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窟的正中央,聚集了一群人,一前一后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撥。
雙方加起來少說也有數(shù)百人,但在這洞窟之中,卻只是占了一小塊地方,也足以看出這洞窟之大。
這兩撥人中,靠前的一撥明顯人數(shù)眾多,而另一撥人則是或坐或立,甚至還有臥倒在地的,人數(shù)也要少得多。
我們剛一趕到,里面的人就已經(jīng)有所察覺,只聽在山呼海嘯般的誦禱聲中,一個女子的笑聲清晰地傳了過來,“又有客人到了!
這聲音的主人,正是曹凌霄。
我循聲看去,只見靠前的那一大群人中,又分成五個陣營,每個陣營都是旗幟招展,旗幟下方各自擺著一張石椅。
這五張椅子上,分別坐著五個人。
從左往右起,最左邊的一張椅子上坐著個女子,身上穿了藏藍(lán)色的粗布衣服,但從頭到腳卻是掛滿了銀飾。
雙腳卻是光著,沒有穿鞋,腳踝上戴著兩個銀環(huán)。
不過更加惹人注目的是,這女人的臉上、脖頸上,但凡是露在衣服外面的地方,都能看到肌膚上紋著一朵朵黑色的蓮花,向著全身蔓延開來。
在這女人身后的旗幟上,也看到了不同的黑色蓮花。
我心中冒出一個念頭,估計這就是所謂的黑蓮宗。
再往右第二張椅子上,坐著一個面目陰沉的黑臉大漢,身材魁梧,如同一只黑熊,甚至連那張石椅都快容納不下他。
聽他剛才冷笑了一聲,笑聲極為尖銳,聽著有些耳熟,應(yīng)該就是被曹凌霄稱之為“屠教主”的人。
再往右正中間那張椅子上,坐著一個美貌的白衣女子,眼波流轉(zhuǎn),笑吟吟地朝著我們看了一眼,正是那曹凌霄。
靠著曹凌霄的第四張椅子上,卻是坐著一個灰袍道士,看上去也就四十來歲,相貌英俊,氣度不凡。
如果要單說樣貌的話,這道士和我假冒的青城大師兄,可以算得上是不分軒輊。
只不過那位青城大師兄一雙桃花眼,更招女人一些,而眼前這道士,則是更加的英氣。
只是他眼睛微瞇,陰沉著一張臉,身上就又平添了幾分戾氣。
不用說,這人應(yīng)該就是叛出龍虎山的李行知了。
而這第五張椅子上坐的人,卻是讓我心頭一跳。
這是個身披黑色僧袍的和尚,左手上捏著一串佛珠,單手合十,坐在那里一動不動,但看不清他的樣貌,因為這人頭上套著一個銀色的骷髏頭。
這骷髏頭是由某種金屬打造而成,做成了一個頭套,將那和尚的腦袋包裹在里面,只露出一雙眼睛。
當(dāng)時在祝家堡的時候,潘榮的爺爺潘子美也被鎖了一個頭套,但我看到這個和尚的第一念頭,不是想到潘老爺子,而是想到了曾經(jīng)在金家后院住過好幾年的那個和尚。
六慧靈童!
當(dāng)初那個六慧靈童,最初是我和我爺爺去金家的路上遇到的,當(dāng)時對方也還是個孩子,后來被我爺爺所救。
再之后為了穩(wěn)住金家的鬼咒,爺爺又讓金家將那六慧靈童請了過去,安頓在后院的廟里,如此一來,果然保了金家數(shù)年平安。
只是后來出了諸多變故,那六慧靈童也被紅靈會給帶走,從此杳無音訊。
而這六慧靈童當(dāng)時來到金家時,就是一身僧衣,頭上戴著一個紙糊的頭套,雖說跟這銀色骷髏頭并不一致,但不知為什么,我就是有種強烈的感覺,這兩者是同一人。