍不住狠狠扇了自己兩個耳光,欲哭無淚。
半晌之后,葉川忽地從書堆里竄起身來,沖到易長老身前,在他干枯的尸體上上下翻找開來,除了在其腰間找到一個小巧精致的“銅鈴”之外,卻是沒見有其他東西,更別提什么解藥了。
而易長老留下的一大堆醫(yī)術(shù)、用毒秘籍之中,卻是也沒有提到過“尸蟲丸”,連有關(guān)毒蠱的記載也只是零星的只言片語,只說其是一種十分詭異的毒物,世上無藥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