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相信李牧將軍一定可以守住邯鄲城
雁門的戰(zhàn)敗,對于李牧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雖然他心中不甘,但他也決定去趙王那里請罪了。
請罪的時候,他還希望將林天手下騎兵所擁有的裝備說出來,讓他們趙國騎兵也可以裝配上。
這樣的話,他們趙國騎兵必定會變的更加強大。
這也將成為他們趙國翻身的機會。
只不過,他這個想法剛剛說出來,就遭受到了眾人的反對!安恍,將軍,我們不能沒有你。∵@邯鄲城不能沒有你!”
“是!王翦大軍馬上就殺過來了,要是沒有將軍守城的話,我們邯鄲城根本保不住!”
“將軍,一時的成敗算不了什么,只要我們保住了邯鄲城,我們就還有翻身的機會!”
“是啊,將軍!不能為了一時榮辱,舍棄了我們邯鄲城!”
這樣的話說出來,李牧終于心動了。
雖然他想要請罪,但他更加知道,趙國需要他。
此時,他要是離開了,很容易軍心動亂。
一旦邯鄲城真的失守了,那趙國就真的完了。
這一次他雖然吃了敗仗,但是在名義上,他還是趙國的主將,他還是可以固守邯鄲城,抵御王翦的大軍的。想到這里,李牧精神一振。
“眾將士聽令,固守邯鄲城,就算是死,也要和敵人一起死在邯鄲城外!”
“只要我們守住了邯鄲城,我們就有翻身再來的機會,到時候,必定要讓秦國大軍,血債血償!”
和王翦斗了這么多年,對于守城這一件事情,李牧得心應(yīng)手。
他也相信,只要他足夠小心,他就可以守住邯鄲城。
而有了前面戰(zhàn)敗的教訓(xùn),這一次,李牧自然更加的小心了。
也因為如此,第二天王翦大軍來到邯鄲城外的時候,看到是威嚴無比的守城大軍。
這樣的守城陣容一出現(xiàn),王翦就知道,那個男人回來了。
這沒有讓他失望,相反,他非常的愉悅!肮!李牧大軍果然戰(zhàn)敗了,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這么快就回到邯鄲城!”
“是啊!林天將軍確實打了漂亮的一仗!”
“嘿嘿!李牧這一次受到了如此重創(chuàng),我看他守這邯鄲城可以守到什么時候!”
雖然說趙國只剩下一個邯鄲城了,但是王翦大軍并沒有沖動。
相反,他們更加傾向循循漸進,穩(wěn)扎穩(wěn)打的拿下邯鄲城。
只有這樣,才可以保證萬無一失。
所以,他們雖然將邯鄲城已經(jīng)包圍了,但是,他們并沒有進攻邯鄲城。
而這樣的包圍,已經(jīng)足夠給邯鄲城之中的人巨大的壓力了。
很多的百姓和邯鄲貴族,此時都慌亂無比。“這是怎么回事?怎么會一下子兵敗如山倒?”
“是秦國王翦,秦國王翦太狡詐了,誘騙我們大軍出城,所以,我們大軍才會慘敗的!”
“不止如此,我還聽說,武安君也敗了,雁門根本就沒有拿下,所以,我們趙國只能敗守邯鄲城的!”
“?那我們邯鄲城可以守的住嗎?我們趙國不會亡國吧!”
邯鄲城中的百姓都有一種擔心,他們擔心趙國會戰(zhàn)敗,他們擔心他們會亡國。
一旦這樣的事情真的發(fā)生了,那對于他們來說,必定是一個驚天噩耗,甚至是他們無數(shù)人不愿意接受的結(jié)果。
所以,他們?nèi)巳俗晕!?br>
但是在其中,還是有不少人是相信李牧的,李牧這么多年的戰(zhàn)果,眾人還是看的見的。“勝敗乃是兵家常事,李牧將軍雖然失敗了一次,但這并不代表著,李牧將軍沒有軍事才能,我相信李牧將軍一定可以守住邯鄲城,守住我們趙國的!”
“對!我們也相信李牧將軍一定可以守住邯鄲城的,只要邯鄲城還在,我們趙國就還有希望!”
“大家不用太過擔心,這一場仗應(yīng)該會打很久,大家備好足夠的糧食就可以了,我們都應(yīng)該相信李牧將軍!”
李牧守護趙國多年,百姓們對于他的信任還是非常的高的。
所以,這樣的話說出來之后,很多人心都稍微放寬了一下。
不過,聽到有人呼吁存糧之后,很多人又去爭搶著買糧了。
戰(zhàn)爭來臨了,手中有糧,才可以保證他們一家老小的性命。
不然秦國大軍還沒有殺進邯鄲城,他們就餓死在家中了。
想到這里,這些百姓也顧不得其他了,瘋狂的去搶奪他們的糧食。
而此時,趙王宮中也亂作了一團。
王翦大軍已經(jīng)兵臨邯鄲城下,這對于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特別是對于趙國王室貴族來說,更是滅頂?shù)奈C。
一旦秦國大軍真的攻進了邯鄲城,那他們王室貴族所有的富貴,都猶如泡影一般,全部會煙消云散。
這樣的事情,他們怎么會接受?
“大王,我們必須求援,我們必須向燕國等其他國家求援!”“不然的話,我們邯鄲城,很容易就被他們攻破,那樣的話,我們趙國真的就完了!”
“是啊,大王!李牧將軍守城雖然厲害,但是這樣的守城,救不了我們趙國!”
“大王,現(xiàn)在對于我們趙國來說,完全是生死存亡的時候,現(xiàn)在我們也顧忌不上什么大國顏面了,一旦邯鄲城被攻破,我們趙國就會同韓國一樣,從這世界上消失!”
“所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們都應(yīng)當保住我們趙國!”
秦國的強大,他們已經(jīng)深有體會了。
特別是他們趙國被打的只剩下一個邯鄲城,這就讓他們更加明白,他們趙國已經(jīng)危在旦夕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向其他國家求援,請求其他國家援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為此,他們愿意向燕國付出巨大的代價,來換取燕國大軍的支援。
他們也相信,只要他們付出的代價足夠大,燕國必定會出兵援助他們的。
唇亡齒寒的道理,燕國也懂。
一旦趙國亡了,那秦國下一個要對付的國家,很可能是燕國。
所以,趙國人相信,他們的求援,一定會讓燕國人出兵。
只要燕國出兵了,他們趙國依舊可以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